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纵横天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见墨门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五章 见墨门矩子

墨子一生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虽然《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但是,与孔子去谋个官做不同的是,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去阻止战争,保护小国不被大国灭掉,不仅用强大的理念说服对方,还为被侵略一方提供防守设备与武器,甚至亲自带领弟子参加保卫战。墨家上下,齐心协力,瞄准事做,根本不在乎级别。“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墨子的学问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学科。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企及的。墨子的逻辑学墨辩、印度的因明学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并称世界三大古典逻辑。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家灭绝,导致中国二千多年时间里缺乏逻辑学,只会顶着圣人的头衔,学着圣人之言,不会表达,不会讲理。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悲哀。

墨子的认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有效的认识论。怎样判定一个事理的正确性?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理、考证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

“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象。

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物,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另外,墨子还在数学、几何、物理、光学、声学、机械制造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与贡献,即使在当时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在孔子儒家看来,只是器具的层面,即孔子所谓的“君子不器”,在儒术独尊之后,自然是被社会歧视的对象。

墨子之所以会灭绝,其实正是儒法结合的结果,儒家满口仁义道德,法家讲究阴谋、阳谋控制术。这些东西都与墨家思想格格不入。无论政治思想,制度设置,核心价值观,还是研究的范围,墨家的思想都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诸子百家。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玄之又玄,高深莫测,但是仅限于少数极有智慧的人之间的高谈阔论之用。形成不了制度,更无法与社会现实结合,产生实效。墨子的思想,是中国宗教的萌芽,真正哲学中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最早的民主政治的开端,还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始祖。如果不因为西汉汉武帝、董仲舒之间搞官学勾结,弄出一个摧毁中华文明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不可能在自由竞争中失败。可以这样说,正是中国的皇权政治与儒家文化勾结扼杀了中国的好思想——墨家思想。

两人交谈之间已经到了牙子岭,李毅环顾了一番周围,并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令师在何处?”李毅开口问道。

“我师父心情不好就喜欢登高凌风,有种高处不胜寒的风范。他在那里等你,你去吧。”秋生有些狡猾的笑了笑,指了指旁边一个山丘。

李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矗立在山丘顶上似乎有一个人影,并且还是站在高高的树木上,不是李毅的眼力好,而天色又明亮,他几乎看不到那个黑色的人影。

爬到那么高,骑马是上不去的,只能爬山,李毅无奈的摇摇头,道:“没想到墨门矩子功夫这么好,能到这么高的地方。”

“这不算什么,我师傅登泰山如履平地。”秋生在这一点没有丝毫的谦虚,直接回答道。

能看的出来,她对于自己师傅的武功十分有信心。

呃,李毅无语,心道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他也没多说什么,打量着山丘上的黑影,道:“那我们就快些上去吧。”

秋生点点头,两道细长的黛眉轻轻一跳,脸上的玩味一闪而没,声音也变得有些娇气,道:“我听说李公子勇力过人,料想这点坡度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就请随我来。”

李毅抬起看了看那个山顶上的黑影,一时没明白秋生什么意思,直接道:“和我们就动身吧。”

话音刚落,秋生姑娘就向前走去,他本来就觉察到秋生乃是练过武的,但是两人动身,差距顿时显露出来,却是李毅落在了后面。

这怎么可能?

李毅脸上满是惊讶,要知道自己可是已经使出全力,但是不管自己速度多快,还是远远的落在秋生姑娘的身后,对方的步子像是无比的轻快,越走越快,一些坡度较大的城墙自己需要翻阅过去,对方却不是那么费力,直接脚尖一点就飞了过去,像是轻功一样。

李毅也跟着李老学习过几天腿法,双腿用力向前跳跃上爬,却也能勉强跟着,伸头看着秋生,就觉得她好像无比的轻松,只是有一点,她的嘴唇颤动,似乎正在急速的默念着什么,像是念诗文,又像是在念咒语。

咒语?李毅微微一愣,他还记得王氏给自己的锦布上有着一个冥想时的默念口诀,不由开始默默的背诵。

随着背诵,他感觉自己腿部的酸痛好像好转了许多,整个人又有了力量,一时间整个身体像是完全在自己掌控中一样,应用自如,体内的力量也一直帮助自己补充体力。

坡道越来越陡,李毅感到有些吃力,但秋生姑娘依然健步如飞,只是身上也出现了些汗水,随着呼吸变得更加急促,看样子对于她体力消耗还是挺大的。

他们越爬越高,感觉着山风从身边掠过,感觉着一道道台阶从脚下退去,李毅忽然觉得有些兴奋,胸腹之间的力量越来越猛,让他禁不住想纵声长啸,可是那股力量虽然涌到了喉咙口,却怎么也吐不出来,这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让他倍觉烦闷。

“不舒服吗?”一个浑厚的声音在他面前响起。

李毅定睛一看,不由得一阵心惊肉跳,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站到了树木的顶上,四面皆是离地几丈高的地面,突然见到这幅场景,一丝丝的凉意也忍不住透过后背。

那个中年人背着双手站在树枝一角,细小的枝叶按理说应该支撑不了他的体重,但是一双脚站在树枝上,稳如泰山,神态自如。

李毅站稳了脚步,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

“好心性。”那中年人赞许的点点头:“冒昧请李君前来,还请李君见谅。”

君是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

“不敢,你是红燕的师傅,又是墨门的矩子,乃是我的长辈和前辈,哪有冒昧之说?”李毅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一些,他虽然没有像那中年人一样站在边上,却已经觉得脚下不问,尽量不去移动,而是转移注意力看着四周,做出一副欣赏美景的样子,淡淡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简单一点吧。阁下邀我前来这绝壁之上,不知有何指教。”

那中年人顿了顿,无声的笑了笑,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在下有一事不明,李君年纪如此之下,出身又不是很奇特,为何竟般的聪慧,竟然能够创立安新这样一份基业。”他看着李毅,抢在他发问之前说道:“我昨天走访了安新的每一个角落,同样也去了你们成为工业区的地方,请李君见谅,并非是我故意想要偷取你们什么,只是对安新好奇,想要看看。当然了,当时你已经发现了我,离我不过数百丈,你对身边人说的话,我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李毅愕然,瞪着那中年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说他碰巧听到了他和刘大匠的交谈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他隔着数百丈,站在高高的城墙垛口上,也能听出他和刘大匠说话,可就有点神了。

他好奇之下,不由问道:“前辈,刚刚我看秋生姑娘念着咒语就能健步如飞,你又这般的稳稳站在树梢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道术?”

那中年人对他惊讶的神情似乎早有准备,并不回答他的后一个问题,只是点了点头:“没有道术这种事,你以为凭秋生那般叫嚣的身材,能这么轻松的上来?”

李毅沉默了,刚才如果是一个练过武的寻常女子,一定没自己更快登山,但是只是念了几个咒语,就能健步如飞,这也太神奇了吧。

他有些不敢确信的问道:“真的是咒语吗??”

“可以说是咒。”中年人笑了:“这其中牵扯道德奥妙太多,我也不甚了解。”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