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狗腿子 > 第45章 于朝堂之上,谋划朝堂之外,另一处战场的权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章 于朝堂之上,谋划朝堂之外,另一处战场的权斗

午膳过后,大明农业大学内,关于礼部对番邦的回礼,以及派遣夫子教导蛮夷一事,张山风被大部分文官嘲讽。

然而,当这些嘲笑者看了看脸色深沉的内阁诸公,又看了看几位神色莫名的部堂,他们瞬间感觉事情不简单了!

有人顿时醒悟:这里面有道道!

他们或许一时半刻还没看透真相,不明所以。

但是,与张山风打交道这么多年,他们肯定知道一件事情。

杀胚绝不是莽夫!

他比那些养了一大群智囊的武将,手段强了可不止一个档次!

所有人都记得,儒家是如何被杀胚算计,用一个不起眼的大明学校,给折腾得半死不活的。

所有人都知道,杀胚的每一个布局,都可能牵扯一个更大的阴谋。

现场顿时噤若寒蝉,极度安静。

刚刚还在嘲笑张山风的文官,尽皆眉头紧锁。

他们非常肯定:这个杀胚,肯定不会吃饱了撑着。

他们已经知道,杀胚在坑那些蛮夷。

只是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杀胚这次会不会是挖一个超级大的坑,连他们一起埋了呢?

只是,任凭一众文官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牵扯到他们身上。

李东阳略带凝重的看着张山风,询问道:“张公莫非是想仿秦制,书同文,车同轨,将番邦彻底归入大明?”

众人恍然大悟,呼吸急促。

如果能行,那将是千古功绩,比肩始皇帝!

届时,大明在疆域上,将一举超越大唐盛世!

如能功成,他们这些文臣,将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就连已经知道内幕的朱佑樘,都感觉心潮澎湃,锦袍下的手都略微颤抖,极力压制着心中的躁动。

然而!

徐溥给了张山风致命一击:“张公所谋者,千古伟业!

老朽佩服!

然,国策不可改!

此法不仅有违太祖高皇帝所定之策,不宜妄动。

亦有可能激起番邦王公贵族的反抗,酿成大战,致使百姓遭殃!”

大明的国策是羁縻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以威慑、笼络等手段,让周围的小国或者部落臣服。

这种制度并非大明首创,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只不过大明玩的比较溜罢了。

现在,张山风不玩这种手段了,不接受表面臣服和朝贡,改玩文化输出,想用另类的手段,彻底收编这些宣抚司和宣慰司。

甚至,言下之意,连吐蕃,暹罗,朝鲜等国,也要一并拿下!

这无疑是颠覆了,老朱定下的国策!

更加重要的是:人家番邦也是有一套领导班子的!

朝鲜、暹罗等地有国王,有大臣,云贵之地有土司,有族老。

这些人可不像大明的文官,搞个科举,读读书,考考试,就当官了。

这些人都是经过残酷的权力斗争,或者经历家族内部竞争,优胜劣汰留下的。

小国政权交替频繁,能掌权的,不说个个是人精,至少蠢材应该不多。

他们大部分人或许看不透你张山风的算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看清了,就会酿成大祸!

原本人家每年派人来磕个头,认个怂,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的和睦共处,完事儿了,还能拉一车丝绸茶叶回去,不知道多好。

但是,你现在要忽悠他们的老百姓,让他们的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同大明。

并且,在明面上,教导他们的老百姓,他们的国王或者土司上面,还有一个爹!

更致命的是:居然给他们的老百姓灌输君君臣臣,而且这个君,不是他们的国王,是天朝皇帝!

天天在他们的地盘,宣扬要听天朝的,要听天朝皇帝的……

这不就等于逼着他们造反吗?

否则,哪天天朝圣旨到了,都不需要经过他们这些国王或者土司,就可以直接命令他们的老百姓!

这还得了,赤锅锅的架空!

都这样了,还不反的,不是怂,就是蠢!

李东阳压下心中的躁动,叹了口气,赞同道:“徐公所言有理,太祖定策,自有其道理。

番邦之地,贫瘠不堪;

番邦之远,鞭长莫及;

番邦之民,野性未泯。

张公之谋虽精妙,然而却不可行。

且不提番邦地处偏远之地,朝廷无法实时掌控;

亦不提蛮夷民风不定,能否教化;

就说这数百万之民,若仰慕我朝富庶,疯涌而入我朝,势必造成流民遍地!

如此,则朝廷势要安置这些流民,国库必耗损严重,百官疲于忙碌,我朝百姓亦可能被骚扰。

是以,后患无穷!

此法,虽大功绩,而当慎重!”

