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64章 南下苏北(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部队到了沭阳县汤沟镇,苏皖特委王浩然与王??红前来迎接。众人进屋,李振华拿出沂蒙军区命令,王曙红的自卫队改编为山东军区423团,团长由王曙红担任,政委王浩然,下辖3个营。由403团负责整训。403团将留在了当地。403团抽调部分战斗骨干加入423团,423团补齐403团人员编制。交给423团一部电台、部分武器,做到每个连至少有一门迫击炮、一挺机枪。

李振华道:王团长,现在423团配备不是很足,以后就要看你的了,山东军区的部队武器基本都是缴获得,要自力更生。

王曙红已经非常满意了,他们是地方游击队第一个转为正规团的。

李振华召集地方党委,军队连以上干部员会,会上讨论了根据地的建设方针,着重强调了地方党委和军队政工人员的作用,能不能开创好新的根据地,关键在于政策,政策有了,关键就在于执行政策的人。会上还研究了军队的布置。

整个会议开了一整天,大家都群策群力。李振华又将棋盘镇所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特别提到国共摩擦时,要有理有节,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要相信国府、国军的节操。部队对外的番号还是以自卫队的名义活动。各区的军队要相互联络、支持,整个皖北一盘棋,要有大局观。

李振华一行人在汤沟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晚上一行人出发了,准备向东,穿过响水,再向南进入阜宁、盐城以东,那里还有林唯先团留下的一个连和王必成团留下的一个连,而今已发展成了三四个营,民兵三千多人,此次405团是旧地重游,沂蒙军区已下了命令,405王必成团与这支部队混编,新组建424团、425团。

部队路昼伏夜出,这日凌晨4点行进到响水以南。前锋尖兵传来消息,有一股100多人的日军也在向南行进。李振华、叶道去、王必成商议了一下,估计这股日军应该又是去哪个地方报复或劫掠。如果是日军调动,小部队没有必要夜间进行。大路向南是潮南县,前方2公里向东是六套小街,李振华道:既然碰到了就不能不管,必成你派一营绕道他们前面,我们在后面尾随,消灭这股日军,为我们到阜宁、盐城地区来个开门红。王必成立即安排一营绕道向前堵截,交待一营注意日军行进方向有可能向东。一营领命出发。

日军果然向东,后面跟随的李振华、王必成判断日军的进攻的方向是六套小街,六套小街是国府阜宁第十一区区公所所在地。

再说405团一营发现日军转向东后,营长熊应堂立即命令一连向南加速绕道进入六套小街西街口布防。自己则带二个连向南绕道在六套小街西面南侧准备伏击。部队到达位堪堪一刻钟,日军就到了西街口。

日军在西街口整队布置任务,刚要展开对六套小街的包围,熊应堂下令部队开火,日军措不及防,三十多人命丧当场,日军反快很快,立即展开就地顽抗,部分日军想冲入六套小街被一连迎头猛揍,前进不得。听到前方激烈枪声的王必成立命令二营向北绕道,堵住日军北向通路,三营向东猛攻,一百多鬼子在405团四面八方的包围下,顽抗了不到一刻钟就灰飞烟灭。

六套小街此时都乱了套,外面激烈的枪声惊醒了街内的百姓,有的衣服都没穿齐就往外跑,有的躺在被子瑟瑟发抖,有的躲在门后、窗户后透过缝隙向外张望。人们的哭喊声,狗叫声响成一片,李振华站在西街口感慨: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乱世人命如草芥。于是忙派人进入六套小街安抚民众。

战士们又找来了区长,带到李振华面前。李振华劈头盖脸骂了区长一顿,什么你是猪脑子,在这种形势下放哨的都没有安排一个。如果不是我们赶巧经过这里,你难道会想象不到会发生什么事。你这区长是怎么当的。

区长也不生气,他也是后脊背发凉,一个劲的感谢军爷,并询问长官是那个部分的。

李振华答道:\"我们是新四军挺进纵队,不要长官长官的叫,叫我们同志就行了。\"李振华语气也平静了下来。

区长道:长官、在下刘继业,本地人士,今日承蒙贵军相助,才让我们免于一难,请到乡公所喝杯茶,聊表谢意。

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李振华看看天已经亮了,安排警戒,和王必成一起前往乡公所。

