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狗腿子 > 第47章 文化输出,谁来与我同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文化输出,谁来与我同去?

眼见文官被朱佑樘震慑住,已然默认了文化输出。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

除了开启最大马力,去印刷四书五经,然后就是选择人员,派谁去番邦去教学的问题了。

一般这种情况,接下来就是举荐环节。

果然!

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就有人率先出招。

刘健嘴角几乎快要憋不住的含笑,然后立即恢复严肃,谏言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如此大任,非礼部不能胜任。

臣举荐,礼部左侍郎——焦芳,领国子监三十人,先行一步,以观成效!”

此言一出,张山风都为之一愣,再看看其他人,都是一脸古怪。

焦芳,何许人也?

显然,张山风是听过此人,但不熟。

三天就有两天在家陪媳妇溜娃,还有一天也就去宫里开个会,他能认识谁叫焦芳,那才是怪事。

这朝堂上,除了小桌会议的几个人,八成的文官,他都是不认识的。

然而,这个叫焦芳的,居然值得次辅刘健,第一个举荐!

显然,这个人是有些本事的!

能让堂堂次辅,一遇到这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好事,就极力举荐,肯定是与刘健关系匪浅。

而且,还要是那种不死不休的关系,才能这般积极举荐。

这是赤锅锅的穿小鞋,要整焦芳,急着要把他发配出去!

摆明了,焦芳得罪领导了!

朱佑樘则一脸云淡风轻,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了。

焦芳,很会考试,一路考到进士,然后是庶吉士,然后是入朝为官。

然而,其人文采不知道咋样,官路亨通,人品却不咋地。

他与一般的文人不太一样,心胸不太开阔,也不太讲礼仪,讲话也比较糙。

基本上什么难听的,骂人的话,都能骂出来,一口气来上半个时辰,还不带喘气的。

曾经刘健就把他弄到了南京,后来这货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凭本事杀回来了!

此后,每次他遇到刘健,就要问候一下刘健的家人,丝毫不顾及场合。

这不,梁子就结下了!

以前,张山风从各种渠道听到的,无一不是对焦芳的差评。

什么心胸狭隘啊,睚眦必报的啦,阴狠凶厉云云……

张山风听太多了,清一色的五星差评,就没有一句正面的。

当然,文官的话,张山风是不信的。

不过,连一向不怎么树敌的马文升,都给了他差评。

显然,这人行事风格肯定不太讨喜,是真的不太受人待见。

但是!

大疯哥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搞出这么大阵仗,当然不会让文官丢出几个内部淘汰者,帮他们清除异己。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文官要发配的人,那是什么人呢?

毫无疑问,朋友啊!

理论上,焦芳可以是张山风的朋友。

大家都是文官嘴里杀胚,垃圾,半斤八两,都是文官想弄死的,都是不受待见的。

这不是妥妥的,天然的联盟吗?

所以,眼见群臣连连应和,焦芳独木难支之际。

然后,就该猪脚虎躯一震,一番慷慨激昂的辩论,一顿炮火连珠的输出,说的一众文官哑口无言,将焦芳解救。

自此,张山风麾下,再收一个忠诚的,顶级狗腿子,去跟文官对着干。

那叫扯淡!

开什么玩笑?

这时候出手,焦芳只能死得更快,更彻底!

文官对待他张山风的提议,反对的声音,只会更大!

说不定,引火烧身,将大疯哥也一起举荐出去,都有可能。

虽然,张山风巴不得这样。

但是,朱佑樘肯定不会允许这样。

所以,这时候去解围,纯属催命!

事实上,张山风全程看戏,根本没有出手的打算!

也不仅仅只是出手无效,更重要的原因是:焦芳这种人,本质上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他与张山风熟悉的文人,如杨逊那种外小人,内君子,王越的外君子,内小人,张山风的外君子,内君子,都不一样!

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内外都是小人的人,而且还是那种充满了负面buf的小人,极端的自私自利!

与这种人结盟,或者是想玩收编,肯定要给予足够的恩惠和敲打!

