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红楼,开局小山村 > 第129章 园子有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关一晃而过,吴玄安平日里偶尔会去朝堂,闲暇之余少数在衙门中度过,其他时间公文都由张谦等人送来。

新盐铺开全国,最快也要两年的时间,小洞天内,吴玄安看着日益见长的缕缕功德金光,心情大为爽快。

“初期便有数增,看来新盐这个政策做法还是不错的。”

在朝堂衙门时,他令工部改进农具、锻造工艺,而后低价惠民,民生农物倒是改善了许多,可是他的功德几乎没有长多少。

“功利生灵,只一类人族,估计是难得其硕果。”

吴玄安也不是没有想过功利万灵,可是没有门路也搞不了,好在盐利一事能让人族薪火暴涨,他能得些许功德也是理所当然。

另一边,朝中各大臣上书纷纷奏请,欲为新盐开道,无他,民间如今开始为皇帝、相国供奉长身牌,就连户部张谦也都在功德碑上。

那些文臣看得眼红,先是找了史官寻问如何记载新盐纪,那史官则是于史书上如实记录,略带几笔赞颂之词,其中张谦得知自己也被提到了,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

“陛下,这是御史台等诸位大人上书所奏,都想参与新盐政之中。”戴荃弓身,对这些个文官感到好笑。

当初新盐政出来时,一个二个怕惹麻烦,纷纷闭口不谈,如今看到了名垂青史的好处,又跟苍蝇一样赶都赶不走!

“扔一边儿,看着就烦。”

庆元帝没好气道,他现在在看西边送的来出征请求奏书,说是那边藩国安南国侵犯边境城池,南安郡王想请旨出兵征讨。

安南国,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开始成为华夏的领土,于五代十国时期吴权割据安南,再到明朝宣德年间安南彻底独立,自承武帝初年,安南国上书称臣纳贡,成为大晋朝的藩属国。

只是当年承武帝给番邦王定下的规矩,如今几代人过去,其子嗣有点不想听从规矩,几次冒进西部边境,行烧杀抢掠之事。

“戴荃,去召三阁军理大臣来御书房议事。还有,将这封奏折送到相国府。”庆元帝想了一下,还是把这个奏折给吴玄安看一下。

“奴才遵旨!”

戴荃接过奏折,而后离去,出了门先遣人去请军理大臣几人,他则是亲自去送这封奏折给相国吴玄安。

相国府中,吴玄安看到这封奏折,没什么想说的,于是提笔写了一道准备让戴荃呈交给皇帝。

他不准备涉及军事,毕竟自己帮庆元帝肃清了不少蛀虫,拿到了所有的军权,要是他在钱财不缺、军队不乏的情况下都收拾不了一个小番邦,那干脆别做了皇帝,趁早退位让贤。

“戴总管,把这道奏折交给陛下,对了,在附一句,让陛下早做出兵打算,那南安郡王可不是个会带兵打仗的。”

吴玄安查过那家伙的底细,比贾家贾琏、贾蓉等人还不堪,去岁请旨去了西部,也不知道他脑子怎么想的。

“相国大人之言定然带到,告辞!”戴荃接过奏折告辞离开。

吴玄安点头目送!

“哎!”

起身无事,便去到吟风居的小亭中坐着看书,三月余春,万物新生,春意正浓,柳絮轻飘,花枝烂漫,此时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

林黛玉、元春相约贾府姊妹们,几个姑娘们已经来了两日,和之前一样设宴款待,之后在玩乐。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电子游戏,她们玩的东西也简单,无非是赏花、踢毽、游园扑蝶!

除了三春,史湘云、薛宝钗也都在,不过却是多了两个姑娘,一个是薛蝌的妹妹薛宝琴,另一个则是还名之后的甄英莲。

昨日见了吴玄安,甄英莲便对他叩首拜谢,他见得此女,的确是个好的,便让她安心和姊妹们玩乐,也不用在意薛家大房,安心在薛蝌家住着便是。

亭子中,只有妙玉随身伺候,他也不去打扰这些个莺莺燕燕,只在一边观赏。

“突然有些理解贾宝玉那家伙了。”吴玄安心想,但他只是远远看着,毕竟都是姑娘家的,对他来说除了和林黛玉、元春能有亲密谈笑之言,和三春等人也说不上太亲的话。

还别说,十四五岁的女儿家,正是青春活泼的年纪,林黛玉上个月过了生日,便已经十四了,再有一年出了孝期,也该娶过门了。

“十五吗!”

