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hd义军,徐州乱民
大梁京畿,承天府治下,hd城。
城门前,有衣着破旧,面带饥色的百姓,正在里正的带领下,拉着马车、驴车,拖着自家刚刚自田间收上来的粮食,站在城门前排队入城。
大梁赋税,本是要派遣差役下乡征收。
可这些贪得无厌的差役下乡,个个吃拿卡要,还要问百姓索要跑腿费。
百姓不堪其扰,能凑齐今年赋税的人家,所幸在里正的带领之下前来府衙交税。
可就算如此,那些恨不得将百姓敲骨吸髓的差役,还是有办法为难人!
此时腰插铁尺的差役,挺着肚子,趾高气昂地走出来,然后扯着嗓子喊道:
“后面的人都听好了,府尊大人有令,因为城中道路之上尽是污泥,实在不堪入目。为了雇人洒扫,是以入城的百姓,都要交税!”
“一个人五文钱,你们一个个的都要提早将铜板准备好!”
听到这话,原本神情略显呆滞麻木的百姓,也是不由瞠目结舌,忍不住反驳道:
“我们都是村里人,今日若非为了给官府纳税,才不会来hd城呢!城中道路脏,关我们什么事?”
“这路本就是让人踩的,怎么脏了还要我们出钱洒扫?”
听到有人反驳,差役眼神一瞪,怒骂道:
“怎么不关你们的事情?你们这些泥腿子穿的是草鞋,脚下满是泥泞,入城之后不就将好好的道路给弄脏了!”
“告诉伱们,这次收的税就叫草鞋税,就是冲着你们这些泥腿子来的!”
有脑子灵活的听到这话,当即脱下草鞋弯腰拎在手中,道:
“那我们光脚进去,是不是就不要交税了?”
众人闻言,眼睛顿时一亮,纷纷应和起来,脱下草鞋拎在了手中。
为首差役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面带狰狞地道:
“好啊,不交草鞋税,那就交赤脚税。”
“赤脚进城,有碍观瞻,交十文!”
城门前的百姓此时无比憋屈,心中好似有怒火燃烧。
可看着差役用狠辣阴毒的眼神扫视过来的时候,这些老实巴交的百姓们心中怒火又是一泄,不敢有什么反抗想法,下意识地选择了忍气吞声。
万般无奈之下,这些百姓们只能穿上草鞋,从贴身衣物之中翻出了那点本就少的可怜,原本打算用来采买东西,买点酒肉糖布的积蓄,不舍地摸出了五枚铜钱,扔到了城门口的钱箱之中……
hd府库之前,入城交税的百姓汇聚在这里,眷恋不舍地将辛苦一年所得的粮食,交到了官府手中。
巨大的粮斗立于府库之前,几名差役将一袋粮草倒入其中,然后用脚狠狠地踹了几下。
在一名老汉心疼的眼神之中,五六斤粮食滚落地上,在地上拱起一小丘。
一旁吏员,当即扯着嗓子喊道:
“成安县,南彭家村彭大有,纳粮十石,尚欠赋税两石……”
话音未落,站着那边的老汉顿时一惊,喊道:
“错了,错了!老汉我来之前,已经请先生算清楚了。我家四口人共要缴八石,算上加耗,十石粮足足的,怎么可能会错!”
百姓向官府交纳米谷时,因为老鼠、麻雀、天气等各种原因,总会造成不小的损耗。
这部分损失,已然要让百姓承担。每年交纳赋税之时,百姓需要额外多交纳粮草,也就成了所谓的“加耗”!
负责记录的吏员闻言,当即瞥了老汉一眼,不阴不阳地冷笑道:
“往年一石粮,需加耗两斗五。可钦天监说今年有鼠患鸟灾,气候潮湿连连下雨,所以加耗也要重些,每石粮加耗五斗!”
一石粮一共才十斗,结果每石的加耗就有五斗,相当于变相加了一半的赋税。
老汉闻言,双眼顿时圆瞪,嘴唇颤抖了许久,方才语气哀求地道:
“今年田亩一共就收了七十余石粮食,交完田税后只能勉强不饿死。可官府那边,还要征收人丁税、实物税……”
老汉话未说完,负责登记的吏员眉头一皱,冷声喝道:
“怎么,你是觉得朝廷赋税太重?”
