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 > 第108章 朱棣:我只办三件事!剿匪!剿匪,还是特么剿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朱棣:我只办三件事!剿匪!剿匪,还是特么剿匪!

第一百零八章 朱棣:我只办三件事!剿匪!剿匪,还是特么剿匪!

朱棣双手抱臂,扫视了一圈面前这些战战兢兢的使者。

随后伸出手指,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来这里只办三件事,剿匪,剿匪,还是特么的剿匪!”

使者们先是一愣,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短暂的寂静之后,使者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惊喜。

“大明也太好心了,竟然来帮我们免费剿匪。”

其他使者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这些年,海盗在南洋群岛附近海域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国的商船时常遭到袭击,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为了对付海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始终无法彻底根除这一祸患。

如今听闻大明军队是来剿匪的,他们仿佛看到了摆脱海盗威胁的希望。

然而,这一丝惊喜并没有持续太久。

很快,使者们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大明会这么好心?”

他们开始仔细琢磨朱棣的话,越想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毕竟,大明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国。

不远万里派遣舰队来到南洋群岛,仅仅是为了帮他们剿匪,这听起来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大国对外扩张的例子。

担心大明此次前来,剿匪只是一个借口,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野心。

使者们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原本放松的身体又重新紧绷起来。

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担忧。

朱棣冷眼瞧着面前这些神色各异、心思明显已开始打转的使者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带着几分嘲讽的冷笑。

他向前迈了一步,身上的铠甲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

冷声问道:“怎么,我大明来帮你们剿匪,你们还不乐意?”

使者们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此刻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惊恐万分。

为首的使者双腿一软,差点直接跪了下去。

他连忙双手抱拳,连连说道:“不敢,不敢!殿下息怒,我等感激不尽,岂敢不乐意。”

其他使者也纷纷附和,声音颤抖而慌乱,生怕慢了一步就会惹得朱棣发怒。

朱棣看着这些使者诚惶诚恐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刀,刀身出鞘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朱棣握着刀,向前走了几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如同两把利刃,直直地刺向使者们。

紧接着,朱棣提高了音量,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你们知道,由于你们这些人不给力,这些海盗给我大明的商业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吗?”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刀光在使者们眼前闪烁,吓得他们纷纷往后退了几步。

“我大明的商船在这片海域频繁遭到海盗的袭击,货物被抢,船员被杀,商业往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你们却对此视而不见,毫无作为!”

朱棣越说越激动,他将长刀狠狠地插在甲板上,刀身没入木板,发出“噗”的一声闷响。

他杀气腾腾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威胁:“既然你们不作为,没能力解决,那我大明就自己来解决。”

“怎么,你们还有意见?”

使者们被朱棣的气势吓得脸色苍白,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头低得几乎贴到了甲板上,颤抖着声音说道:“殿下明鉴,我等绝无意见。”

“我等深知海盗之患,只是力有不逮。”

“如今殿下愿意出手相助,实乃我等之幸,我等定当全力配合。”

朱棣看着这些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使者,冷哼了一声:“最好如此。”

“我大明此次前来,就是要彻底剿灭这些海盗,还这片海域一片安宁。”

“你们若是敢有二心,休怪我大明的刀不认人!”

使者们连连磕头,口中说着“不敢”。

朱棣目光冷峻地扫视着面前依旧跪在地上的使者们,“你们把刚刚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带回各自的国家。”

“告诉你们的国主,我大明此次前来剿匪,是为了这片海域的安宁,也是为了你们各国的福祉。”

“若有谁胆敢从中作梗,与海盗勾结,或是对我大明的行动有所阻拦,休怪我朱棣手下无情。”

使者们趴在地上,头磕得砰砰作响,声音颤抖着回应:“殿下放心。”

“我等定将您的话一字不漏地带回,告知我等国主。”

“我等定会全力配合大明军队的剿匪行动。”

朱棣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使者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站起身来,匆匆忙忙地朝着自己的小船走去。

等使者们的小船渐渐远去,消失在视线中后,朱棣转身对身旁的亲兵说道:

“去,把李景隆、王景弘和徐辉祖都喊来我这船上。”

“就说我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亲兵领命后,立刻飞奔而去,脚步匆匆。

朱棣回到船舱,坐在主位上,眼神深邃地望着窗外的大海。

他脑海中思索着接下来的剿匪计划以及如何应对南洋群岛各国可能出现的态度。

不一会儿,李景隆、王景弘和徐辉祖陆续登上了朱棣所在的船。

他们脚步匆匆,神色严肃,显然知道朱棣紧急召见他们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三人走进船舱,齐齐抱拳行礼:“殿下,不知您紧急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朱棣站起身来,走到他们面前,表情凝重地说道:“刚刚南洋群岛各国的使者前来询问我军来意,我已明确告知他们,我军是来剿匪的。”

