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往常一样平静地流淌,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赵亚楠的内心却逐渐被慌乱填满。婚期定在下月初八,顶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可如今,从王妃来下聘礼那天已过去了十几天,眼看到了月头,初八马上就要来临,可王爷依旧不见踪影。这情形,不就等于默认了这份亲事吗?
赵亚楠心里暗自祈祷,王爷啊王爷,求求您快些回来吧,快些解除这份婚约吧。她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王爷不回来,对方说不定会找只大公鸡之类的东西来代替完成仪式。一想到这儿,赵亚楠满心惶恐,到那时,自己可就真的逃无可逃、躲无可躲了。她越想越害怕,对自己的处境愈发担忧起来 。
她心里七上八下,却又不敢去打听这婚事的消息,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爹是否知晓此事。瞧那王妃一副瞧不起她的样子,她估计王妃不会大费周章地跑到她家里去,毕竟在王妃眼中,她和她的父母都没那么值得尊重。这样倒也好,省得家里人知道后一惊一乍的,只是她又开始发愁,自己到底该如何应对呢?万一真的被强行推进这桩婚事,难道要私自逃走?人家私奔的好歹有个对象,她连个可投奔的地方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赵亚楠坐在凳子上,托着腮,手里握着一支未沾墨的毛笔,坐在抄书台的桌子前,思绪纷乱。她心里慌得很,很想找那三个书生问问意见,可这事儿又不能向别人透露半点风声,实在是太难了。她在心里哀叹,到底该怎么办,而且她也不想牵连他人。此刻,她满心期盼老天爷别再捉弄自己了。她从来都没把自己和王爷往那方面想过,这桩婚事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牵强。
赵亚楠一面转着手中的笔,陷入了沉思,实在感到无奈时,便用手抓着头发,一副烦躁的样子。这举动让徐掌柜看在眼里,心里直发愣,完全不明白亚楠姑娘究竟是怎么了。
赵亚楠理了理自己的思绪,想着万一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嫁就嫁吧。反正来到了这古代,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只是,要嫁作妾室,这似乎并非她的本意。她的思想深受现代一夫一妻制的影响,可不想成为破坏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然而,现在却是正室主动给丈夫找妾室,这情况实在有些奇特。她把心一横,嫁了也罢,说不定以后和王爷就像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扰。这样一来,以后也不用再为嫁给谁而烦恼,自己走的时候也无牵无挂,更不会觉得对不起谁。
这么一想,她竟然觉得这似乎也不错,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被父母逼婚,然后临时找个契约男朋友。想到这儿,她猛地一下站起身来,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还不住地点头。“行,如果真的非嫁不可,这倒也从侧面帮我解决了不少麻烦。”这事情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她甚至觉得,有些事情还真是具有两面性。虽说她对王爷并没有什么好感,但就像凤娘说的,王妃平日里吃香的喝辣的,王爷在这店里一个月就能赚好几千两,到时候怎么着也该给自己一些赏赐吧。要是真嫁过去,有了王爷这层关系,爹和哑弟也有了靠山,自己以后也不会再任人欺负了。这么想着,她越发觉得这事儿似乎真的没那么糟。
就在赵亚楠发呆之际,一个雍容华贵的身影出现了。此人戴着头纱,身旁跟着一个小丫鬟。那贵妇人身着一袭紫色罗裙,上面绣着精美的牡丹花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赵亚兰一眼便认出这是那位贵妇人又来找她了,赶忙起身相迎。贵妇人径直朝着画师的包间走去,赵亚楠急忙跟在后面,为贵妇人沏茶倒水。丫鬟关上了门,赵亚楠满脸热情地上前向贵夫人请安。
贵妇人开口说道:“近日听闻唤男姑娘要嫁给王爷做侧妃,可是真的?”
赵亚楠有些尴尬,微微点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贵夫人见唤男这副神情,接着问道:“唤男姑娘,难道这是谣传不成?”
赵亚楠只得坦诚:“不是谣传,前些日子王妃确实到茶庭下了聘礼。只是王爷还没回府,这事儿暂时还定不下来。”
贵妇人微笑着说:“原来如此。唤男姑娘不必担心,听闻王爷为人很不错。倘若你真能嫁给王爷做侧妃,那想必是件美事。”
唤男实在不想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赶忙岔开话题:“夫人此次前来,还想要画像吗?”