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确实可以成亲生子了,但是对他来说还是小了些,至少在他看来十八算才成年,在此之前先娶进门,估计也只能亲亲抱抱,再多就不能做了。

“妙玉,先前给你读的道经,可有理解?”吴玄安眼神示意妙玉坐下,同时问。

妙玉安坐,点头,“主人,其中内容大概理解,可是却不法可通。”

“不急,先诵来我听!”

“是!”

闲来无事,教一教林黛玉、元春、妙玉上清仙法的入门理解,让她们做好入道前的准备,若是新盐所取功德甚大,便分出一部分强行领她们三人入道。

另一边!

众位姑娘玩累便依坐花团之下,皆各自妆点轻盈,衣衫雅致。

史湘云本性活泼,玩累了便靠着林黛玉:“林姐姐,难得有此好时节,怎么不见你太开心?”

“我哪能和云丫头你比,可禁不起扑闹。”林黛玉点了一下她的脸蛋。

“妹妹就该多动一动才是,和云妹妹追几场花海,扑几次蝴蝶,身子才不会倦弱。”元春体态倒是丰盈,却也玩了好一会儿。

林黛玉点头:“玩时再说吧,看云妹妹歇气,都给累坏了。”

“姐姐,不如我上花桥边去踏春。”探春建议道。

薛宝钗也看一下:“桥边花团锦簇,小榭亭台美不胜收,我和宝琴也想见识见识。”

元春亦颔首:“妹妹们想去,那就都去吧!”

“好啊,好啊,我刚刚远远看着,美得入了迷。”惜春赞叹。

林黛玉拉起史湘云,而后两人在前,元春带着甄英莲、薛宝琴一起,毕竟她们两个头一次来,显得拘谨,而三春则是与薛宝钗一起。

路中,林黛玉元春分别介绍:“吟风居那处花桥是前年建的,我们也只去过一次,那里花木扶疏,临水而建,景致极佳。”

众姊妹听罢又见地方,皆觉甚好,相携同行,丫鬟仆妇们在身后备了食盒随行。

林黛玉又知道吴玄安和妙玉在外面亭中,便叫人给他们送了过去。

吟风居位于相国府东侧,园内有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假山嶙峋,遍植海棠、梨花,满目芬芳。

到了花桥上,年纪最小的惜春见此景不由感叹:“此间花桥溪水幽然,果然雅致。”

“这处廊桥为何没有题字?”史湘云看着那大桥匾额。

元春解释:“你们姐夫忙,很少来这些地方,便没有关注这些。”

吴玄安有时候很宅,这园子再美,他一个神念尽收眼底,林黛玉和元春也不是个好动的,不然怎么会想到请姊妹们来解闷。

众人皆觉新奇,纷纷点头,相国之位肯定事务繁多。

“今儿姐姐妹妹们都在,不妨出出主意。”林黛玉提到,虽然是自己家,但人请来不就是为了一起开心玩乐吗。

薛宝钗点头却没有出言,毕竟这是人家家里,随意给人家园子提字不好。

迎春和探春摇头:“我们一时想不出来有什么好词。”

不是地方不美,而是美得词穷!

“宝琴、英莲,可有想法。”

“元春姐姐不知,我最近才看些书,倒是说不通这个。”甄英莲如实回答,她和薛宝琴在一起半年多,只看了些诗词要闻,作诗的话,她觉得自己是不能的。

宝琴略一思索,便微笑吟道:“风摇群芳弄清影,柳拂柔波漾碧涟。”

“这个句好,取为芳清二字也妥帖。”林黛玉点头细品。

“宝琴妹妹有了这句,不如大家一起接下去?”元春建议道。

这时迎春脱口而出:“芳草铺茵莺燕语,杏花微雨落吟轩。”

大家目光看向迎春,史湘云绕着迎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小手指着:“二姐姐平日里一声不吭,今儿骇然作出佳句,看来也是个深藏不露的。”

“哪有?”迎春有些不好意思,她刚刚没想说出来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声音大了。

“哈哈哈……看到没,二姐姐因为这个害羞了。”

惜春眼尖,几个姊妹还是第一次见这个二木头这副模样!

“奇了,真是奇了。”林黛玉也打趣迎春。

几个姊妹挨着一人一句,差点没把迎春羞哭,好在元春给她解围,带着她们继续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