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 > 第107章 姚广孝的新计谋,出发南洋群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姚广孝的新计谋,出发南洋群岛!

在朱高炽的营帐中,他和姚广孝正相对而坐,静静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一名士兵匆匆闯入营帐,“殿下,姚先生,前线传来捷报,那些野心家已被全部消灭!”

朱高炽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下来。

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站起身来,在营帐中缓缓踱步,说道:“太好了,这场叛乱终于被平定了,草原可以恢复往日的安宁了。”

然而,朱高炽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很快又陷入了沉思。

他转过身,看着姚广孝,问道:“先生,如今野心家已被消灭,但草原上的局势依然复杂。”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姚广孝缓缓说道:“世子殿下,我们不仅要消灭这些野心家,还要让草原上的民众彻底看清他们的真面目,让他们知道与大明作对的下场。”

“我建议把这些人的尸体和人头分别堆积起来,在各个迁徙区巡回展示,让臣服的草原上的人都能看到。”

朱高炽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建议有些犹豫。

姚广孝看出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世子殿下,此举并非是为了残忍地展示杀戮,而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

“我们要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知道,任何企图反叛大明、破坏草原和平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同时,我们要向民众说明,这些野心家妄图与帖木儿帝国勾结,破坏他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朱高炽点了点头,认可了姚广孝的说法。

姚广孝接着说道:“在展示尸体和人头的过程中,我们要安排专人向民众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告诉他们,是这些野心家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百姓的死活,想要把他们重新拖回到战乱和贫困之中。”

“而大明一直致力于维护草原的和平与稳定,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我们还要向民众承诺,只要他们听从大明的安排,遵守大明的律法,大明一定会保证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让他们明白,跟着大明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朱高炽听了姚广孝的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说道:“先生所言极是。”

“我们要让草原上的民众知道,大明是他们的守护者。”

“只有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大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草原的长治久安。”

于是,朱高炽立刻安排人手,按照姚广孝的建议去执行。

在展示行动开始前,朱高炽安排的使者提前来到了一处较大的迁徙区。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周围聚集了众多草原百姓。

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草原的乡亲们,今日把大家召集起来,是要跟大家说清楚那些野心家的丑恶行径。”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竟妄图勾结帖木儿帝国,破坏咱们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阵愤怒的议论声。

“这些没良心的东西,咱们现在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多好,他们为啥要这么做!”

“就是,咱们跟着大明,生活越来越好了,他们却想把咱们往火坑里推!”

使者接着说道:“乡亲们,过几日大家就会看到那些野心家的下场。”

“咱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与大明作对,与咱们草原百姓的安宁作对,绝没有好下场!”

到了展示的日子,士兵们将野心家的尸体和人头运到了迁徙区的空旷之地。

周围围满了草原百姓,现场气氛紧张而压抑。

“乡亲们,大家看,这些就是那些妄图破坏咱们生活的野心家。”

“他们以为勾结外敌就能得逞,却不知道大明的军队是何等的强大,咱们草原百姓也不会任由他们胡来。”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吼声。

“这些畜生,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要不是大明及时平定了他们,咱们的孩子都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就该把他们都展示出来,让所有人都看看背叛咱们草原、背叛大明的下场!”

使者继续说道:“乡亲们,大明一直把咱们草原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

“是大明带来了和平,带来了贸易,让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这些野心家却想把这一切都毁掉。”

这时,一位老者挤到前面,颤抖着手指着那些尸体,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么坏的人。”

“咱们一定要听大明的话,好好过日子,不能让这些坏人的阴谋得逞。”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齐声说道:“对,听大明的话,好好过日子!”

使者看到百姓们情绪激昂但都充满了对大明的信任和对野心家的愤怒,便提高音量说道:

“乡亲们,只要咱们团结一心,跟着大明走,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那些妄图破坏咱们生活的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百姓们听了,纷纷欢呼起来。

……

金陵皇宫。

赵谦走进了御书房。

他手中拿着一份情报,走到朱允熥面前,“陛下,这是来自草原的最新情报。”

朱允熥看完后,说道:“看来高炽和广孝把草原的事情处理得很不错。”

赵谦微微点头,笑着说道:“陛下,看来燕王世子和姚广孝先生颇有办法和手段。”

“当初您选择他们两个管理草原,当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那些野心家妄图勾结外敌、破坏草原和平,在他们的谋划下,很快就被平定了,草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朱允熥笑着说道:“高炽的能力有,但是相对来说比较仁慈。”

“他心地善良,见不得太多的杀戮,这在治理国家时是优点,但在应对复杂的局势时,有时可能会有所掣肘。”

“而姚广孝足智多谋,经验丰富,有他在一旁辅佐高炽,刚刚好。”

“他们二人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自然能把事情办好。”

赵谦附和道:“陛下圣明。”