李东阳所说的,并没有毛病。

谁不喜欢繁华之地,谁不想去花花世界,谁不爱天上人间般的京城呢?

也许很大一部分人安土重迁,只想安安心心的在老家种地。

但是!

别忘了,有个东西叫天灾人祸!

万一村里出了个恶霸,或者老天来个洪涝旱灾,活不下去了,你搬还是不搬?

假如:现在有人告诉你,大明富得流油,随便找个厂上班,都能拿高工资,还包吃包住。只要你好好干,就可以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你去不去呢?

只要这些人来了,大部分都是以流民的方式而来。

后世接纳难民,引发的矛盾数不胜数。

接收难民的地方,犯罪率飙升,财政支出翻倍,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接纳某族建国的某国,国土面积被该族大量蚕食,几十年而已,国土面积少了一大半!

流民,是一项巨大隐患!

如果只是千儿八百,对大明来说,无关紧要。

如果是十万八万,对张山风来说,刚好可以忽悠去打工。

但是,如果是百万级别呢?

朱佑樘眼中闪过一丝烦躁,因为李东阳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朱佑樘比其他人更清楚:东亚这一圈国家,最厉害的本事,除了耕地,还有生娃!

安南,暹罗,爪洼,占城等地,人口都是后世几百个国家之中,排名最靠前的几个,有几个后世都是过亿人口的!

典型的,突出一个:虽然穷,穷到吃都吃不饱,但是依旧阻挡不了生娃的热情!

哪怕这个时代,这些地方的人口,虽然不及大明的零头,却也是人口密集之地!

这么多人,自然是十分棘手的!

目前的大明,海路被自己断了,属于是自己砍了自己一刀,自宫了。

而新的丝绸之路还未开辟,路都没修好,更别提出兵远征了。

明面上,江南的丝绸作坊,湖广的茶庄,山西的瓷窑都是半死不活。

现在真正还活得滋润的,只有靠着海上走私的张山风,以及他麾下的那些工厂。

然而,张山风毕竟只是一个人,哪怕他再厉害,也是有极限的。

他能解决十万八万,甚至八十万,一百万。

然而,两百万,三百万,甚至更多呢?

张山风连大明自己的流民,都没办法完全解决!

几年前,因为人口暴涨,粮食暴跌,土地养不活一家人,而产生了数百万流民,张山风也只能拉着他们去修路。

最后,张山风和朱佑樘实在扛不住,每年数百万的修路靡费,借着开辟新的丝绸之路的档口,将这事儿甩给了户部。

要是再来这么一出,修路靡费就要来个双倍,甚至三倍,而且要朝廷来兜底。

这样一来,户部首先就撂挑子,不干了。

太费钱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王朝哪怕有能力打下周边的小国,也尽量不打,选择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只要认我们做老大就行。

因为,打仗要钱!

而且打下来之后,重建城池,安置老百姓更加要花钱!

后世的某帝国,到处炫耀武力,看谁不爽就揍谁。

但是,该帝国打的不是石油国,就是矿产国,从来不鸟那些不毛之地。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打仗,你得回本啊!

所以,看透了这一点,某个总兵力只有一千人的犄角旮旯,总统却敢公然嘲讽谩骂该帝国,更是扬言三天解决方块国。

时间拿捏,堪称完美!

嘴法刁钻,博人大笑。

至于其他国家,这位装x到了极致的总统,都不带正眼看的。

然而,就是这么欠收拾,脸上写着“来打我啊”的国家,五大流氓也就笑一笑,别说打,连搭理都懒得搭理。

造成这种奇葩景象的原因,是五大流氓太善良,还是提不动刀了?

显然,都不是!

真正原因就是因为:穷!

穷是比飞机坦克,更加有效的防御!

一没石油,二没矿,打了他,又没油水,还得被舆论谴责,得不偿失。

甚至,人家巴不得大国去打他,最好能把他收编,跟着大国享受福利,最不济在国际上哭一哭,闹一闹,好歹还能捞点补偿。

如今,在石油没有开发的年代,唯一值得出兵的,只有矿!

问题是:谁知道那里有没有矿呢?

而且,以大明的提炼技术,采矿是根本没办法回本的!

所以,一众文武脑门上都写着一个字。

亏!

无视了一众文武,张山风看着一言不发的朱佑樘,心思急转,急速思索对策。

他百分百相信朱佑樘的雄心,绝对不会像这些文武一样,在意眼前得失。

他与朱佑樘一样,在意的,是天下,包含七大洲的天下!

天下,不能以钱财的得失来衡量!

然而,朱佑樘达到目的的方式有多种,张山风则需要朱佑樘支持他的这种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对他最有利!

