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人中气十足,将厚实的门板震的嗡嗡直响,随后便听到另外几个人脚步声响起。
他们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七嘴八舌的问道:“老李,出什么事了?什么人这么不懂规矩?”
“赶紧将他们打发了,别惊扰了孩子,到时候主母跟主人告一状,咱们兄弟的手头就没那么宽裕了。”
“说的有道理!主母精明着呢,眼里不揉沙子!”
看起来他们人还不少,听声音至少有四五个大汉,陈寻心中转念,嘴上却继续嚷道:“各位兄弟,我们就是受白大人之命前来,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禀报!”
“少废话!”最先说话的老李丝毫不让,“主人说过,只要他不在家,半夜谁来也不开门!”
“速速离去!别逼着我们兄弟动手赶人!我们主人认识官府的人,小心将你们抓进大牢蹲两天!”
陈寻看着紫霞一挑眉,意思就是:轮到你说话了!
紫霞心领神会,立即扬声道:“诸位大哥,我是白大人的妾室紫霞,连夜从丹阳城赶来!”
“老爷目前身处困境,他担心双桥乡的母子被波及,因此托我连夜通报!”
“等到他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后,自会前来与其相会!”
她的声音又急又快,穿透力极强,倒是让门后的护院家丁们面面相觑,一时不敢决断。
“你说你是白大人的小妾,有什么凭据,我们焉知你不是在说谎?”
紫霞闻言,从手腕上褪下翠绿欲滴的镯子,顺着门洞递了进去,说道:“这就是老爷送给我的东西,若是有识货之人,自然能够分辨。”
住在内院的王氏刚刚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白胜身首异处、血肉模糊的样子,吓得一身大汗,翻身坐起之时,正好听到外院的喧哗之声。
她立即披衣而起,心头不免有些慌乱,连忙吩咐身边侍女去看一看怎么回事。
此时她想起了白胜曾经嘱咐过,若是遇到意外情况,不要管什么财物,也不用理其他人,先抱着孩子从房内的秘道离开。
“只要保全了白家的血脉,就有卷土重来的一天!”
而秘道就在她的大床之前,只要打开机关就能顺着楼梯下去,出口开在一里之外的码头边,能够及时乘船逃脱。
此时还不满两岁的儿子正在熟睡,发出香甜的鼾声,让她一时拿不定主意,究竟该不该现在就走。
“夫人,夫人,外面来人自称紫霞,是从丹阳城而来!”
“还说老爷出事了,让她通知夫人去安全的地方暂避!”
侍女神色慌张,说着便将手镯递了过去,说道:“老李他们不敢擅放,让我来请示夫人!”
王氏接过手镯,在手中一掂,只觉得沁润冰凉,便知道是上等的冰种翡翠,又借着烛火看了看,与自己所戴的大同小异,看来是同一批货、同一个师傅所刻。
这紫霞是白胜的小妾应该不假,若非白胜亲口说出来,她怎么会知道我们母子的所在?
“他们来了几个人?”
“据老李说,只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从门洞里看出去,满脸烟尘之声,衣服也不整齐,好像真的是匆忙赶过来的!”
王氏心想,若是只有两人,倒也无妨,顶多让老李他们看住那个男的,让女子进来说话也就是了,万一白胜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交代呢?
她这么一想,便吩咐道:“既然是老爷的妾室,也便是自家人,请她一人到内院来说话,同行之人便在外院等一等。”
侍女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紫霞带了进来,而陈寻则被带到外院,由老李等人看管。
“这位就是老爷时常提起的紫霞吧,果然名不虚传,称得上国色天香。”
王氏是商人之女,平时也算能说会道,但这句赞美却是发自肺腑,并无虚饰。
即便脸上有些污迹,青丝散乱,却丝毫无法遮掩其超凡脱俗的容颜,就连原本昏暗摇曳的灯光,也在她走进来的一瞬间明亮了许多。
紫霞也是第一次见王氏,只见她面如满月,双目修长,倒是有几分古画中唐朝仕女的模样。
“若非老爷提起,我还不知道他在双桥乡还有一门亲。”
紫霞淡淡的说道,听不出喜怒,好像就在说一件平常之事,“看来到了紧要关头,还是念着自己的血脉,小少爷安好吗?”
“一切都好,正在睡着呢。”
王氏也没有心情寒暄,甚至连茶都不上,急忙问道,“老爷究竟出了什么事?他是如何安置我们的?”
原本陈寻的计划是,只要见到王氏和她的儿子,便当即发难将其擒下,所谓擒贼先擒王!
到时候再喊一声,便有捕快冲进来,那些人见到大势已去,也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但想不到王氏为人谨慎,竟然将两人分开,只让紫霞一人前去。
若是陈寻立即动手,便会产生响动,有让王氏及其子逃脱的可能,因此陈寻给了紫霞一个隐秘的眼色,让她见机行事。
“事情紧急,我也就长话短说了!”
“朝廷派了钦差下江南,查到老爷在火油坊有贪赃之事,正在调查之中。”
紫霞压低声音道,“老爷自知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干净,担心官府追查到此,便想要让你们尽快离开,以策万全!”
紫霞这番话半真半假,倒是正好与王氏所知对上了!
白胜干了多少坏事她并不十分清楚,但贪赃枉法,私卖军械肯定是跑不了的。
“既然如此,老爷究竟想让我们去哪里?何时出发?”
她说这句话也是在试探紫霞,因为若是她说出一个陌生地点,或许便其中有诈!
因为白胜事先曾经说过让他们乘船离开,只是并未明确说会去哪里,说是船夫自然会知道。
紫霞闻言,瞥见王氏眉毛一动,心念电转之间便将快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老爷说,他给你们准备了退路!让我跟火油坊的心腹伙计前来,只是为了通知你们,并且护送你们一程。”
她这么说,王氏终于信了七八成,但还不敢尽信,沉吟道:“事关重大,我还要再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