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曹丕在曹操的有意培养下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像征讨孙权这样的大事,曹操根本不敢让儿子曹丕去负责,他还是得亲自上阵。
鉴于前两次合肥战争的激烈情况,曹操这次调兵遣将,做了充分准备,兵力几乎接近四十万,比当年赤壁大战投入的兵力还要多。
这些情况一直在暗中筹备,还没有公开告知江东孙权。
曹丕自从被曹操委以重任并确立为世子以来,多次想做出一番成就,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他盘算着父亲这次南征孙权的阵势,几十万兵马压境,而孙权的江东在人口、地域和经济方面都有限,哪里能凑出那么多兵马呢?
曹丕估算孙权的兵力部署,和诸葛亮算的差不多,孙权在陆口交给鲁肃驻扎的军队有三万人,合肥一线最多也就五六七八万,而且还得是孙权从各地紧急抽调才能有这么多。
于是曹丕向父亲曹操主动请缨:“父亲几十年来为国家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江东孙权、荆州刘备之流根本不值一提,他们不过是凭借长江天险侥幸存活罢了。不必劳父亲亲自出征,此次南征孙权的任务就交给儿臣,儿臣为父亲分忧。”
如今曹操十分好大喜功,身边有很多喜欢阿谀奉承的人。
董昭接着五官中郎将曹丕的话,继续吹捧曹操说:“自古以来,臣子拯救国家的功劳,没有谁能像您今天这样大;有您这样功业的人,也没有长久居于臣属之位的。现在您以惭愧为耻,乐于保持名节,然而您处于大臣的地位,会让人们对这件大事产生怀疑,实在不能不多加考虑。”
于是,众人与列侯及将领们商议,认为丞相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由皇帝赐给他表示特权的九锡,来表彰曹操的特殊功勋。
曹操非常高兴。
不管天下是否已经在曹操手中平定,但他周围的人都夸赞他功劳大。曹操也确实在不久前打了胜仗,消灭了盘踞在关中及西凉一带的马超、韩遂等人,甚至将马超以外的其他族人也灭了族。
曹操扳着手指头数,剩下的敌人已经越来越少。
虽然曹操心里不信任儿子曹丕这次南征能和孙权打成什么样、取得什么成效,但对儿子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说实话,自从曹操狠下心选择培养儿子曹丕后,他发现另一个儿子曹植越来越让人失望。
曹植这孩子太过实在、太过诚实。朝廷上下都知道要顺着曹操的心意行事,但曹植偏要说不。
曹植一再表示反对父亲曹操与孙权打仗,从赤壁大战起,他就一再主张让父亲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和睦相处,不要发生争端。
曹植年轻,还不懂人世的险恶和政治的风云变幻,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也就罢了。
但曹操身边重要的谋臣,甚至可以说是朋友的荀彧,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曹公原本是为了拯救朝廷、安定天下才发起义兵的,怀有忠贞的诚心,坚守退让的本意。君子应该用德行去爱护他人,不应当这样做。”
曹操因此很不高兴。
曹操不高兴的原因,除了荀彧和曹植不支持他征讨孙权之外,还因为这些反对的声音总是在他耳边响起,更因为他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志向,这些人不理解。
想当年赤壁大战前,贾诩表示反对;这一回,曹操整顿好大军准备一雪前耻,荀彧又表示反对。
曹操深深地叹了口气,荀彧的反对已经不仅仅是反对了,这表明他荀彧和曹操已经不能志同道合了。
曹操五十多岁的年纪,就是如此霸道急躁、野心勃勃而又凶残果决,他想吞并江东、灭掉孙权的心意,从来没有掩饰过,也没有停止过。
江东的孙权如今已练就一颗沉稳的心。想当年赤壁大战前,听闻曹操在荆州所向披靡,整个江东都胆战心惊,孙权更是寒毛直竖,浑身每个细胞都紧绷着。
如今,孙权与曹操对阵打仗已成习惯,书信往来更是家常便饭。虽然孙权未曾前往邺城做客,但对邺城和许都的情形了如指掌。
孙权当然知道曹操的想法。
孙权揣测曹操的心理,便觉得的曹操对于进攻汉中,张鲁并沿着汉中进入蜀地的兴趣不大,因为四川那一带的地形。
“四川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进入蜀地的道路曲折蜿蜒,即便派五十万大军进入,也只能沿着羊肠小道行进,无法形成磅礴的进攻之势。”
但合肥不同,曹操多年来致力于从合肥庐江攻克孙权,在此设下军事堡垒,周边屯田农耕,后勤设施充足,对这片区域的了解远胜于生疏的蜀道战地。
因此,孙权时刻准备着曹操来犯,随时披挂上阵。
孙权的儿子孙登还小,不过两三岁 ,孙权的人生还任重而道远。
孙权当然是还想再生几个孩子的。不过生孩子这回事,孙权历来表示,他不会催促袁夫人,只是努力耕耘,默默等待。
一些老资格的大臣常劝孙权:“你怎能独宠袁夫人到这种地步?袁夫人虽美貌贤惠,但作为男子,推行一夫一妻、控制妾室数量,做做样子即可,怎能当真让家族子嗣凋零?”
以前袁绮绮没孩子时,张昭等人就花式催生,提醒孙权作为主公要有继承人,不应总想着打仗,而要驾驭将领、在家生儿育女。
如今大家不再催生,转而劝孙权多纳妾,表面为孙权好,实则想借此享受特权。
是他们自己五六十岁年纪仍贪恋美色,却因江东法令限制纳妾,便想从孙权这里突破。
若孙权带头多多纳妾,以那些重要人物的地位,定会娶到年轻漂亮、家世好的女子,其他人便可效仿。
“哪个有成就的男人独守着一个女人? 高祖皇帝刘邦除了吕后之外,不还有薄姬和戚夫人吗?汉武帝除了卫子夫之外,不也有李夫人,钩弋夫人等?看看历代帝王,若是刘邦只有吕后,汉室王朝到了惠帝刘盈一代便已衰弱!哪还有文帝和景帝两朝恢复民生社稷造福百姓的故事?
“若是汉武大帝一辈子只有卫子夫,在江充巫蛊之祸起,太子刘据起兵造反自杀之后,便没有刘弗陵做皇帝稳住汉室江山,也不会有据太子之孙刘病已长大之后,做宣帝让汉室中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