头发已然花白的老汉被能够当自己孙子的年轻吏员大声呵斥着,话音顿时一滞,诺诺着垂下头不敢回话。
这幅憋屈无奈的模样,让一旁聚集的百姓觉得心酸难受之时,心中憋着的愤恨怒火却是更加汹汹。
不少年轻血性的青壮,死死盯着府库前的一众官吏,双手已然紧紧攥起。
府库之前的这些官吏也不知是不是往常作威作福惯了,面对着面前这些压抑着怒火的百姓们,却是浑然无惧,甚至还敢大声斥责起来:
“不愿交税的,都快些滚开,反正之后自会有人好好收拾你们!”
“若是不服气的,那就是违抗朝廷旨意,这是要杀头的大罪!”
……
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到一道雄浑豪迈的声音传来:
“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今年朝廷加耗更重了?”
“哼哼,这次府尊大人是想要借机修个新宅子啊,还是想要为他在神京为官的便宜姐夫大办宴席?”
听到这话,负责征收田税的官吏顿时大怒,纷纷厉声喝道:
“谁,谁在说话!”
“好大的胆子,竟敢诽谤府尊大人!”
“来人啊,将这个胆大包天之人拿下,请府尊大人定夺……”
人群之中,一名身穿短打衣裳,身形高大,方面大耳的汉子,此时被几十名青壮簇拥着,昂然自人群之中走出。
而一见到这名昂然汉子的出现,刚刚还气氛压抑的百姓们顿时露出惊喜之色,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反观是负责征收田赋的官吏们,看到汉子的出现,顿时露出了忌惮退缩之色。
为首的一名官吏,此时咬着牙呵斥道:
“孔保全,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领着乡勇剿了几次匪,hd上下记得你的功劳,这才对你多番忍让。可你如此嚣张跋扈,出言冒犯府尊大人,当真以为没人能够治得了你吗!”
名为孔保全的壮汉冷笑一声,暴喝道:
“不是你等贪官污吏记得我的功劳,而是我这些乡勇兄弟,让你们不敢动我而已!”
孔保全身边的一队青壮,个个身形孔武有力,气势精悍,眼中更是带了几分杀气。
此时闻言,当即齐齐上前一步,迫人气势铺面而来,吓得一众官吏差役连忙后退数步。
这些乡勇,是卫所制度崩坏,地方盗匪横行之后,乡民为了自保而抱团组织的队伍。
虽然是民间自组武装,但都是杀过匪徒见过血的,可比hd的卫所兵还要凶悍!
“孔保全,你、你这是想要做什么!”为首的官吏结结巴巴地道。
孔保全昂着头,咬牙道:
“府衙贪腐横行,苛捐杂税越发沉重,压得咱们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了!”
“我要将知府这个大贪官拿下,去神京和皇帝告御状!”
说到这里,孔保全大手一挥,喝道:
“兄弟们,动手!”
一旁乡勇闻言,二话不说当即一拥而上,在众人错愕惊骇的目光之下,将这些官吏尽数捆绑起来。
孔保全快步走到府库之前,狠狠地砸开门上铁索,将大门轰然推开,露出了里面空荡荡,老鼠都不愿待的府库。
“妈的,民脂民膏啊,全都被贪了!”孔保全咬牙怒骂一声。
片刻之后,他当即转身,登临高处振臂一呼,道:
“替天行道,杀贪官!”
身边一众乡勇当即随之暴喝:
“杀贪官,杀贪官!”
