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没有前世那种钢架型大棚。如果想要采用高棚覆盖的话,相对于就是要用木材在茶树上面建造一个凉亭的样子了。
可是茶树这么多,茶园这么大,建造一个两个凉亭,花蕾或许还会去做,但是,要建造这么多凉亭,需要花费的人力财力实在是太多了,不合算。
而且,本身茶园就是种植在倾斜的山坡上的,建造凉亭式的高棚覆盖就更不太可能了。所以花蕾采取了普通覆盖的方式。
普通覆盖其实就是直接覆盖 这是一种临时性的遮阳方法,主要用于蒸青茶园,起遮挡阳光的作用。
一般于春、秋茶进行,当茶芽长到一芽二三叶后,将稻草扇子或者特意制作的轻薄竹帘直接覆盖在茶树篷面上,覆盖十到二十天左右后,揭去稻草扇子,开始采茶。
这种遮阳方法不受茶园地形的限制,容易操作。但茶叶新梢容易受到稻草扇子的挤压,从而无法自由的生长。
特别是夏季,温度较高且用稻草扇子覆盖时,新梢容易灼伤,影响茶叶质量。因此,局限性也比较大,但由于成本低,而且方便,所以花蕾还是使用了这个方法给茶园覆盖。
用这个办法给茶园覆盖后,到时采摘回来的茶叶才有可能制作成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也和普通的茶叶制作方法有些不一样。
选择在合适的时节,把新嫩的茶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采摘回来,这是保证茶叶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步骤。采摘下来的茶叶需迅速处理以保持新鲜。2009
与普通茶叶的炒青不同,抹茶的蒸青是将采摘后的茶叶迅速放入高温蒸汽中进行处理。持续的时间,根据茶叶的嫩度和含水量确定,一般几息到半盏茶不等。
蒸青的目的是为了迅速的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同时减少茶叶水分,保留了茶叶的天然绿色。
还使得茶叶具有独特的清香味和鲜爽口感。相比炒青,蒸青绿茶往往含有更高的叶绿素和维生素。
蒸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这一过程是,通过外面给予的压力使茶叶细胞破碎,有助于茶汁的析出并均匀分布,形成茶叶的最终形状。
除此以外,揉捻还能去除部分剩余水分,增强茶叶的香气。揉捻后的茶叶根据需要,还要进行整形处理,使其成为特定的形状,如条形、珠形等。
为了方便,花蕾都整理成了条形。接着,茶叶需要进行最后的干燥工序,进一步降低水分含量,确保茶叶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质。
干燥方式比较简单,放到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完成干燥后,茶叶还需经过筛选。
去除茶梗、碎末等杂质,并按照大小、色泽、形态等因素进行分级,以保证产品的统一性和质量,这样普通的蒸青茶叶就做好了,可以直接泡水喝了。
如果需要制作抹茶,那接下来的程序就需要碾磨了。在这里,除了用石磨和滚轮外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把茶叶放进滚轮槽里,细细的磨碎,用筛子过筛。再碾磨,在过筛。重复几次后,人工抹茶粉就完成了,放入密封的罐中,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就可以了。
这些抹茶粉,可以制作抹茶拿铁喝,当然也可以制作各种抹茶食品吃,味道非常的好。
抹茶的颜色鲜绿、香味清新,给人清爽的感觉,而且鲜味更足,苦味更淡,营养也更多。
抹茶制作出来以后,花蕾准备制作抹茶拿铁喝。把两勺抹茶粉放入杯中,加入少许麦芽糖浆。
再加入少许热水,用茶筅沿杯边缘快速向内画圈搅拌,等它出现细密且大小均匀的泡沫时,抹茶粉就已经基本溶解。
还有少量颗粒物也没关系,是正常现象,然后加入温热的牛奶,和抹茶搅拌均匀,一杯味道清新,口感微苦的抹茶拿铁就完成了。
原本花蕾想是需要加冰块的,但是容瑾说她怀孕,不给她喝冰饮,花蕾争取了几次,都没争取到。
问了府中的许大夫,也建议自己尽量不要喝冰饮,所以花蕾也不得不放弃一杯冰冰凉的抹茶拿铁了。
不过,温热的抹茶拿铁,味道其实也很不错。花蕾给自己做了一杯抹茶拿铁,
考虑到锦年,花蕾又制作了抹茶蛋糕。将食用油和抹茶粉用茶筅搅匀到没有颗粒物,倒入牛奶充分搅拌均匀。
面粉过筛掉粗颗粒以后加入,然后搅拌均匀,再加入蛋黄搅拌均匀。这里面的每一步都要充分的搅拌均匀。
不然,做出来的抹茶戚风就会口感不细腻,后面的步骤,就和制作奶油蛋糕就类似了。
现在,在栖霞院的小厨房里,也已经砌了一个小烤炉,方便花蕾平时烤制各种美食吃。
等抹茶蛋糕出来后,花蕾又另外制作了几杯抹茶拿铁,端着给祖母裴老夫人送了过去。
祖母和祖母身边的陈嬷嬷,前面吃过了一次抹茶拿铁后,赞不绝口,都非常的喜欢。
这抹茶蛋糕,应该也喜欢,果不其然,裴老夫人连着吃了好几块,直到陈嬷嬷拦下,才意犹未尽的停了嘴。
另外,花蕾也给各房送去了新鲜的抹茶蛋糕,容珏和琳琅是喜欢的很。看来,和茗香阁的点心生意,又可以增加新成员了。
这两年,自家和茗香阁的生意一直不错,回京后,可能陈少夫人回娘家说过话,最近,茗香阁和自家的生意更加的紧密了起来。
于是,花蕾的抹茶点心再次风靡了上京城。而且,这次,不像蛋黄酥那样,被轻易模仿了。
毕竟,茶叶金贵,抹茶粉就更加的金贵了,很多点心铺子都舍不得用抹茶粉做试验。
因此,花蕾不仅凭茶叶赚了一笔,又凭抹茶粉和抹茶点心狠狠赚了一笔。看着越来越厚的银票,花蕾很满足。
数银票的快乐,比以前在手机上看个数字余额的快乐多很多。花蕾一边在户部摸鱼上班,一边看管着自家的一些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