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朝歌城外血色弥漫。纣王沉溺妲己之惑,民怨如沸,西岐武王姬发已率姜子牙大军兵临城下。为挽回败局,纣王急召镇守北海的太师闻仲,命其率十万大军南征。闻仲抚摸着腰间龙鳞玉佩,三眼如炬扫过殿外风云——他知道,此行恐成绝唱。
绝龙岭(今称火车岭)横亘于郧西群山之间,山势如龙盘踞,两河交汇处雾气常年不散。姜子牙与云中子早已在此布下天罗地网:神雾岭上,云中子以千年松枝燃起迷雾,将闻仲大军困于其中;峡谷深处,火龙阵的符咒在暗处闪烁,只待时机成熟。
闻仲率军冲破迷雾时,夕阳正沉入山坳。探马来报:“西岐军主力在绝龙岭!”他猛然勒住墨麒麟,三眼中闪过一丝惊悸:“绝龙岭?我命属龙,莫非此地便是葬身之所?”部将劝其暂退,他却怒斥:“未战先退,岂是商朝太师所为!”战鼓声中,他一马当先冲向山顶,身后战旗猎猎,如血龙蜿蜒。
姜子牙立于高处,远望闻仲大军如潮水般涌来。他轻叹一声,令旗一挥:“放!”火龙阵中,数百火球裹挟着滚木礌石倾泻而下,峡谷瞬间化作炼狱。闻仲的战车在火海中左冲右突,铠甲被烧得通红,却仍高呼:“我受先王厚恩,唯有以死谢罪!”
战至最后,闻仲身中数箭,肠子流出体外。他撕下战袍裹住伤口,将肠子塞回腹中,嘶吼着继续冲锋。女儿闻金花撕心裂肺地哭喊:“父亲!金花在此!”闻仲却头也不回,只留下一句:“带她走!”便驾车冲向西岐军的核心。
姜子牙见状,心生敬意:“闻太师,你既忠贞,何不归顺西岐?”闻仲仰天狂笑:“纣王虽昏,仍是君父!我宁死不叛!”说罢,他拔出雌雄双鞭,迎向漫天箭雨。最终,长鞭断裂,战车倾覆,一代忠良血染绝龙之巅。
夜幕降临时,五匹战马突然挣脱缰绳,仰天长啸。它们绕着闻仲的尸体狂奔,最后齐齐跃入山涧。姜子牙率兵打捞,只见五块巨石浮出水面,形似骏马——原来它们已化为石马,永镇此地。百姓感念忠义,将山涧改名“五马石”,又在闻仲坟前垒土成丘,年年祭拜。
闻金花逃至山中,以箭射穿山石,建起“金花寨”隐世修行。她发誓要为父报仇,却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悟透天命:“父之忠义,不在复仇,而在以死明志。”最终,她将毕生修为化为归仙河的清波,滋养着这片浸染鲜血的土地。
时光荏苒,绝龙岭的松涛依旧呜咽。2023年,考古队在闻太师墓中出土一柄残缺的龙鳞剑,剑身刻着:“宁为商犬,不做周臣。”与此同时,五马石水库底竟沉睡着当年战车的残骸,铁甲上“闻”字铭文清晰可见。
年轻的历史系学生林羽站在墓前,听着导游讲述传说,突然发现墓碑背面的暗纹——竟是《封神演义》开篇的卦辞:“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他忽然明白,这些遗迹并非神话,而是商周易代时,百姓用血泪镌刻的集体记忆。
九霄之上,雷云翻涌。闻仲的魂魄徘徊在绝龙岭上空,三眼映着人间灯火。玉帝降旨:“闻仲忠贞可鉴,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掌管人间正义。”他的身影渐渐消散,却在每一道惊雷中重生,继续守护着这片他至死眷恋的土地。
今日的河夹镇,古商文化园内游人如织。孩子们围着五马石水库的石马嬉戏,老人们哼唱着代代相传的《封神调》:“绝龙岭上云如墨,太师一去无归期……”而绝龙岭巅的松风,似乎仍在低语:“商亡非战之罪,忠义永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