怒吼之声,在hd城中响起。
今日前来缴纳田税的百姓们乍听怒吼之声,心中先是一慌。
可想起今日城中遭遇见闻,心中怒火熊熊燃烧,已然无可遏制。
头脑一热之下,不少血性青壮当即随之呼应,闷着头追随着孔保全的身后,朝hd知府在城中的那座富丽堂皇的府邸杀去……
大梁元兴七年,十月初六,hd知府贪婪无度,搜刮百姓,激起民乱。
hd知府身死,守备千户官猝然失踪,城中兵将不战而溃。
十月初七,hd城沦陷。
孔保全整合麾下乡勇三百余人,收拢青壮一千,散浮财于贫苦百姓,得百姓拥戴。
十月二十七日,恐遭承天府留守司兵马合围,孔保全舍弃hd城,率部转战承天府地方州县。一路攻城夺寨,处斩恶吏,打富济贫,声势愈重。
至十二月,孔保全收拢乱民溃兵,聚众五千,纵横hd、广平、成安、曲周各地,承天府半数之地局势混乱,京畿之地为之动荡!
------------------------
江南省,徐州治下,丰县。
一众百姓走投无路,聚集于地方豪强汪家的大门之前,哀求道:
“赋税太重,今年又加征军费,咱们实在承受不住。”
“还请汪老爷开恩,再救一救我等啊!”
各地方横征暴敛的名头手段不同,可官员却是同样的贪腐无度,这徐州主官竟然将加税的名头,扣给了燕王,说是征讨高句丽需要军费。
相较于hd百姓被欺压之后的爆发,丰县百姓却是仍能咬牙坚持。
因为丰县的豪强汪家最是仁善好施,这几年每逢遭灾遇难之时,皆是汪家出手倾力相助,帮助乡民度过困难。
但凡有个盼头,不至于被逼着活不下去,这些最擅忍耐的百姓们总不会奋起反抗的!
片刻之后,汪家大门突然打开。
汪家大公子汪起明快步走出,对着百姓们拱手一礼,面色愤恨地道:
“非是我汪家不愿出手相助,只是家父已被丰县知县强行扣下,并且索要白银五万两、粮草二十万石。身为人子,总不能对父亲见死不救……”
听到这话,大门前百姓们顿时死寂片刻,旋即绝望地哭嚎起来:
“丰县的知县,为何一定要逼咱们去死?”
“家里粮食银钱皆被差役抢夺,汪家又帮不了咱们,如何能够熬过今年冬天?”
“呜呜呜,我儿还尚未婚配……”
面对着如此局面,人群之中竟然开始有人开始起了歹念,鼓动起身边人来:
“汪家明明有粮有钱,为何不先救咱们?”
“汪家老爷身份摆在那儿,知县也未必敢对他如何。可我们没有粮食,可就真得饿死了!”
“前几年都救了,为何今年救不了,汪家真的要看着我们死吗?”
在关系到一家人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什么道德,什么往日恩惠,都已然不再重要。
多少往日淳朴的乡间汉子,此时看向大门前的汪家大少爷时,眼神逐渐变得狰狞起来。
看着逐渐躁动起来的人群,汪起明心中一寒,下意识地后退数步,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些乡亲们。
汪起明身后,一道瘦小的身影带着手持兵器的汪家家丁快步走出。
来人,乃是汪家的二公子汪起慧。
年轻的汪起慧相较于他性子怯懦的大哥,却是更加果断阴狠。
二话不说,只见他手上一挥,身后便立时有破空之声响起。
百余支羽箭攒射而出,落入蠢蠢欲动的人群之中,顿时发出一阵阵惨叫之声。
刚刚还生出歹念的百姓们,此时看着汪家数百精锐家丁,只觉有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将心中恶念直接扑灭。
看着身旁中箭的同伴,围门的百姓只觉浑身瘫软,被吓得噗通跪倒在地。
“大公子,二公子饶命啊!”
面对着惨叫求饶之声,汪起慧神情冰冷,亲自手持一柄弓弩对准下面众人,冷声道:
“随我去丰县,救回我父亲,大家都能活!”
被闪着寒芒的箭矢对准着,更有数百汪家家丁虎视眈眈,围门百姓根本不敢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只能被驱赶着朝丰县而去。
元兴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州丰县豪强汪家因家主被扣,愤恨之下驱赶百姓强行攻城。当夜,丰县城破,攻城百姓死伤惨重。
十一月初二,汪家家主汪隆接受其二子汪起慧建议,驱赶丰县民众五万,裹挟百姓四下攻城劫掠。
十二月,徐州威山、留城、砀山皆破。汪隆裹挟民众二十万,祸乱徐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