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封密信,均是来自于大康军中,不仅有边疆重军,还有镇守京都的守卫军。
其他几个军队,也皆是大康能征善战之军。
镇北王虽死,但却给大康留下了一笔军中瑰宝。
而这些密信中,无一不是提起了宁枫,除盛赞他的人品和手段,竟已有人提议,可将宁枫作为镇北王之接班人观察。
之前宁枫设计巧妙挪用税银,就已经让这些军中大将对他起了关注,且深怀感恩。
此次将近一千万两的军饷,足够让大康集结五十万大军,与北桓血战到底。
“心计、手腕、智慧和声望,你都不缺了,但想让苏家军真正臣服于你,却还需要一样东西。”
镇北王妃不禁露出了一丝期待之色。
当夜,就在京城百姓因为宁枫捐钱一事而重振对朝廷信心的时候,一阵擂鼓声彻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十万北桓大军居然趁着夜色,悄然摸到了京都城外,距离城门不过一里之地,可谓真正的兵临城下。
城墙上,守城军们第一时间吹响了号角,随后烽火台燃烧起了滚滚浓烟。
同时,北桓还通过城内的国师阿兰赫将一条消息传到了鸿胪寺,再递交到了宫内:
“天亮之前,若大康无意议和,我北桓大军必将攻城!”
此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皇宫,太和帝刚宽慰了没几个时辰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北桓蛮子,欺人太甚,真当朕不敢发兵吗?”
太和帝如今有了军饷,自然也就有了底气,怒骂道。
内阁大学士曾行知赶忙阻拦:
“陛下!朝廷今日才正式发出军令,各方人马还在准备,若是此时与北桓开战,于我京都不利。”
曾行知一直是主战派,但奈何朝中以主和为主,因此大康各地军马迟迟未能调动。
今日因为宁枫搅局,军饷这才到齐,而太和帝也在暗中发布了军令。
只是各方军马到位,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此时贸然开战,且不说京都能否撑到各方军队到来,单单就是利益方面也不划算。
是以,曾行知这个想来主和的大学士才在此时劝住了太和帝,并满是自信地道:
“陛下,北桓越是急于求和,就越是能反映出北桓的心虚。”
“如今我们军饷充足,各方军队已然调动,倒不如虚与委蛇一次,来一个假装议和便是。”
一听这话,太和帝心中怒气瞬间消散了一半,不由得沉吟道:
“你的意思是缓兵之计?”
“不错!陛下!”
曾行知笑了笑:“我们大可让北桓再派使臣前来议和,但这次议和务必要以拖延时间为主,不管北桓提出任何要求,我大康方面都要表现出一副被压迫且犹豫不决的样子。”
“哈哈哈,爱卿此计甚妙。”
太和帝龙颜大悦,振奋地一拍龙椅:“行,此事便按照你的计划执行,正好户部、兵部那几个酒囊饭袋一直想着求和,便让他们去主和罢了。”
户部和兵部都是宁淮的人,一直都是主和派,派出这些人反倒更能麻痹北桓使臣。
次日一早,惊恐了大半夜的百姓发现,北桓大军虽然依旧兵临城下,但却暂时撤去了攻城器械。
一队北桓使臣缓缓进入了京都,然后由鸿胪寺的寺丞带进了皇宫。
随后宫内陆续传出了消息,太和帝被逼无奈,选择了议和。
一时间,民间再次惊慌四起,更有不少人谣言京都怕是要保不住了。
苏家府邸之中,苏星彩正在后院练武。
宝剑彩星在她手中舞出一片剑影,将那身前的木制人偶刹那搅碎。
一旁,宁枫啃着猪蹄,惬意地道:
“你女儿这是受什么刺激了?这都快一个时辰了吧?不累吗?”
镇北王妃略带鄙夷地扫了一眼宁枫,我女儿练武练了一个时辰,你这个六皇子啃猪蹄啃了一个时辰,你好意思这么问?
不过人是自己请来的,镇北王妃只能当作没看到一样,淡淡地道:
“殿下,今日北桓最新使臣莫克,代表莫林已经进宫议和,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如今已是一片唱衰,殿下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有什么可说的?”
宁枫猛咬了几口猪蹄,主材心满意足地擦了擦手:“父皇都拿到军饷了,这种时候选择议和,不明摆着在忽悠北桓蛮子嘛!”
镇北王妃瞬间眼前一亮,这个猜测和她不谋而合。
“殿下如此笃定?”
“当然,而且我估计大康各地兵马已经开始集结,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京都。”
宁枫看了眼身旁的桌子,发现没有茶水,不由得道:“王妃,你家这猪蹄好吃是好吃,可就是太腻了,怎么连被茶水解腻都没有吗?”
镇北王妃顿时有些黑脸,但还是叫来人替宁枫泡了壶上好的碧螺春。
品着香茶,宁枫不由得感叹:“星彩这身段真是……哦,不,这身手真是令人感到惊艳,怕是一般军中高手都不是她的对手吧!”
感受到镇北王妃那杀人的目光,宁枫赶忙把身段改成了身手。
他也是猪蹄吃多了,居然敢当着人家老娘的面讨论人家女儿的身材。
“殿下,既然你心中已有主张,为何不去参与议和之事?你如今可是兵部侍郎,而且我没记错的话,你那接待使的身份也还没有解除。”
镇北王妃意有所指地问道。
“你以为我不想去吗?”
“这次父皇已经下了命令,由户部和兵部主导,宁淮作为接待主官,我要是去了,岂不是惹人嫌?”
宁枫嘴上说着有些委屈,可脸上却是不见半点在意之色。
“可殿下不是一心想要就藩吗?若是此次议和之中,你能够再次力挫北桓,相信陛下会愿意让您就藩的。”
镇北王妃的想法很简单,宁枫表现得越发优秀,就越容易得到太和帝的重用,这就藩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宁枫知道,光优秀是没用的,毕竟自己头上还顶着一个憨子的名号。
太和帝其实是一个非常在意亲情的皇帝,只是他一边想要养蛊培养各个皇子,一边却又无力去掌控一切,这就导致了前太子的死亡。
因此,宁枫深知自己要是真想就藩,除了要获得太和帝的认可之外,最好是逼得满朝文武嫌弃自己,让他们联手给太和帝压力,逼得太和帝不得不把自己赶出京都。
之前他几次特意搅局,为的就是这个,但奈何事与愿违,每次都在无形中帮助太和帝解决了难题。
“王妃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忽然觉得是个机会了,不过议和之事我就不去参与了,倒是有个更狠的计划,就怕王妃你不敢答应了。”
宁枫似是想到了什么危险的主意,一脸笑眯眯地望着镇北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