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物品:未知年代手稿信札账本残页集合】

【状态:信息驳杂,能量波动异常,疑似夹杂重要历史文献或孤本残卷】

【初步判定:潜在价值极高,需深度解析确认】

神级鉴宝术给出的提示简单得过分,诱惑力却大得惊人。

那堆旧纸就那么乱七八糟地堆在摊位角落,上面积了不薄的一层灰尘。

纸张边缘泛黄得厉害,看着就脆弱不堪,散发着老旧纸张独有的霉味和尘土气。

第一眼看去,真跟废品回收站里按斤称的废纸没什么两样。

可系统不会出错!

这堆“废纸”里面,绝对藏着好东西。

秦泉没有马上冲过去,目光先投向了摊主。

那是个相当干瘦的老头,穿着件洗到褪色的蓝布褂子,坐在小马扎上,脑袋一点一点的,似乎睡着了。

但秦泉看得清楚,老头虽然靠着墙根,姿势看着松懈,可下盘却异常稳当。

而且,就在他观察的这几十秒内,老头的喉结有过一次非常细微的吞咽,搭在膝头的手指也难以察觉地动了动。

装睡。

这老头多半是在玩扮猪吃老虎的把戏,耳朵尖得很,正支棱着听周围的动静,审视每一个靠近摊位的人。

秦泉心里大概有了数。

他按捺住立刻动用【深度解析】的冲动,那功能太消耗能量了,眼下还不是时候。

必须先探探这老头的底细。

“泉哥,那堆破纸……”林婉儿不知何时稍微靠近了些,压低声音,好奇地望着那堆东西。

“看着。”秦泉头也没回,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林婉儿立刻闭上嘴,乖乖退后一步,眼睛却紧紧跟着秦泉,努力模仿他观察的样子。

她留意到,就在这一两分钟里,有两三位穿着打扮颇像行家的人路过。

他们的视线也扫过了那堆旧纸,有人甚至蹲下翻看了两页,但很快就摇着头起身,不屑地撇撇嘴走了。

其中一人还跟同伴低声抱怨:“死贵,拿人当冤大头呢……”

林婉儿心里咯噔一下,看来泉哥看中的这堆东西,恐怕没那么容易拿下。

秦泉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愈发肯定。

东西本身应该没问题,但价格肯定不便宜或者说这老头的开价方式很刁钻,让一般的行家都打了退堂鼓。

不能直接问那堆纸。

那样目标太明显了,等于直接告诉老头:我看上你这堆废纸了快来狠宰我一刀!

得迂回一下。

秦泉吸了口气,脸上换上闲逛游客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踱到摊位前。

他先拿起几枚锈迹斑斑的铜钱看了看又翻了翻旁边一本封面都快掉下来的线装旧书。

“老板这几枚开元通宝怎么卖?”秦泉随口问道,音量不大不小正好能让“打瞌睡”的老头听见。

老头眼皮颤了颤,慢悠悠地抬起头,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浑浊的眼珠扫了秦泉一眼。

“开元?五十一个不还价。”声音沙哑透着点刚睡醒的慵懒。

秦泉笑了笑放下铜钱:“行,我再看看”

他假装继续打量摊上其他的零碎物品,眼神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老头的反应,同时脚步也不着痕迹地靠近了角落那堆旧纸。

他蹲下身,似乎对旁边一个破损的墨盒产生了兴趣,手指却状似无意地擦过那堆旧纸最上面的一张。

指尖传来纸张粗糙而又易碎的触感。

秦泉咽下了差点脱口而出的询问,视线从那堆旧纸上移开,落到摊上一只看起来还算完整的旧瓷碗上。

他弯腰拿起碗,入手有些分量,青花发色偏寡淡,绘画也相当随意。

他拿着碗假意端详,然后轻轻咳了一声。

“咳。”

声音不大,但在喧闹的环境里,也足以打破摊主那短暂的宁静。

坐在马扎上的老头身体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仿佛被这声轻咳从瞌睡中惊醒。

他慢悠悠睁开眼,眼皮依旧耷拉着,眼神初看有些浑浊,似乎还带着未散尽的睡意。

老头扶了扶鼻梁上镜腿都歪掉的老花镜,目光投向秦泉。

“小伙子,看上什么了?”声音沙哑,有点懒洋洋的听不出情绪。

秦泉放下手中的瓷碗,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像个纯粹来逛市场的普通游客。

“老先生,您这摊儿东西挺杂啊,随便看看,随便看看。”他语气放得很轻松,没有显露出对任何特定物品的兴趣。

老头没有接话。只是慢条斯理地说:“都是些老物件,家里腾地方清出来的,不值什么钱,摆着玩儿。”

话虽如此,他那看似浑浊的双眼却不动声色地在秦泉的衣着和神态上溜了一圈,显然在暗中评估。

这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秦泉的眼睛。

老头眼中那一闪而逝的精光,与他此刻懒散的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扮猪吃老虎,没跑了。

秦泉心里更有底了。

他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说话的语速也刻意放缓,与老头的节奏保持一致,目光平和地扫过摊上的物品,避免在任何一件上停留过久,尤其是不去看角落那堆纸。

他伸手指向摊上另一件东西,一个雕工粗糙、颜色发暗的小木头摆件。

“这个小玩意儿有点意思,”秦泉像随口一提,“什么来头啊?”

他选的这个木雕,用【神级鉴宝术】快速扫过便知,最多算个民国时期的普通货色,值不了几个钱,正好用来进一步迷惑老头。

老头果然顺着他的手指,慢吞吞拿起那个木雕。

“这个啊……”他似乎在回忆,声音拖得很长,“乡下收来的,听那家人说祖上好像风光过,兴许是以前家里摆的物件吧,谁知道呢……”

故事讲得含糊不清,时间、地点、人物全都没有,既没把话说死,又留了点想象空间,透着一股“说不定是好东西”的神秘感。

秦泉听着心里越发有底子!

这老头绝对是行家并且是精通此道的老滑头。

这种老滑头最擅长钓鱼。

用模棱两可的故事给普通物件增加点噱头。把真正的好东西藏在不起眼的角落,等着那些自认眼力好一心想捡大漏的识货人自己找上门!

一旦你对某样不起眼的东西显露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