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欲海重生 > 第94章 入股合伙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法庭同意,邢玉嫱提请河东省司法鉴定中心,对这份遗嘱进行鉴定。

该中心是公安部指定的物证鉴定中心之一,技术先进,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半个月后,鉴定结果出来了。

鉴定书的第一条,让邢玉嫱大吃一惊:

立遗嘱人的签名,确系董琦的,并非伪造!

邢玉嫱差点昏厥过去。

好在,还有第二条:

打印的内容,并非两年前,而是近期!

董琦的签名大约在七年前,且有过被激光照排的痕迹!

最后结论:

该遗嘱系立遗嘱人事先签名,而后,打印上了遗嘱内容,系伪造的遗嘱!

哇塞!

这真是一波三折!

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估计看完第一条,也会像董琦一样,呜呼哀哉的。

法庭再次开庭,判决遗嘱无效,董彬除了承担鉴定费之外,还要承担立案费与8万元的诉讼费!

因为是财产保全案件,超过10万元的案子,必须按照案底2%的比例,由败诉方缴纳诉讼费。

这一下,董彬傻了眼。

这叫什么事呢?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但最失颜面的,是林如玉。

在景州,她代理的官司,哪里有打输了的呢?

这不能怨人家法官不给面子。

你的物证造假,大庭广众之下,红口白牙,法官心有余力不足,也不能歪着嘴说话啊。

林如玉心里暗骂董彬不是个东西,连代理的律师也不说实话,让自己跟着丢人现眼。

那么,这份假遗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八年前,董琦出了车祸之后,董彬就生了歪心。

哥哥的命能否保住,都在两说。

那么,他的家产不就落入邢玉嫱那个娼妇手里了吗?

于是,有一天,他到医院去探望董琦。

那时候,董琦刚刚做了截肢手术。

趁着邢玉嫱不在,董彬关切地问,哥,下面没了知觉,胳膊和手不受啥影响吧?

董琦说,应该没啥问题,我都有感觉。

董彬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A4纸,又递给董琦一支笔,说,哥,你写个名,试一试。

说完,董彬帮着董琦侧了身。

董琦没有多想,就在旁边的床头柜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董彬拿起来一看,说,行,看来,真没啥事。

这时候,护士走了进来,要换药。

董彬悄悄把那张纸装进了公文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没想到,八年后,这张纸终于派上了用场!

可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他没有想到,400多万的别墅,没弄到手,反而又赔了一笔诉讼费!

董彬忍无可忍,又隔了几日,再次来到律所,敲了敲林如玉的门。

林如玉抬头,一见是他,就没理睬他。

董彬自知理亏,陪着十二分的小心,小声叫了声:

“嫂子……”

林如玉没好气,怼戗道:

“谁是你嫂子?我没你这样的弟弟!”

董彬死皮赖脸,自己坐到了沙发上说:

“我知道,这官司怨我,没说实话,让您跟着搭了名声……”

林如玉冷着脸说:

“你今天就是专门来道歉的吗?”

董彬立刻站起身,从包里掏出一张纸说:

“不!我实在咽不下这口鸟气!损失了几万元是小事,嫂子在景州的名声,是大事啊。”

“哼!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你别啰嗦,究竟想干嘛?”

董彬小心翼翼,把那张纸放到林如玉的案头,说:

“这是我哥哥当年起家时,借我一万元的借条。嫂子,我不太懂,他当时注册小公司,我这算不算入股?”

林如玉根本就没瞅那张借条,讥笑道:

“董彬,不会又是假的吧?”

“嫂子,我哪能那么记吃不记打!千真万确的啊。这个事,邢玉嫱那个骚货也是知道的。”

林如玉这才瞥了一眼。

借条已经发黄了,上面写着:

今借到弟弟董彬壹万元整。借款人:董琦。

然后,是年月日。

一推算,嘚,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林如玉问道:

“你哥哥借钱的时候,说过这是入股吗?”

董彬支吾着说:

“那倒没有说过。不过……”

“不过什么?还准备不说实话?”

董彬咬了咬牙说:

“不瞒嫂子您,当时,他借钱时,我的一个叫华鑫的哥们在场,我可以让他作证,说是入股,反正我哥已经不在了,死无对证嘛。”

“当时,还有谁在场?”

“没了,就我们仨。”

林如玉摇了摇头: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哥赚得盆满钵满,这一万元居然就没再提?一直没有还你吗?我不信!”

董彬指天发誓说:

“嫂子,他真的没还我,我要是说一句瞎话,天打雷劈,出门被车撞死!”

见林如玉还不信,董彬又说:

“你想啊,他若是还了,能不要回这张借条嘛。”

林如玉分析道:

“是不是你哥还你的时候,你撒谎说,这么多年了,借条弄丢了?”

董彬急忙辩白道:

“怎么可能呢?如果是这样,我哥可以让我写收条啊,收条上注明借条丢失之类的嘛,问题是,他根本就没还我啊。”

林如玉已经上过他的当,所以,这一次轻易不会相信他的话。

见林如玉一直不开口,董彬只得说:

“这次,我是什么都不敢瞒您了。还有个情况……”

林如玉这才瞥了他一眼,静等下文。

“当年,我哥借我钱的时候,这一万元,我本来是打算在老家盖房子的,见他急着用,就借给了他。”

“后来呢?”

“后来,我哥在老家花了十几万,盖了三层的小洋楼。”

“小洋楼谁住着呢?”

“盖成后,我爹和我一家住着。后来,我爹下世了,我就一直住着。我哥在景州市区有房子,没在老家住。”

“这不得了吗?你哥盖的房子,不足够冲抵你的一万元了吗?”

董彬噌地站了起来说:

“这怎么能冲抵呢?嫂子,他盖房子时,我爹还活着,也可以看作是给老人建的嘛。”

林如玉不得不佩服,这个家伙太精明了,算计到了骨头缝里。

董彬扳着指头,又说:

“如果按照入股,就大不一样了!我哥当年注册那个小公司,才10万元。这就意味着,我占10%的股份。我哥最后的资产,已经达到了四、五千万,这10%不正好就是那套房产的价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