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跟着番茄学物理 > 第145章 环境、大脑与求生意识的交织进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环境、大脑与求生意识的交织进化

骁睿挠了挠头,思考片刻后说:“洛尘,那你觉得环境变化对求生意识的产生有啥推动作用呢?

毕竟环境复杂多变,单纯靠本能可能没法保证生存和繁殖了。

从古今对比来看,古代生物面临的环境和现代大不一样,远古时期频繁的地质运动、气候变化,肯定对生物的求生策略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生物在相对稳定但也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环境中,又发展出新的求生方式。这中间的演变过程,和求生意识的发展有啥联系呢?”

骁睿眼睛紧盯着屏幕,补充道:“你瞧,弹幕里也有人在问:

‘环境变化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影响生物求生的?从基因变异到行为改变,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

‘现代生物的求生方式和古代相比,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是因为科技介入,还是生态环境的根本变化导致的’

‘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未来生物的求生策略会发生哪些颠覆性的改变’。你快给分析分析。”

洛尘推了推眼镜,说道:“从生物进化理论来看,环境变化确实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环境就像是生物进化这场大戏的总导演,而基因则像是生物体内的密码锁,环境变化就是那把解锁的外力。

当环境改变时,原本适应环境的生物可能面临生存危机,这促使它们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新的变异。”

骁睿忍不住惊叹:“哇,听起来环境变化的影响真的太关键了!那具体到生物身上,是怎么实现这些变化的呢?”

洛尘接着解释:“以泥盆纪晚期为例,地球气候剧变,海平面大幅下降,大量浅海区域干涸。

原本依赖浅海生态系统生存的生物面临挑战,一些鱼类为适应环境,从发育生物学角度,其基因表达调控发生变化,身体结构重塑。”

“这也太神奇了,基因表达调控怎么就能改变身体结构呢?快给我讲讲。”骁睿急切地追问。

洛尘耐心解答:“像肺鱼进化出鳔,能在干涸水域用鳔呼吸空气,这涉及到相关基因的启动和调控,使得鱼鳔组织逐渐发育形成具有呼吸功能的结构,就好像鱼给自己安装了一个新的‘呼吸装备’;

部分鱼类强化鳍的结构,便于在浅滩和陆地移动,这背后也是基因指导下的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 。

这些变化使它们对生存机会和危险的感知更敏锐,催生求生意识。从分子进化层面,高海拔地区动物为适应低氧环境,基因中与氧气运输和能量代谢相关部分改变。”

“那高海拔动物的基因具体是怎么改变的呀?”骁睿追问道。

洛尘回答:“比如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得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强,能够更有效地摄取和运输氧气,就如同给氧气运输员升级了装备,让它工作更高效。

这些有利突变在种群中扩散,改变基因频率,推动分子层面求生策略进化。”

洛尘继续总结道:“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重要驱动力,通过改变基因,促使生物身体结构重塑,增强对生存机会和危险的感知,催生求生意识,在分子层面也推动了求生策略的进化。”

骁睿看着弹幕,眼睛一亮,说道:“洛尘,有弹幕提到,从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脑的进化与生物认知能力的提升紧密相关,

随着大脑神经元数量增加、神经网络复杂化,生物能处理更丰富信息,对自身和环境理解更深入,这为求生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你觉得这个观点怎么样?”

没等洛尘回答,骁睿又接着说:“而且还有弹幕疑惑,有些大脑不太发达的生物,像昆虫,也有求生行为,昆虫这种本能求生行为,会是高等生物复杂求生意识发展的基础吗?

从不同生物间的对比来看,细菌和真菌面对恶劣环境时,求生策略截然不同,细菌形成芽孢,真菌产生孢子,这背后和它们细胞结构、繁殖特点这些内在因素,以及所面临的不同生态位等外在因素有什么关联呢?

你快给分析分析。”

此刻弹幕疯狂闪动:

“真的好想知道昆虫和高等生物的求生意识有啥渊源,会不会昆虫的简单反应是高等生物复杂思考的雏形”

“细菌和真菌的求生策略太神奇了,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的起源不同,还是生存需求差异导致的”

“从细胞自噬现象来看,这和生物整体的求生逻辑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联系,感觉细胞层面的自我保护和生物个体求生很相似”。

洛尘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大脑进化确实是生物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为求生意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大脑就如同生物的超级司令部,其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使生物能更好整合环境信息,做出更复杂决策。

像人类大脑新皮层高度发达,能深入思考生死,制定复杂求生策略。”

“那昆虫的情况呢?它们大脑简单,怎么会有求生行为?”骁睿疑惑地问。

洛尘解释道:“对于昆虫,虽大脑简单,但有相对简单神经系统,能对环境刺激做出本能反应,这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就像昆虫自带了一套简单的‘应急程序’。

从进化角度,这是生物求生策略发展的初级阶段。”

“这初级阶段和高等生物复杂求生意识有什么联系呢?”骁睿追问道。

洛尘说:“像昆虫对特定危险信号的快速躲避反应,为后来高等生物复杂求生意识形成积累经验,在后续进化中逐渐演变为更具思考性和前瞻性的求生决策。

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细菌和真菌,细菌细胞结构相对简单,芽孢形成是在环境不利时,通过一系列复杂生理变化,形成具有极强抗逆性的休眠体,保存自身,仿佛给自己穿上了一层超级防护铠甲。

这一过程涉及到基因表达的改变,一些特定基因被激活,合成一系列保护芽孢的物质,使芽孢能够在高温、高压、干旱等极端条件下存活。

真菌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多样,产生大量体积小、数量多的孢子,借助风力、水流等媒介广泛散布,以在更广泛空间寻找适宜生存环境,它们就像一群小伞兵,四处寻找新家。

这与真菌的生态位有关,它们大多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合适的基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洛尘进一步总结:“大脑进化是生物认知与求生意识发展的关键,昆虫简单神经系统的本能反应是求生策略初级阶段,细菌和真菌因细胞结构、繁殖特点及生态位不同,拥有不同求生策略。”

骁睿点了点头,说:“明白了。那按照这样的说法,求生意识产生于对死亡的恐惧,那这种恐惧又是如何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呢?

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哲学角度思考,求生意识的发展是否也影响了生物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知呢?

像人类,随着求生意识的不断深化,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多元化的理解,从单纯的生存延续,扩展到对自我实现、社会贡献等层面的追求。

在其他生物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体现,或者说有不同形式的演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