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六十章 什么叫一动不如一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章 什么叫一动不如一静

大半夜的开着拖拉机来海城,刚进城区,就遇上了巡逻的,不光有警察,还有这个工作组,那个战斗队,运动再次迎来高潮,各路神仙又纷纷粉墨登场。

李天明好说歹说的,总算是突破了重重阻碍,在最后一波人捞走十几条鲜鱼,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终于看到了钢铁厂的大门口。

“天明,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今天值夜班的又是老黄,远远的就看见了熟悉的拖拉机,还没到门口,栏杆便抬了起来。

“黄哥,市里怎么这么乱啊?舍出去两三百斤鱼,才没被扣下!”

老黄等人接过李天明递过来的烟。

“这算啥啊?你前些日子是没来,那才叫乱呢,厂里那几派打得跟热窑似的,要不是市里派了工作组进驻钢厂,生产都得停了。”

李天明听了,不禁暗暗咋舌。

“现在没事了?”

“没事了,都稳定下来了,外面乱他们的,生产不能停!”

聊了几句,李天明熟门熟路的把车开到了食堂后门,又去了小库房睡大觉。

睡到七点钟,没等人来叫就醒了。

外面下起了雨,凉飕飕的,也不知道村里咋样。

这场雨下得不是时候,稻子已经被放躺下大半,要是被沤在地里可就麻烦了。

正想着,李学军和孙立一起过来了。

“天明!累了吧!”

李学军看着许久未见的侄子,感觉精壮了不少。

“大伯,我没事,孙哥,好久没见了!”

孙立打了声招呼,吩咐人去过秤。

接着两人又问了李天明来的路上,遇没遇到麻烦。

市里现在虽然渐渐安定下来了,但依旧有人不消停,各路牛鬼蛇神纷纷登场,虽说大局已定,可还是有些人不甘心,卯足了劲儿要抢班夺权。

李天明简单说了一遍。

“没办法,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人没事就好!”

李学军见侄子没事也就放心了,他还有工作,便先离开了。

“你大伯升了,现在是后勤处的副处长,等到年底开完职代会,就是正处长了!”

之前孙立就曾说过这件事,只是没想到升的这么快,而且,这步子未免迈得有点儿太大了。

“这有什么啊,钢铁厂最近的人事变化特别大,我大伯升了厂革委副主任,主管后勤、保卫,还有原料采购,原来的张副主任升了正主任,哥们儿现在是后勤处物资科的科长!”

李天明听了,这大概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呃……

这不是把李学军也给骂了进去。

呸,呸,呸!

不用问,原来那位曾见过面的厂革委主任,在这一波的运动中没站好队,已经被打倒了。

孙福满主管生产原料采购,这对李天明来倒是个好消息。

他要做电风扇,需要不少原料,如果能通过孙福满搞到手,那就再好不过了。

“孙哥,恭喜啊!”

孙立笑着:“这还是多亏了兄弟你,要是没有你们村那800头猪,我大伯想再进一步,也没那么容易。”

正说着,鱼已经过完称了,买路钱舍出去二三百斤,这次只有4200多斤。

孙立直接签了字。

“先去吃饭,等会儿再带你去财务室拿钱!”

两个人吃饭的时候,李天明又问起了钢厂采购的事。

“大宗原料都是上面统一调配,我大伯主要负责的就是生产设备的零部件,不过也基本上是定向供给。”

这差事如果放在日后,那是妥妥的肥差。

“你打听这个干嘛?”

“有点儿想法,只是还不够成熟。”

孙立也没在意。

“你下次来,多弄几只老鳖,厂里最近有不少招待,好东西越来越少了。”

李天明正愁怎么才能见着孙福满,如今人家生了副主任,门槛高了,再想见着,远没有以前方便。

“没问题,明天就给捎来。”

吃过早饭,李天明拿了钱,离开了钢铁厂,又转道去了电机厂。

接到门卫的通知,牛广志放下手里的工作就过来了。

“我正想通过孙科长联系你呢,这鱼……”

“明天给电机厂送。”

牛广志闻言,这才笑了。

他已经在领导面前打了包票,万一事不成,还得吃挂落儿。

“走,进去聊!”