否则,跟打安南一样,就很扯淡了。

不仅自己的嫡系远征军,可能会遭遇番邦全民皆兵的狙击,损失势必不小。

就连他最靠得住的骷髅师,都要奔波千里去压住阵脚,必要时也要加入厮杀。

骷髅师一旦远征万里,他将暂时失去最强的依仗。

这将是一大安全隐患!

而且,如果真有那么大的阻力,损失他还可以承受,时间呢?

一个安南改交趾布政使司,都十年了,还没完完全全的安定!

世界之大,有多少个安南需要平定呢?

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而且,采取文化输入的方式,张山风有自己的盘算。

自从应州之围之后,张山风的心态,已经有了改变。

他需要权!

以文官与他的水火程度,从朝堂上要权,想要更大的权力,可以说举步维艰!

那么,换个思路,就很有必要了。

至于具体思路,很简单,一字记之曰:道!

朱佑樘做梦也不会想到:国师,国师,一国之师!

这个虚衔在朝堂,虽然官居一品,却没屁用。

国师徒有其名,叫不动九品书吏,使唤不了内廷小太监,更加指挥不动一干公侯。

国师,就是个笑话,属于啥也不是!

然而!

文官错了,朱佑樘算漏了!

朱佑樘的确具有后世先进思想,眼光很广,很超前。

然而他错就错在:他具备后世思想!

他错就错在,他的思想太超前!

后世伟人振臂一呼,建国之后,不许成精!

后世的老百姓,看鬼神,而不信鬼神!

朱佑樘也一样,他也不信鬼神!

但是,时代不一样!

大明没有那位伟人!

你不信鬼神,大明多的是人信!

身居深宫的朱佑樘,根本想象不出来,普通老百姓对鬼神的笃信,以及敬畏程度!

走南闯北,远去过琼州,悟道于湖广,经略了辽东,困守过应州……

张山风的见识,就远非朱佑樘能比拟的了。

张山风很清楚:越穷的地方,对鬼神越笃信!

而且,越偏的地方,手段和迷信程度越深!

京城乃天子脚下,虽然信鬼神,却也压制,还没什么感觉。

一旦出了京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偏僻之地,皇权可能还没有神权管用。

一些穷山沟里,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当官的都拜三清!

后世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上海,香港等地,为什么那么多人信风水,拜各路神佛,家家户户进门处,都供着神像?

就是因为在大明朝,他们是穷得一塌糊涂的地方,不是渔村,就是下品府县!

哪怕是伟人,也没能让这些地方,彻底摆脱迷信,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在大明,道教是全民信仰!

然而!

大明却有一种人,对鬼神没有普通老百姓那般狂热。

他们就是:读书人!

大部分的读书人,哪怕是内阁四公,或者六部部堂,都是敬鬼神而远之的类型。

读书人,属于是我信你个鬼,但是我不招惹你,你别来烦我。

然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仅自己不信鬼神,还教导别人不信。

这种人,无疑就是国师张山风的眼中钉。

对于这种人,一般级别的穷书生或者富家子弟,影响力有限,翻不起什么浪,张山风自然不放在心上。

但是,这种人中,又有一类人,影响力大,还四处宣扬。

他们是张山风必除的对象。

这种人叫大儒!

有些不信鬼神的大儒,不仅有很高的声望,不宜暗杀,而且还四处传教,极力的削弱鬼神论。

这也就算了,具备后世思想的张山风,只是拿道教当工具,也乐于看到老百姓摆脱迷信。

他并不反对废除迷信!

但是!

你丫的,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抨击大疯哥!

甚至,还将大疯哥与前朝妖僧做类比,贴上妖言惑众,祸乱朝纲的标签。

更有甚者,指名道姓的,将他改编成小说反派!

在他们的笔下,张山风成为那种欺男霸女的妖道,陷害忠良,坏事做尽,秦桧都要靠边站的大反派!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百姓,识字率极高!

万一这些小说,要是跟《三国演义》一样,被广为流传,那还得了?

大疯哥岂不是成了大明版本的庞太师,呕心沥血,反而成了奸臣?

这帮大儒,无疑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你丫的名气大,大疯哥不方便搞暗杀。

那么,去番邦担任支教的任务,怎么能少得了这帮惊才绝艳的大儒呢?

杀不得,还发配不得吗?

这么有才,这么喜欢教导别人,去番邦教导吧!

那里有一群灵智未开,蒙昧无知的番邦之民,等着你们去教化呢!

番邦老百姓基本都不认识字,他们可看不懂你们写的大反派!

呵呵!

张山风嘴角暗笑,包括朱佑樘在内,没有人看出他的真正意图。

于朝堂之上,他谋划的,却是朝堂之外,另一处战场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