“但我能看出,他们心中仍有疑虑,甚至可能有所防备。”

“如今我需要和你们一起商议接下来的剿匪计划,以及如何应对各国可能出现的态度。”

李景隆皱了皱眉头,说道:“殿下,这些国家向来各自为政,心思难测。”

“我们在剿匪的同时,必须时刻警惕他们的动向,防止他们与海盗勾结,给我们的行动带来阻碍。”

王景弘点了点头,说道:“所言极是。”

“我们可以在剿匪的过程中,适时向各国展示我军的实力和诚意,让他们知道我军是真心为了这片海域的安宁而来,从而消除他们的疑虑。”

徐辉祖说道:“我认为我们在军事行动上要果断迅速,尽快剿灭海盗,让各国看到我军的能力和决心。”

“同时,对于那些敢于挑衅我军的国家,要给予严厉的打击。”

朱棣听了他们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接下来,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既要保证剿匪行动的顺利进行,又要妥善处理与各国的关系。”

“大家有什么具体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

船舱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热烈,四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朱棣、李景隆、王景弘和徐辉祖围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前,桌上摊开着南洋群岛的详细地图。

上面用各种标记标注着海盗的活动区域、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大明舰队的部署情况。

朱棣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忽然话锋一转,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诸位,陛下一直有开阔疆土、建立海外领土的宏愿。”

“此前王将军也说了,陛下最一开始的想法,只是后来被耽搁。”

“如今我们既然来到了这南洋群岛,岂不是可以趁着这次剿匪的机会,把这些南洋群岛诸国消灭掉,将这片土地纳入我大明的版图?”

此言一出,船舱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李景隆、王景弘和徐辉祖先是一愣,随后各自陷入了沉思。

他们的眼神在地图上游移,脑海中开始盘算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李景隆摸着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殿下所言极是。”

“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王景弘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谨慎:“不过,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师出有名,才能让此次行动名正言顺。”

徐辉祖说道:“没错,一个合适的借口至关重要。”

“只要借口得当,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对这些国家采取行动,让他们无话可说。”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办法很简单。”

“我们就说他们上面有海盗,他们和海盗勾结,对我大明的剿匪行动造成了阻碍。”

“再不行,就说我大明的将士失踪了,被他们杀害了。”

“总之,找个合适的借口就好了。”

李景隆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此计甚妙!”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他们发动攻击,而且还能让其他国家觉得我们是在维护正义。”

王景弘也点头表示赞同:“殿下的计策确实高明。”

“不过,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让借口显得太过牵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徐辉祖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了合适的借口,我们就可以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一举拿下这些国家。”

“以我大明海军的实力,定能战无不胜。”

四人达成共识后,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他们重新围坐在地图前,开始仔细地研究各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地理环境和防御部署。

朱棣手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岛屿,详细地分析着每个国家的弱点和战略要点:

“我们可以先从实力较弱的国家入手,逐步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同时,要注意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系,避免引起他们的联合抵抗。”

李景隆则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我们可以兵分多路,同时对多个国家发动攻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在攻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们海军的优势,利用火炮和火枪的威力,对他们进行远程打击。”

徐辉祖也不甘示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可以在攻击前,先对这些国家进行情报收集,了解他们的军事部署和防御工事。”

“同时,要加强对舰队的训练和装备,确保我们的军队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完善着计划。

经过一番周密的商议,一个详细而全面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型。

他们相信,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他们一定能够将南洋群岛纳入大明的版图,为大明的海外扩张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因为,以如今大明的海军实力,纵然是这些南洋群岛小国全都联合起来,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之所以找个借口和说法,是因为要讲究“自古以来”“师出有名”。

不然,到时候史书上不好写!

朱棣、李景隆、王景弘和徐辉祖四人经过一番热烈且周密的商议,最终敲定了针对南洋群岛的作战计划。

朱棣站起身来,“诸位,计划既已商定,那便即刻行动。”

“我们依旧按照原本的安排,兵分三路。”

“我亲率一路,徐辉祖将军领一路,李景隆将军与王景弘先生共率一路。”

“我们分别从三个方向进发,一边全力消灭海盗,一边对南洋群岛诸国发起打击。”

“此乃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之重任,望诸位奋勇向前,不负陛下所托!”

李景隆双手抱拳,身姿挺拔,声音激昂地回应道:

“殿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带领麾下将士勇往直前,为我大明在这南洋群岛闯出一片天地!”

