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讲完,众人面面相觑,先是好言安抚了一番,又把她独自安排到后院用餐。傍晚时分,花家的男女老少终于商议出了一个结果,便是如大老爷所说:“花百娆,她遭匪徒劫掠,失踪了这么多年,无论是对于花府还是景王府,都是耻辱。死了倒也干净了,可如今却活着回来了,得赶紧和她撇清,别成了满京城的笑柄。”
于是,众人一致推举大大前来打发她:“你走这些年,我们全当你死了的,如今突然回来···你是个聪明孩子,好好的被坏人劫掠,就算保住了清白,说出去,别人也不会往好处去想你,倘若还留你住在府里,恐怕······”
话说到这里突然停下,花百娆低着头,见她不再往下说,起身道:“我知道府里容不下我了,我走就是了。”
大太太松了一口气,接着又道:“景王府那边,你不必过去了,老太太会派人去说。”
这是怕她给花府招惹麻烦。
花百娆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好,那就这样吧。”
言罢,转身欲出门。
“等等,”大太太又叫住了她,“我已经命人备下马车,你连夜出城,回家见你的父母吧。今后,别进京了。”
花百娆轻笑一声:“你们担心我会纠缠?放心,今日走出这个门,我便和府里撇清了。有朝一日,倘若遇见,我也会装作不认得。”
大太太的鼻腔里哼出一声冷笑,看着花百娆离去的背影,心里道:“狂妄!”
好在,也没费多少力气就把人给打发了,她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
马车在城门关闭以前出了城,一路颠簸,穿过树林、农田,初夏的夜,风清气爽。
她只知道花府会着急和她撇清关系,不曾想到,为防止她纠缠,竟直接派了马车。原本想着,最迟后日才能回家,今日就急急送了她来,为此,她倒应该感谢大太太的安排了。
花百娆很重感情的,这个世界里的父母亲人虽然并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但是,她曾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对她很不错。
这几年远离家乡,她也曾无数次幻想再次回家的情景!
进入临平,花百娆贪婪的看着月光下的景色。
这里的一草一木,田垄野径依然能和记忆中的样子重合!
但是越临近村子,反而倒觉得陌生了。
下河村的外围,新砌起了一道高高城墙,城墙下面,营火通明,许多人喊着号子,在火光下垒砌砖石。
花百娆好奇的询问:“这么晚了,怎么还有这许多人在此做工?”
车夫告诉她:“最近天下不太平,朝廷为拱卫京师,下令征召了三万民夫,围绕京城垒砌一道外城墙,以此处作为隘口,称作临平关。因朝廷限期较短,不得不日夜赶工啊。”
不久后,车马在一处茅屋旁停下。
五年了,家乡的变化很大,大到她此次回来,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花百娆回头问车夫:“你确定这所茅草屋就是我父母住的地方?”
“五姑娘放心,我不止一次来过,你父母就住在这里。”言罢,也不等花百娆再说话,他却调转了马车,匆忙离开了。
花百娆无奈,只得敲响了柴扉。
“谁啊?”
是花王氏的声音。
“娘,是我!您的五丫头回来了。”
“五,丫头?”说完这几个字,房内响起老两口的嘀咕声,“不会是骗子吧?”
“听声音像是五丫头在说话,再说,咱家都穷成了这样,还能骗咱们什么?赶紧开门去看看。”
一阵希希簌簌的声音过后,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了,花王氏走了出来,来到柴门下面,借着月光仔细看她:“五丫头,真是我的五丫头回来?”
她声音里带着哭腔。
“娘!”
这时候,花老爹也走了出来,站在院中道:“傻婆子,赶紧开门,让丫头进来啊!”
花王氏这才如梦方醒,打开柴扉,老泪纵横的道:“她们说,她们说你被歹徒抢了,这么多年生死不明,我们都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
花百娆也不由得落下泪来,同花王氏一起进入屋内。
昏暗的油灯,将狭小的屋子照亮,花百娆四下打量了一番,问道:“怎么住在这里?咱们以前的房子呢?”
“唉!”花老爹叹息一声,“卖了。”
“三哥和四哥的房子也卖了?”
“老房子和你三哥的新房都卖了,只有你四哥的房子还在。”花老爹说着,指了指一墙之隔的高大瓦房。
花王氏忍不住大倒苦水:“当年,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你成了皇妃,有交情没交情的,都过来巴结咱们。你三哥就想,靠着人脉关系,在县里做点儿绸缎生意。可刚开业没几天,府里就来了信儿,说你出事了。那些和咱们有交情的人,立刻就落井下石,他生意没做成,反倒欠下不少债。家里卖了几亩地,才勉强帮他还上。后来,朝廷为平叛乱征兵,你四哥就去了,至今音信全无,也不知道在谁的麾下。年前,朝廷下敕令,在咱们临平修建一座外城墙,你三哥也被征召服劳役去了。”
“三嫂四嫂呢?她们还在吗?”
家里日子过成这样,儿媳妇不会也跑了吧?
“自从卖了你三哥的房子,潘氏就回了娘家。潘老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两家商量着,等城墙修好,让你哥给他家作赘婿。至于你四嫂,一墙之隔住着呢。”
花百娆又问:“青州的起义,不是已经平定了吗?这两年也没听说哪里再起叛乱啊?为何朝廷还要大费周章,修建外城墙?”
花老爹说道:“这两年,叛乱是消停了,可朝廷这么做,也是防患于未然。听说,这道外城所防的,是凤州的兵马。”
花百娆不由冷笑,这也太看得起她了。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动静:“玉姑,开门!”
花百娆神经一紧:“是四哥回来吗?他若回来,应该先见二老啊!”
花王氏一把拉住她:“你别管,夜深了,你累死累活的赶路回了家,我在地上给你铺点儿被褥,早点儿睡吧。明天啊,给你炖野雉肉吃。”
花百娆这才注意到房梁上所悬挂的、几只干巴巴的鸟的尸体,除此外,角落里的簸箕内,整整齐齐放着一堆漂亮的鸟羽。
“这是······”她拿起一支鸟羽,鲜艳的颜色,令人爱不释手。
花王氏道:“这是要上交官府的,能换不少钱呢?”
“官府收这个,做什么用?”
花王氏解释:“说是后宫里的高贵妃,编了一首羽衣曲,陛下下诏,制作一万件羽衣。去岁开始,百姓们争相捕鸟,将好看羽毛卖给官府。也多亏朝廷给了这个营生,否则,我和你爹,就得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