乡公所里,区长刘继业忙泡茶待客。讲起两天前抓到两个奸细,后来又放回一个,本意是想让回去的人告诉背后的日军我们无恶意,没想到遭到报复。

李振华道:你们还是太天真了,日本人都没个好鸟。

刘继叶又道:长官,我们也没办法,国军除了派绢派晌,真有事跑得比兔子还快。我要不是本地人,我早就跑到城里去了。以前我们也有派人放哨,但惹到国军挨揍是常事,所以谁都不愿放哨了。

李振华道:我错怪你了,但也不能长期这样啊,这次是好彩,下一次谁能保证有好运气。

刘继业作揖道:长官,你要救救我们呀,小鬼子这么多人死在了我们这,肯定会来报复的,我们现在只有靠你们了。说到此处刘继业眼泪都下来了。

杨文翰道:刘区长,我们要去潮南啊。

刘继业道:长官,潮南离我们这很近,你们在那不是驻扎,潮南能给你们的,我们也能给。长官求求你们了。

杨文翰道:行了,行了。我们可以留下部分部队,但你们要服从我们指挥。你要召集小街,周边各村负责人开会说明情况,大家都同意了我们才能留下来,而且各村都要组织起来,民兵等地方武装由我们来指挥,毕竟单靠我们无法抵抗鬼子。

刘继业忙不迭答应,立即派人通知街道头面人物,各村乡坤开会。下午召开大会,李振华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李振华就表态如果军队留在这里,周边必须进行二七五减租,各村武装必须听从指挥,要组织民兵等抗日组织。区长刘继业说明了当前的形势,力主挺进队留下来。会议在争吵中达成妥协,答应了李振华的要求。

会后李振华留下了405团三营,并抽调了部分政工干部一起留了下来。刘区长也按李振华的要求,协助把一营及政治干部分散到各村展开工作。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李振华、王必成带领部队继续南下。

一天后部队顺利到达潮南县八滩镇,王必成去年留下的连连部就设在了这里,这个连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多营的兵力,在周边建立了稳固的基地,周边都进行了二七五减租减息,村长民选,建立了民兵等各种抗日组织。连长常青见到大伙非常高兴,连连道:总算盼到大部从来了。

李振华宣读了命令:405团一营与八滩连混编组成424团,缺编人数从民兵选拔人员进入,424团,团长由原一营营长熊应堂升任,兼任一营营长,常青升为二营营长,三营长由常青的副手高启明担任。杨文翰把六套小街缴获的武器全部交给了424团。并在八滩组建了425团1营。

命令宣布完后李振华、王必成询问常青林维先团留下的连队情况,常青道:陆连长在我们连来的时候,把他们的驻地让给了我们,他带领部向西发展,他们现在的驻地在阜宁以西的益林镇西南村,他那里正规部队有七百多人了,还有民兵1500多人。我们经常有联系。

王必成道:常青,明天我要带二营去找他们,你派些人做向导。

常青道:没问题。

王必成要到西南村去宣布命令,西南连并入405团,并在西南村组建425团二营,组建好后,他将带二营去与六套小街的405团三营汇合。王必成将来要留在西南村,主持阜宁这三个团的工作。李振华留在八滩,按约定的时间带着425团一营去六套小街。

李振华又道:必成、应堂部队扩大了要尽力向南发展,江抗也向北发展到了东台,到时根据地连成一片,纵深就大了,苏中、苏北根据地就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军区还会加大支持力度,派更多的部队、党政人员过来。必成除了向南发展,你还有一任务向西打通与皖东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联系,条件允许的话,把宝应以西的湖区经营成根据地,江北指挥部也会向东发展。

李振华叮嘱了熊应堂要重视常青的意见,毕竟他在这里经营了一段时间,对当地情况熟悉。按约定李振华五天后启程前往六套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