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回京

许念抬头看了他一眼,道:“我不知道,叔叔说起那段往事,从来都是语焉不详。他只说我们墨家有仇人也有恩人,咱们暂时没法报仇,只能先报恩,所以他十二岁就把我送到禁宫,让我一定要帮萧应乾出禁宫,得天下。”

沈钧安沉吟一会儿道:“你说你的家人都是受到延熹太子之案的牵连,才会遭遇灭族之祸。而我师父当年做太傅时,也是辅佐延熹太子。当初太子曾和我师父一同去边关作战,他对墨家的兵法如此了解,而且用了很多力气去查《墨罡》的下落,那有没有可能,当初你的亲人,也同延熹太子他们一同去了边关,帮助了太子获胜。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在宫变后丢了性命。”

许念心头一惊,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的死和先帝有关?”

沈钧安点头道:“墨家有这样的本事,你叔叔却说暂时没法报仇,必定是因为你们的仇人,是难以撼动的天子。”

许念皱起眉,道:“但是这怎么可能?萧应乾是文昭帝的儿子,他虽是李皇后的亲生子,但也是萧家后人啊?如果真是文昭帝害得墨家灭族,叔叔为何宁愿牺牲我,也要辅佐他的儿子登基?”

沈钧安摇头道:“我想不明白,但是其中必定不止报恩这么简单。只是一份恩情,他为何要牺牲墨家留下的血脉,去帮助仇人的儿子,这根本不合常理。”

许念越想越是心惊,她以前太信任叔叔,从未怀疑过他对自己说的话,现在想来,这其中确实有太多的漏洞。

这时沈钧安又问道:“你叔叔他,现在在哪里?”

许念摇头道:“我不知道,从我进宫之后,我就没怎么见过叔叔。萧应乾登基后,他来见过一次,那时他让我务必掌稳京城的兵权,继续帮萧应乾扫清政敌,帮他斗赢沈太后。”

其实那时许念已经不像以前那般,对萧应乾全心的仰慕和追随,但她还是答应了叔叔,因为只有在皇帝身边,她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抱负。

只是没想到,她高估了萧应乾对自己的纵容,也忽略了他对自己的猜忌,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沈钧安又问道:“后来呢,你叔叔再也没出现过吗?”

许念点头道:“直到我被打进诏狱,我再也没见过叔叔,他好像彻底失踪了一样,我甚至怀疑过,他是不是在哪里遭遇了不测。”

沈钧安问道:“那你还会想他吗?”

许念摇头道:“重新活过来以后,我已经许久没有想起过他了。”

前世,她对叔叔的感情一直很复杂,他是自己唯一的亲人,教过她许多东西,亲手把她养成曾经的样子。

可每次回想时,她根本想不起什么温情,叔叔给她的从来只有规训和痛苦。

直到重活一次,和崔家人相处,她才终于想开了:原来这样才算是亲人,亲人就该互相爱护照拂,而叔叔他,似乎从未把自己当过亲人。

应该说,这世上没有人是他在乎的,除了辅佐李皇后的儿子登基,他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是冷漠而残忍的。

沈钧安听她呼吸急促了些,安抚地摸了摸她的后脑道:“很晚了,先睡吧,明日我们就要准备进京了。”

因为圣旨上写了即日出发,因此沈钧安第二日去府衙交接了事务,让给他做副职的同知暂代知府之位,并让其下的通判等人协助处理可能发生的要案。

然后他便带着白晋和捕快周鼎,再加上府里的一名随从,踏上了进京之路。

两辆马车走了几日,白晋算着日程就要到京城,心里止不住有些发怵。

于是他看着坐在对面纹丝不动的周鼎,用脚尖踢了下他,道:“你怎么看着一点也不紧张呢?”

周鼎瞥了他一眼道:“跟着大人外出办案罢了,有什么好紧张的。”

白晋表情夸张:“那可是京城,天子脚下!随便掉块瓦片砸的都是四品官,出门遇上个人可能就是皇亲国戚……”

“那又如何?”周鼎表情都没变一下。

白晋手撑着桌案,冲他龇牙咧嘴:“咱们是去办案,办命案!不小心就可能得罪人,万一得罪了什么大人物,我们还能回得来渝州吗!”

周鼎见他都快哭了,摇头给他递过去一个梨子,道:“你难道不信沈大人?他既然带我们出去办案,必定不会让我们回不去渝州。”

白晋抱着梨子悲伤地啃了几口,发觉这梨子还挺甜的,伤心都压下不少。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夫说到了京城外的驿站,大人吩咐先去驿站吃点儿东西,修整一番再进京。

白晋啃着梨子,忍不住又要压着声八卦:“你说沈大人带着的那个随从,到底是不是夫人啊?”

周鼎摇摇头,老实地道:“这是沈大人的私事,我们不好揣测。”

白晋撇嘴道:“可别告诉我你不好奇,我们跟了沈大人这么久,何时见他带过随从?当初他当知县时,家里也就两三个下人,我也从没见过这人啊。”

“还有你不觉得这随从看起来十分眼熟,当初我们可是查过夫人家的案子,和她也打过交道,现在这随从样貌看起来和夫人至少有七成相似吧……”

话音未落,他头上便吃了一记不轻不重的栗子,气得他缩起脖子问:“你做什么!”

周鼎一脸严肃地看着他道:“沈大人既然没说,那就代表他不想别人知道这随从的身份,你现在说说就算了,千万不要在外面宣扬。”

白晋瞪眼道:“那是自然,我又不是傻子,当初我可是乐陵县衙第一文书,大人都夸我机灵呢。”

然后他突然一顿,看着沈大人下了马车,然后扶着那随从走下来,弯下身,给他拍了拍衣摆上不小心蹭到的泥。

他立即朝周鼎抛过去个眼神道:你看看,谁是谁的随从啊!

几人进了驿站,那掌柜的也算是见多识广,一看沈钧安就知道是当官的,一般当官的进京必定是要擢升,于是笑眯眯地问道:“这位大人是往京城去吧?”

沈钧安笑着点头,许念在旁边思绪却有些飘远。

京城,她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