恩惠方面,不着急!

现在,还只是举荐阶段。

这货还没被发配,情况还没危及到要命的程度。

这时候出手,说不定这货转眼就忘了,连人情都懒得记,等于白忙活了。

至于敲打,也很简单。

焦芳为了晋升,被当年的首辅万安和内阁彭华阻拦,曾经威胁说要刺杀彭华,吓得彭华连忙改口,最终不得不同意他晋升。

这么喜欢玩刺杀?

这就找对人了!

大疯哥专业完全对口!

手握大明最精锐部队的张山风,随便带他杀杀马匪,去外邦见见血,相信他自然会老实!

不老实也不要紧,下次玩真的,不搞口头威胁!

对于焦芳这种人,用起来要极其小心。

如果不能一次性将其敲打到位,保不齐哪天就会被反咬!

所以,这一趟,他焦芳必须去!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就得看焦芳什么时候能用,能让张山风放心的用!

半晌!

不出意外,焦芳平时得罪的文官实在太多,比之张山风都不弱。

所以,他的两张嘴,肯定干不过上百张嘴。

于是,朱佑樘没有意外的宣布:“加封礼部左侍郎焦芳,为提学总督,提督一应番邦教化问题。

三年!

三年后,朕要看到,番邦出现一批可用的栋梁之才!

否则,按失职论处!”

显然,朱佑樘对焦芳也没有什么好感!

虽然,彭华只是名义上的帝师,跟朱佑樘也没啥感情。

但是,他却是铁打的太子党。

在当年废太子的关键时刻,也是彭华挺身而出,将成化皇帝引向了钦天监。

虽然,这些都是朱佑樘的谋划。

但是,彭华属于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连焦芳得罪的刘健,谢迁,马文升等人,也都是一路扶持他,与万党斗了十几年,慢慢坐稳太子之位,最后登基的功臣。

这帮老臣,朱佑樘可以骂,可以罢黜。

但是,焦芳是什么玩意儿,凭你也配对这些功臣恶语谩骂?

所以,焦芳在朱佑樘心里,着实是随时可能被咔嚓的角色。

只不过,作为皇帝,朱佑樘并不希望文官内部太团结,更加不希望刘健等人,变成下一个万党!

所以,内廷也好,焦芳也罢,都是他制衡文官的工具罢了。

甚至,排除兄弟感情,从效果上看,连张山风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佑樘明明有能力给张山风封官,却迟迟没有出手的原因。

因为:他需要张山风站在文官的对立面,而不是连张山风也成为文官的一员!

至于焦芳,文官已经被数次分化,内部早已不是铁板一块,焦芳的作用,已经到头了,可以舍弃了。

而且,摆明了朱佑樘已经有了新的制衡棋子了。

随着朱佑樘的拍板,斗输了的焦芳,如遭雷击。

他有些颓然的回应了一句:“臣,遵旨!”

然后,他就只能一个人阴沉着脸,独自闷饮,愤恨之意,根本不加掩饰,眼中甚至偶尔闪过一抹杀意。

如果此时有人递刀,大概率刘健已经遇刺身亡了……

待一切尘埃落定,文官心情大好之际,变数来了!

一个人的起身,让所有人都感觉,大事不妙!

不用猜,大疯哥出手了!

张山风抱拳拱手,对朱佑樘谏言道:“陛下,一位礼部侍郎,几十名学业未精的国子监监生,这是去旅游呢,还是去教化外夷呢?

敢问诸位,国子监有几位进士,几位举人,学问如何,教书能力如何?”

一众文官大感不妙,根本无人应答。

此时,焦芳似乎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连忙跪地:“陛下,国子监并无举人,更无进士!

国子监收录的,大多是各州府按名额贡入之生员,亦不乏有功之臣的子孙,皆以秀才为主,分别为岁贡,优贡,拔贡,摁贡,副贡。

此五贡者,若能乡试中举,如朝廷有缺可补,则为官。

哪怕不为官,亦可为一县名流,见县官亦有座!

