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63章 南下苏北(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振华带着403和405团从蒙山出发了,临走前从炮二营中抽调了两门步兵炮。部队从费县以西向南进入鲁南,一路南下行进到文峰山,404团有一个营分散驻扎在周边山区,炮一营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在此等待汇合,

李振华交待404团一营营长要不断向西渗透,多组建武工队,参与和指导周边游击队作战,并在适当时候让游击队正规化。

李振华一行继续南下,跨过沂河、白马河,就快要抵达骆马湖畔棋盘镇时,前锋部队带来一个人,经介绍是苏皖特委宿迁县书记吴云培,吴云培向李振华介绍到:窑湾有400多日伪军将扫荡堰头、棋头一带。牛滩青救团自卫队在县委统战部长戴树璜的指挥下在青墩湖设伏,准备阻击窑湾日伪军。正在谈话时,西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李振华立即命令403团405团集合,部队集合好后。李振华这是要牛刀杀鸡。团长叶道志、王必成来李振华处领取战斗任务,李振华交待叶道志、王必成从牛滩村北面绕过战场,从侧后进攻日伪军,吴云培将做你们的向导。

牛滩村,日伪军进入伏击圈。戴树璜下令自卫队队员向敌群开火,打得敌人无法向前。日军开炮向自卫队阵地轰击,顿时,隆隆炮声,震耳欲聋,硝烟飞尘,睁不开眼睛,但自卫队员仍坚守阵地,英勇还击。接着,堰头、王番子、陆场,柳沟、墨芬塘一带的民众抗日武装和庄鸿勋的自卫武装约数百人,纷纷前来增援,连国民党区长牛文凡也带队赶来参战。从牛滩至双庄一线筑起一道防线。

战斗僵持了下来,日伪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戴树璜大声喊道:\"放近一些打。\"话声未落,突然日军侧后响起了炮声,炮弹在日伪军人群爆炸,紧接着密集的机枪声又响起,日伪军乱成一团,不成建制。戴树璜也是满头雾水。

叶道志见日伪军损失惨重,建制已乱,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全军出击。304团305团战士们一跃而起,端着三八大盖就冲了上去,冲锋时不断有人扔出手雷。一个冲锋过去,日伪军就已溃散,有人向西狂奔逃命,有人跪地投降,负隅反抗的日军被304团战士用刺刀一一刺杀。

整个战斗干脆利落,二十分钟不到解决战斗。自卫队队员们还在吃惊之余,战场已经平静下来。叶道志命令两个营向西追击残敌,并要求端掉窑湾日军据点。

吴云培带着叶道志、王必成走到戴树璜身边时,戴树璜还没有以吃惊中清醒起来。双方经吴云培的介绍后热络起来,戴树璜拉着叶道志的手不愿放手,连连说:大部队来了我们就有主心骨了。其它自卫队的首领刘培云一一做了介绍,一群人热闹了一会儿,追击残敌的两个营回来了,报告任务已完成,窑湾据点已完全破坏,战利品也已收缴。这时牛滩战场已打扫完成。

吴云培邀请各自卫队首领前往棋盘村议事,各首领欣然前往。众人一边聊一边走,很快就到达棋盘镇。

吴云培与李振华商量了一会儿后,出来和大家宣布:这次阻击承蒙大家相助,我们李参谋长说了,此次缴获新四军只拿一半,另一半都大家分。大家不管是站在那个立场,能打鬼子就是一家人。新四军将在这里留下二个连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大部队以后将驻扎在沭阳以西,离的不是很远,大家以后如果有困难,随时可以通过我找到大部队,为大家排忧解难。中午我们李参谋长请大家吃饭。

牛文凡很是感慨,本来想着能混几支枪、几箱弹药已是极限。没想到新四军如此慷慨,本来这些缴获就是新四军全拿了,大家也不会有大的意见,毕竟仗是人家打赢的。就是国军也做不到把一半战利品交给大家。

大家中午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离开时按参战的人数平均分,后面清点枪拿走了75支,弹药2500余发,二门掷弹筒没人拿,没人这么不懂事。

等众人走后,李振华召集大家开会,吴培云、戴树璜、庄鸿勋等都有参加,这些人带领的自卫队都是当地党委领导、发展的部队。会上李振华明确会留两个连下来,与当地游击队混编,先组成一个独立营。营长兼政委吴培云,以后营能否扩展成团就要你们的本事啦。这次的缴获分一部分给皂河叶可泽游击队,他们那也缺武器。游击区能否变成根据地,政策是关键,要坚决打击汉奸走狗,坚决实行二七五减租,才能发动民众,只有民众觉醒了,农业国的中国才能打败工业国的日本。我们拥护抗日统一战线,但我们也不要忘了独立自主。对于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人和事,我们要敢于反击。地方党委还要加强党建工作,在做好敌后党组织的发展工作。

李振华的话是意有所指的,宿迁换了新的县长。国共之间有摩擦的苗头,李振华的话就是在为国共摩擦中我党的应对定调。

李振华又道: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初衷,人民才会拥护我们。我们的军队是党领导的军队,部队有没有战斗力,党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党委要落实好党员下到连队的传统。以吴培云同志为首的党委要明白自身的责任。另外部队在平原打游击与山区不同,部队会更分散。先可以参照皖东平原作战梅花桩战术为基础,该战术的特点是将部队适当打散,分别部署在3至5处,其阵型如同梅花瓣般围绕中心纵深分布。面对日军采用的分进合击战术,梅花桩战术有效避免了被集中打击的风险。通过分散部署,使敌军难以锁定大规模目标;通过部队间的紧密配合,又能迅速集中兵力对敌进行致命打击。你们要在实践中总结联动机制,完善战术,做到聚散有序,打击有力。这次留下的403团二个连也在皖东待过,他们有这方面经验。

独立营成立大会一直开到了晚上九点。会后李振华带着部队连夜启程,转向东南前往灌南汤沟,与汤曙红的汤沟自卫队会合。经过两天的昼伏夜出,部队抵达灌南汤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