徐辉祖步伐沉稳地向前一步,朗声道:“末将愿以手中长枪,为我大明的荣耀而战,定不辜负殿下的信任!”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们相助,我信心倍增。”

“即刻回去准备,半个时辰后,舰队准时出发。”

三位将领领命后,各自匆匆走出船舱。

李景隆回到自己的旗舰上,立刻召集麾下的军官们。

他站在指挥台上,大声说道:“弟兄们,此次出征意义重大,我们不仅要剿灭海盗,还要为我大明开辟新的疆土。”

“大家务必严格遵守军令,听从指挥。”

“各战舰做好战斗准备,检查武器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军官们纷纷领命,迅速传达命令,战舰上顿时忙碌起来。

徐辉祖回到自己的舰队,他在各战舰间来回巡视。

他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士兵们,鼓励道:“兄弟们,我们是大明的勇士,肩负着保卫国家、开疆拓土的重任。”

“在战场上,要奋勇杀敌,展现出我们的勇气和实力。”

“记住,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士兵们听了,士气大振,纷纷高呼:“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王景弘则在船舱内,与情报人员们仔细研究着南洋群岛各国的情报。

他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分析着各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况,为舰队的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同时,他还安排后勤人员准备好充足的物资,确保舰队在长时间的征战中不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

半个时辰后,各舰队都已准备就绪。

海面上,战舰整齐排列,桅杆如林,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朱棣站在旗舰的船头,披风在风中飘动。

他望着远方的海面,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他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三路舰队朝着不同的方向破浪前行。

朱棣所在的舰队,战舰高大威猛,火炮林立。

他站在船头,指挥着舰队朝着目标前进。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前方,时刻关注着海面的动静。

徐辉祖的舰队则以速度见长,战舰灵活机动。

他站在指挥台上,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一旦发现海盗的踪迹,他便迅速下达命令,指挥舰队展开攻击。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规模庞大,装备精良。

他们相互配合,一边指挥着战舰作战,一边处理着后勤和情报事务。

在他们的带领下,舰队有条不紊地朝着南洋群岛诸国进发。

三路舰队在广阔的海面上各自前行,他们肩负着为大明开疆拓土的使命。

……

南洋群岛各国使者们驾着小船,神色匆匆地赶回各自的国家。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不安,心中还回荡着朱棣那威严而不容置疑的话语。

在苏门答腊国,使者们一路快马加鞭,直奔王宫。

国王正坐在华丽的王座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

看到使者们归来,国王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怎么样?大明军队究竟所为何事?”

使者们气喘吁吁地跪在地上,其中为首的使者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燕王殿下称他们前来只为剿匪。”

国王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狐疑,他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大明会有如此好心?这其中必定有诈。”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阴谋。

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上前说道:“陛下,大明国力强盛,军队更是勇猛无敌。”

“他们此次前来,恐怕不只是为了剿匪这么简单。”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国王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深知此事蹊跷,但如今大明军队就在我们的海域,我们又岂是他们的对手。”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陛下,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焦急地问道。

国王沉思片刻,说道:“目前我们只能表面上配合大明军队的剿匪行动,暗中加强我们的防御。”

“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向我汇报。”

大臣们纷纷领命。

“希望大明不要对我们动手,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平安无事。”

在爪哇国,使者们同样火急火燎地赶回王宫。

国王正在与将领们商议对策,看到使者们回来,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快说,大明军队到底怎么说?”

使者们将朱棣的话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国王。

国王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怒地说道:“我就知道大明没安好心。”

“他们肯定是觊觎我们的土地和资源,才找了这么个借口。”

将领们也纷纷表示赞同,一位将领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应该立刻集结军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国王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军队与大明相比,实力悬殊太大。”

“如果贸然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明为所欲为吗?”

另一位将领不满地问道。

国王无奈地说道:“目前我们只能先稳住局面,等待时机。”

“我们要祈祷大明不要对我们动手,否则我们的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国王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着:“请保佑我们的国家,让我们免受大明的侵害。”

在其他国家,情况也大致相同。

各国国王在听到使者们的汇报后,都表现出了怀疑和担忧。

他们深知大明的强大,不敢轻易得罪。

但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被大明掌控,只能在无奈中祈祷大明不要对他们动手。

在满剌加国,国王坐在昏暗的宫殿里,眼神黯淡无光。

他听着使者的讲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

国王喃喃自语道。

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位年轻的大臣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再次前往大明舰队,表达我们的诚意,希望他们能够放过我们。”

国王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希望大明能够网开一面,给我们一条生路。”

“愿上天保佑我们,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南洋群岛各国的国王们在无奈和恐惧中,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祈祷上。

他们不知道大明军队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未来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但他们清楚,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应对,祈求能够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