贵妇人答道:“画像倒无所谓,我就是想看看你们过得好不好。”赵亚楠连忙点头:“挺好的,我们茶楼里的人都过得不错。”
贵妇人:“有唤男姑娘照看着,我也就放心多了。这次我给你带了些好吃的甜点,快来尝尝。”
赵亚楠:那恭敬不如从命,便欣然接受了。她又想起茶楼最近新推出的火腿肠,赶忙问道:“夫人要不要尝尝我们新研发的美食?”贵妇人客气地推辞道:“我就不尝了。今日有些乏累,在姑娘这儿坐了一会儿,心情舒畅多了。我得回去小憩一会儿。唤男姑娘下月初八真能嫁给王爷,届时我一定送上厚礼表示祝贺。”唤男无奈地笑了笑。
而在军营这边,影子伺候在王爷身边,开口问道:“主子,您打算什么时候返程呢?王妃给您和唤男姑娘定的婚期是初八,这样算下来,没剩多少日子了,咱们是不是得提前回去筹备筹备?”王爷正在案台上写着东西,猛地听到影子这么一说,也不禁微微一怔。要说纳唤男为妾,他心里竟还隐隐有一丝窃喜。可是,一想到唤男姑娘看孟书康那痴迷的表情,他心中又涌起一阵酸楚。王爷有些失落:“我看那丫头性子倔强,怕是不会同意这门婚事。”
影子却不以为然:“王爷,我瞧着唤男姑娘对您挺好的。您难道忘了?第一次唤男姑娘见到您的时候,看得都出了神,连行礼都忘了。依我看,唤男姑娘早就对您心生爱慕了。不然,她怎么会经常给您送点心?上次换药的时候,您不还和她有了肌肤之亲吗?要是不喜欢您,怎么会有这些举动呢?”
王爷回忆了一番,神色平静:“她第一次见我时的眼神,并非女子爱慕男子的那种眼神,倒更像是在欣赏一件精美的花瓶或是一幅珍贵的字画。她送些点心给我们,不过是因为我是她的靠山罢了。至于那肌肤之亲,实在是出于无奈。但她看孟书康时的眼神,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才是爱慕的神情。营中的事务还没有处理完,过些日子再回去吧。回去之后,先问问唤男的想法。要是她实在不愿意,我自然是不会强迫她。”
影子有些忐忑:“可是王爷,要是她不愿意,您的名声恐怕会受影响啊。”王爷答道:“这本就是王妃私自做主的事。而且,这毕竟关乎一个女子一生的幸福,绝不能用强。咱们这边尽快把营中的事情处理妥当,早点回去,也能早点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影子此时不禁为王妃感到担忧,担心王爷会因此对王妃大发雷霆。可他只是个下属,有些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孟书康原本就与苏菲菲有婚约在身,眼看婚期不足三个月了。孟苏两家都是名门贵族,对于婚事自然需要筹备得十分周全。加之最近流言蜚语不断,苏丞相格外宝贝自己的这个女儿。不得不说,苏菲菲确实是万里挑一的好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长的更是漂亮,更重要的是,她早已对孟书康芳心暗许。也正因如此,苏丞相才会为女儿的婚事如此忧心忡忡。
此刻,苏丞相急切地向孟丞相施压:“这婚事到底还进行不进行?如果你们这边有什么变动,一定要尽早说出来。我的女儿可不是那些乡野女子,容不得你们想娶就娶,想不娶就不娶。”孟国舅虽贵为国舅,但他也十分看重苏丞相这边的势力,态度坚决地回应道:“苏丞相,咱们早已是亲家了,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这些日子在府中已经开始为两个孩子的婚礼做准备了,书康也在家积极筹备。您怎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苏丞相见孟国舅言辞诚恳,其实他自己内心也是期盼这桩婚事的。毕竟孟国舅在朝中势力不小,两家联姻,那可算得上是强强联合。
而且那孟书康,苏丞相可是看着他长大的。这孩子知书达理,仪表堂堂,办起事来也很有自己的气魄和主见,所以苏丞相对孟书康这个准女婿还是相当满意的。
只是最近的那些流言蜚语,让他宝贝女儿着实有些难堪。不过,苏丞相也暗中找人去打听了一番,得知孟书康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什么越轨之事,人们所传的那些大多是捕风捉影。孟书康确实只是欣赏某些女子,但绝不是像传言中说得那样不堪。苏丞相心里明白,同样身为男人,在这花花世界中,偶尔有些欣赏之情也在所难免,哪有完全不沾花惹草的呢?他心里清楚,一切都应以正事为重,那些女子对于孟书康而言,不过是些过眼云烟罢了,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