拖拉机来到了办公楼门前,找了个地方停好。

牛广志把李天明带到了办公室。

“牛哥,上回和你说的那个事……咋样了?”

牛广志正给李天明倒水,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

“天明,现在这股子乱劲儿,我觉得一动不如一静,还是先等等吧!”

显然时局不稳,无论是牛广志,还是电机厂的领导,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生怕会因为某件事被人抓住了把柄。

李天明自然能理解。

只不过……

“牛哥,那个三产的事,厂里也没动静?”

说到这个,牛广志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主意是李天明帮着出的,可是功劳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大飞机掉下来之前,牛广志就已经和厂领导汇报过了。

当时正赶上,新一波的知青下乡,厂里又有好多工人,为了能将子女留在身边,不得不办了提前退休。

厂里的领导为此也是焦头烂额的。

一下子走了那么多成熟的技术工,对厂里的生产造成的影响太大。

有心不批,可那些工人为了孩子,也是豁出去了。

三天两头的堵领导家的大门。

甚至还有人干脆不吃饭,饿得低血糖,直接晕倒在车间里,然后拿着医院提供的证明,过来办手续。

厂领导也担心出事,只能批了,可这个口子一开就收不住了。

短短几天,就走了十几个技术工。

好些生产都只能暂停。

牛广志就是在这时候,把改组三产,对退休技术工实行返聘的建议拿了出来。

立刻受到了厂里的表扬。

现在李天明提起来,牛广志也觉得不好意思。

“天明,这件事……哥哥承你的情。”

李天明笑道:“牛哥,这么说就见外了,咱们这是……互相帮助。”

牛广志闻言,自然明白李天明这是拿话点他呢。

我帮了你,你是不是也得为我排忧解难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牛广志也不好再说什么一动不如一静了。

“你先坐,我去把技术科的人叫来,你们当面谈。”

说着便出去了,没一会儿,牛广志便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回来了。

“天明,这是技术科的吴科长,我们厂的技术大拿。”

吴科长摆了摆手:“什么技术大拿,就是干的年头多了点儿。”

说着看向了李天明。

之前拉回来的那一千只鸡,可是狠狠的让全厂工人解了一回馋。

“听牛科长说,小同志找我有事?”

李天明没扯别的,直接亮明了来意。

吴科长闻言,都不禁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农民不好好种地,居然异想天开的要搞工业。

开什么玩笑啊!

电风扇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高,可也是工业文明的衍生品。

哪里是说做就能做的。

“吴科长,我只问一句,我要的电机,厂里能不能做出来。”

电机厂的产品主要是工业电机,大的能达到几千千瓦,李天明要的这种几十瓦的小电机,自然不在话下。

“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儿?”

虽然吴科长觉得这事是瞎胡闹,但既然人家有这份热情,用不好打击了积极性。

“轴向,链接部位,还有其他一些参数。”

李天明上辈子干过风扇厂,对技术上的事尽管一知半解,但大体也明白一些。

当即就把前世生产过的一款电风扇,用的电机参数和外形条件和吴科长说了一遍。

吴科长没想到李天明居然真的懂,也收起了轻视的态度,拿出笔和本,记录了下来。

只不过……

“老牛,做这种小电机倒是容易,可问题是……厂里要是问起来,不好交代啊!”

牛广志想了想,也豁出去了。

三产改制的决定虽然已经基本通过了,可是那些技术大牛返聘回来,总得有事情做啊!

如果没有一个正经营生,时间怕是也长不了。

“老吴,你先把图纸拿出来,我去找厂领导,咱们先……”

牛广志看向了李天明。

“做上四五个样品就可以。”

“行,这事包我身上了,你明天来送鱼的时候,我把样品给你。”

生产是大问题,工人的营养同样也是大问题,本来因为大量技术工人提前退休,生产就已经受了影响,如果再因为营养跟不上……

影响可就更大了。

「第三更了,小伙伴们的票票呢?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