“燕王世子心怀仁厚,姚广孝先生谋略过人,他们的组合确实是相得益彰。”

“如今草原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陛下用人得当的结果。”

朱允熥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赵谦,你把这个好消息公布出去,让百姓们跟着一起乐呵乐呵。”

“让他们知道,我大明边疆稳固,四海升平。”

赵谦领命道:“臣这就去安排。”

“臣定会将这个喜讯传遍金陵城的大街小巷,让百姓们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

朱允熥说道:“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这才是我所期望看到的。”

“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大明的实力和威严,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易挑衅。”

赵谦恭敬地说道:“陛下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定能带领我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后,赵谦迅速退下,去安排公布喜讯的事宜。

而朱允熥则继续坐在书桌前,开始处理其他政务。

他深知,虽然草原的叛乱已经平定,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当赵谦安排人将草原野心家阴谋被粉碎的喜讯传遍金陵城的大街小巷时,整个城市瞬间沸腾起来,洋溢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好啊!那些野心家终于被收拾了,咱们大明的边疆安稳咯!”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咱老百姓就盼着国家太平,这样咱们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我大明国力强盛,岂容那些人肆意妄为,此次平定叛乱,彰显了我大明的威严,实乃大快人心之事!”

在一家热闹的茶馆里,客人们围坐在桌旁,一边喝茶,一边热烈地讨论着这个喜讯。

一位老者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然后感慨地说道:“想当年,边疆战事不断,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

“如今陛下圣明,用人得当,燕王世子和姚广孝先生更是谋略过人,一举平定了草原叛乱,这是我大明之幸!”

旁边的一位商人附和道:“是啊,边疆稳定了,咱们的生意也能做得更安稳。”

“以后和草原的贸易往来肯定会更加频繁,咱们也能多赚些银子。”

茶馆里的说书人更是借此机会,绘声绘色地讲述起了草原叛乱被平定的经过。

他手舞足蹈地说道:“话说那草原上的野心家妄图勾结外敌,破坏我大明的和平。”

“可咱们燕王世子和姚广孝先生早有防备,略施小计,便将那些野心家一网打尽。”

“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啊!”

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整个金陵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百姓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他们深知,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将士们的英勇奋战。

……

在大小琉球的海军基地中。

李景隆、朱棣、徐辉祖等将领站在指挥台上。

他们刚刚完成了所有的海军训练考核,士兵们士气高昂,战舰也都处于最佳状态。

四周的倭寇和海盗已被消灭干净,海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景隆看着眼前的景象,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清剿,咱们的海军实力大增,这一片海域也安稳了许多。”

“军事学院的学生也已经成了!”

朱棣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手指着地图上的南洋群岛,说道:“如今咱们海军实力正盛,不能就此停下脚步。”

“我看这南洋群岛,岛屿众多,资源丰富,且常有海盗出没,骚扰过往商船,咱们正好可以将目光投向这里。”

徐辉祖也表示赞同:“没错,南洋群岛地理位置重要,若能将其掌控,对我大明的海上贸易和海防都有极大的好处。”

众人正热烈讨论着,王景弘从一旁走了过来。

他穿着一身整洁的官服,神情严肃而沉稳。

王景弘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此前陛下就有想要将这里清剿一遍,建立海外领土的想法。”

听到这话,众人都停下了讨论,认真地听着王景弘继续说下去。

王景弘接着说道:“陛下一直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我大明的影响力能远播海外。”

“南洋群岛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陛下原本就计划派遣舰队前往清剿海盗,建立海外据点,拓展我大明的海外领土。”

朱棣皱了皱眉头,问道:“那后来为何此事搁置了?”

王景弘叹了口气,说道:“后面你们也知道,朱允炆要对陛下下手。”

“陛下只能先下手为快,将精力都放在了国内的局势上,这海外之事便暂时被搁置了。”

“如今国内局势稳定,咱们的海军也有了足够的实力,正是实现陛下这一想法的好时机。”

李景隆兴奋地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咱们这就制定详细的计划,准备前往南洋群岛,清剿海盗,建立海外领土。”

徐辉祖也摩拳擦掌,说道:“对,咱们要让南洋群岛的那些人知道我大明海军的厉害,让他们都臣服于我大明。”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围在地图前,开始仔细地研究南洋群岛的地理环境、岛屿分布以及海盗的活动规律。

为即将到来的远航和清剿行动做着充分的准备。

经过一番紧张而周密的商议,李景隆、朱棣、徐辉祖和王景弘等将领敲定了前往南洋群岛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

港口上,战舰整齐排列,桅杆如林,旗帜飘扬。

士兵们精神抖擞,各司其职,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李景隆和王景弘站在一艘巨大的旗舰上。

李景隆身着一身威风凛凛的铠甲,眼神坚定而自信,他大声喊道:

“弟兄们,此次前往南洋群岛,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大家定要奋勇向前!”