在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之前,还可以以自身功名,庇护他人免税!

若能,更进一步,荣登进士,则入朝为官。

所以,凡举人、进士则无须在国子监浪费时间。

陛下!

教化外蛮,本就任重而道远。

三年之期,时间紧迫,而任务繁重。

若臣领着一群区区秀才,何德以教出一批栋梁之才啊?

臣……无能!

臣……做不到啊!

请陛下恕罪!”

这可是唯一的脱身机会,焦芳根本不讲礼仪了,拼命的叩头。

与其说,他是教不了,还不如说是压根儿不愿意去!

这是要在番邦之国,在番邦国王的眼皮子底下,教他们的老百姓要忠于大明,而不是忠于他们的国王!

这种变相的离间,不是妥妥的送死吗?

焦芳只要不蠢,他也应该知道,只要能不去,磕破脑袋都是赚的!

然而,他的唯一一丝希望,却被张山风无情抹杀。

张山风首先赞同了焦芳的话:“陛下,臣以为,焦侍郎所说有理!

仅凭国子监数十人,根本无法胜任。”

但是!

张山风在焦芳燃起的希望之火上,又泼了一盆冷水,又补充道:“但是,臣以为刘公所言也有道理!

此事关系重大,的确需要礼部主持,焦侍郎确实是不二人选!”

焦芳呆若木鸡,一脸死灰色。

麻麻屁!

还以为你是好人,谁知道你他丫的,反手就是一刀背刺!

刚想下班了请你吃饭,结果就被结结实实的打了一记闷棍,彻底将生路打瘸了!

朱佑樘一脸淡然,也没管焦芳的悲痛欲绝,反而看向了张山风:“既然国子监难当重任,那就另择贤能!

张爱卿既然开口了,想必已有解决之法,说来听听!”

此时,李东阳赶紧出言阻止:“陛下,臣等可以从各处书院,征调学子和夫子,定不负陛下所托!”

虽然,他不知道张山风想干什么。

但是!

他知道:一定不能让张山风开口!

否则,保不齐他们中就有人,被一起发配了。

更关键的是,已经被逼到绝路的焦芳,真要是死心了,也跟着张山风掺和,在座的除了内阁,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可能被他拉着走!

果然!

焦芳显然已经明白了,他跑不了了。

所以也开始举荐,选角非常刁钻!

他也不蠢,张山风,刘健,这些人,根本无法撼动。

于是,他选了一连串,刚刚跟他对喷最狠的几个人,愣是一口气举荐了二三十人!

这是妥妥的,“谁来与我同去”的剧情!

然而!

焦芳小看了张山风!

李东阳也小看了张山风!

大疯哥布下这么深的棋局,连最强的底牌之一——大明农业大学都开放了,岂会仅仅算计几个文官?

格局小了!

只见张山风不慌不忙,慢悠悠的看着一众大臣忙于脱身,已经开始找替身了。

他们精确的计算,每年能从各大书院,能抽出多少举人,多少夫子。

甚至,为了撑足门面,他们连家族的进士,都甩出了好几位!

死道友,不死贫道!

只要他们还在官场,只要他们还能荫蔽子孙,只要他们没有人走茶凉。

那么,家族再添一位进士,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

一旦他们跟着焦芳去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朝堂无人,等待他们各自家族的,大概率是家道中落!

甚至,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这一点,看看江阴徐家,就能看出端倪。

自从徐经的父亲徐元献和祖父徐颐死后,日子越发不如从前。

再看看徐经,最近疯狂的走后门,狂撒千金,就为能被各位指点一二。

从这些就能看出,官场上有棵大树,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这是封建时代的悲哀,也是通病!

张山风无力改变这种情况,朱佑樘甚至希望维持这种情况。

所以,这些文官此时哪怕牺牲家族最闪耀的新星,也要保全自身。

这不是自私,很大一部分人,真的是为了家族!

然而!

这些举人,又或者进士,对于张山风来说,还是不够!

这些,也不是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