王景弘则在一旁微笑着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沉稳。

徐辉祖所在的战舰上,他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对着麾下的士兵们说道:“我们定要让那些海盗知道,我大明海军的厉害!”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朱棣站在自己的战舰船头,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如炬,望向远方,说道:

“此次出征,必将马到成功,为我大明在南洋群岛打下一片天地!”

随着一声令下,三路舰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经过数日的航行,舰队终于抵达了南洋群岛海域。

很快,他们就遭遇了第一波海盗。

只见远处的海面上,一群海盗船正张牙舞爪地驶来,海盗们站在船头,挥舞着武器,发出阵阵怪叫。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率先做出反应。

李景隆大声下令:“炮手准备,瞄准海盗船,开炮!”

顿时,旗舰上的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一颗颗炮弹朝着海盗船飞去。

炮弹准确地落在海盗船中间,掀起巨大的水花和浓烟。

一艘艘海盗船被炮弹击中,船身剧烈摇晃,有的甚至被炸得粉碎。

海盗们惊恐地尖叫着,四处逃窜。

徐辉祖的舰队也不甘示弱。

他指挥着战舰迅速调整阵型,从侧面迂回包抄海盗船。

战舰上的火枪兵们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

他们瞄准海盗,扣动扳机,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海盗。

海盗们纷纷中枪倒地,鲜血染红了海水。

朱棣的舰队则从正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亲自站在船头,指挥着战舰冲锋陷阵。

战舰上的火箭兵发射出一枚枚火箭,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飞向海盗船,将海盗船点燃。

熊熊大火在海盗船上燃烧,映红了整个海面。

在大明海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海盗们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的船只被打得千疮百孔,人员伤亡惨重。

一些海盗试图投降,但朱棣等人毫不留情,继续下令攻击,直到将这一波海盗彻底消灭。

海面上漂浮着海盗船的残骸和尸体,血腥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大明海军的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骄傲。

李景隆站在旗舰上,看着这一片狼藉的战场,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

“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征服整个南洋群岛!”

三路舰队稍作休整后,继续朝着南洋群岛深处进发。

……

当大明舰队在南洋群岛海域大败第一波海盗的消息传开后,南洋群岛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国君主们原本平静的朝堂瞬间变得慌乱起来。

他们纷纷聚集在宫殿中,商讨应对之策。

在苏门答腊国的宫殿里,国王坐在华丽的王座上,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他的大臣们围在四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如今大明军队突然到来,我们根本不清楚他们的意图。万一他们是来消灭我们的,那可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大明国力强盛,军队更是勇猛无敌。”

“我们苏门答腊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国王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先不要慌张。”

“也许他们只是来剿匪的,毕竟这南洋群岛海盗横行,一直是个大患。”

然而,一位老臣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掉以轻心。”

“大明如此大张旗鼓地派军队前来,恐怕不只是为了剿匪这么简单。”

“他们说不定早就对我们南洋群岛的土地和资源垂涎三尺了。”

国王听了老臣的话,心中更加担忧。

他站起身来,在宫殿中来回踱步,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是主动求和,还是准备抵抗?”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拿不定主意。

有的大臣主张主动求和,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一场战争,保住国家的平安。

而有的大臣则主张准备抵抗,认为不能轻易向大明屈服,要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

在爪哇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国王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谋士,在议事厅中紧急商议。

“诸位,大明军队已经到了我们的海域,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国王焦急地说道。

一位将领站起来,说道:“我们爪哇国也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不如先试探一下大明军队的实力。”

“如果他们真的是来消灭我们的,我们就拼死一战。”

谋士却反对道:“将军不可冲动。”

“大明军队实力强大,我们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我们应该先派人去打探一下他们的意图,再做打算。”

国王听了双方的意见,犹豫不决。

他知道,这是一个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一旦选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其他国家,君主们也都陷入了同样的恐慌和迷茫之中。

他们纷纷派出使者,四处打听大明军队的动向和意图。

整个南洋群岛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各国君主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而此时,大明的舰队正继续在南洋群岛海域航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已经在这些国家中引起了如此大的恐慌。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剿海盗,建立海外领土,为大明的海外扩张事业开辟道路。

……

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南洋群岛各国的国主们经过一番紧急商议后,纷纷派出了使者,驾着小船,小心翼翼地朝着大明舰队驶来。

当使者们靠近大明舰队时,立刻被巡逻的士兵发现。

士兵们迅速将情况汇报给了燕王朱棣。

朱棣此时正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面。

听到汇报后,他微微点头,说道:“让他们过来吧。”

不一会儿,使者们登上了朱棣所在的战舰。

他们战战兢兢地走到朱棣面前,纷纷行礼。

其中一位使者代表众人说道:“尊敬的燕王殿下,我们各国国主听闻贵军到来,心中惶恐不安。”

“不知贵军此次前来,是何意图?还望殿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