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 > 第266章 荣书记的关注,林美香的想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6章 荣书记的关注,林美香的想法

自从与苏静澜那次会面后,张扬表面上依旧推进各项工作,可内心却始终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

也正常,换做任何人,都会如此吧。

如今摆在张扬面前的,是关乎仕途走向的关键抉择 —— 究竟是迎来升迁,还是遭遇平调。

若能获得升迁也不用这么纠结了。但倘若等来的是平调的结果,那可就截然不同了。

平调意味着在付出诸多心血,将文丘县打造成西海市经济强县之后,自身职位却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提升,这任谁都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

若是平调,那还不如维持现状,待在文丘县不动。

事到是这么回事儿,张扬心里也清楚,官场决策往往不由个人意志左右。

市里一旦做出决定,凭借他一己之力,根本无力逆转乾坤。

好在有宗书记在,关键时刻能为他说话。

若不是有宗书记在背后撑着,市里在考量他去留时,恐怕压根不会将他的想法放在眼里。

混官场就是这样,没有可靠的后台支撑,即便做出成绩,也极有可能落得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下场,所有的功劳与好处都被他人轻易摘取,自己只能在原地徒呼奈何 。

张扬离开的传闻就连孙凤鸣和周俊辉也听说了。

听到张扬要离开,两人心里还有些小亢奋。

张扬没来文丘县之前,他们二人一直被孙正雄死死压制,在县里施展拳脚的空间极为有限,诸多想法都难以付诸实践。

而张扬到来之后,虽说行事风格没有孙正雄那般强硬霸道,但在领导能力与个人魅力方面,却依旧压制着两人。

如今只要提及文丘县,外界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张扬,在整个文丘县百姓的眼中,张扬更是成为了带领他们走向富足生活的主心骨,备受尊崇与爱戴。

可孙凤鸣身为县委书记,本应是县里的“一把手”,统揽全局;周俊辉作为县长,也是手握重权的“二把手”。

然而,在张扬这位“三把手”的耀眼光芒之下,他们的存在感几乎于无,还不如孙正雄在时!

两人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可想而知。

如今听闻张扬要离开,两人顿时觉得压在心头的巨石被悄然移开,心情瞬间畅快起来。

一旦张扬离去,文丘县不就是他们说了算吗?

凭借着张扬打下的坚实基础,他们有信心让文丘县更好。

对于孙凤鸣和周俊辉二人的想法,张扬多少也能猜出个大概。

可他却不在意。

这两人还算配合他工作,并没有出幺蛾子,而且如果换做他是县委书记和县长被县委副书记压制,也会有想法,很正常。

两人没有什么动作,已经算很好了。

不光孙凤鸣和周俊辉,整个文丘县都在传张扬要调离的消息。

而文丘县的干部们对张扬可能调离的传言愈发敏感。

在一次部门工作协调会上,农业局的张副局长在汇报近期农产品销售情况时没忍住开口询问了:“张书记,咱们县的蔬果产业在您的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可我听说您可能要离开,这……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会不会有很大影响啊?”

听到张副局长的发问,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张扬。

张扬微微一怔,随后目光扫视着众人道:“大家不要被传言影响,我现在还在文丘县一天,就会对这里的工作负责到底。

咱们的蔬果产业已经走上正轨,后续的规划和发展都有详细的方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按部就班地推进,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完全打消大家的疑虑,其实最不想张扬离开还是他们这些中下层。

散会后,几位年轻的科员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张书记虽然这么说,但我心里还是没底。

要是真换了领导,新领导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吗?”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张书记在的时候,我们有什么问题都能直接找他解决,新领导可不一定会这么上心。”另一个科员附和着。

“而且,张书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都很清晰,我担心新领导来了会推翻重来,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别看张扬来文丘县的时间不长,他却收服了人心。

在他到来之前,文丘县部分部门深陷财政困境,工作人员甚至长达一年都未能领到工资,士气低迷。

而张扬到任后不仅让拖欠许久的工资足额发放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还为大家涨了薪。

放眼整个西海市,若论县区公职人员工资水平,文丘县独占鳌头,无人能及。

如此一来,文丘县中下层干部职工对张扬满是感激与拥戴。

只要张扬坐镇文丘县,他们便无需为工资发愁,甚至每年还能迎来薪资上调,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大家心里都清楚,换作其他领导,未必能将他们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更别提主动涨薪了。

正因如此,文丘县的干部职工们不希望张扬离开。

如若得到升迁,最好能在文丘县获得晋升,继续带领大家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只可惜,官场人事调动,牵涉多方因素,诸多事情并非他们这些基层人员能够左右,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盼着事情能朝着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 。

……

……

省委副书记办公室内,林美香脚步轻盈,双手捧着文件,推门而入。

“书记,这是您要的资料。”她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恭敬,随即将文件稳稳地放置在荣瑾瑜的办公桌上,而后悄然退下。

荣瑾瑜抬起头,目光落在文件封面上,“文丘县”三个大字映入眼帘。

身为省委副书记,全省上下事务千头万绪,按理说,县区层面的具体事务本不应是她关注的重点。

整个江宁省下辖16个地级市,还有众多省直部委,这些大板块的运转、政策落实、发展规划等,已然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哪还有余裕去深入探究某个县区的情况?

别说是普通县区了,即便是县级市,日常工作中也难入她的视野。

若省里其他领导得知荣书记竟在关注一个小小的县区,怕是都会惊掉下巴,倍感诧异吧。

林美香退出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张扬的身影,心底泛起一丝羡慕。

能得到荣书记这般高度关注的县级领导,张扬怕是全省独一份。

不过,林美香虽心生羡慕,却毫无嫉妒之意。

张扬的能力着实令人折服,无论是在青阳县任职期间,还是如今在文丘县,都能迅速打开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让原本发展滞后的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般点石成金的本领,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林美香暗自思忖,倘若换作自己下放到县区,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恐怕也难以与张扬相媲美。

下放,这一念头近来时常在林美香脑海中盘旋。

她已是正处级干部,以她的职位和资历,倘若选择下放基层,最差也能谋得一个县委书记的职位。

若运作得当,更进一步,成为副市长也并非不可能。

但林美香心里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稳固方能行稳致远。

而且国内官场对干部晋升有着明确的要求,想要在仕途上攀登更高的位置,地方执政经验必不可少。

这里所说的地方,主要指的就是乡镇和县区一级。

以她目前的级别,前往乡镇任职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县区便成为积累经验的首选之地。

别看她现晋升速度快,可一旦从副厅级迈向正厅级,若缺少地方执政这一关键履历,晋升之路极有可能受阻,被卡在原地,一卡便是十年、二十年都不稀奇。

正因如此,林美香宁可先去县区担任一把手,稳扎稳打积累经验,也不愿贸然一步到位,直接冲击副市长的职位。

后者看似一步登天,实则弊端重重,根基不稳,未来发展隐患无穷。

不过她下放问题要取决于荣书记的态度与决策。

林美香很清楚,在她的仕途轨迹中,荣书记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自己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荣书记紧紧交织在一起。

倘若没有荣书记的赏识与提携,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可谓是困难重重。

对于这一点,林美香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知。

她与张扬的情况截然不同。

张扬的晋升之路,凭借自身才能和不懈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荣书记尚未直接参与过张扬的晋升过程,这一细节,林美香再清楚不过了。

这也正是她打心底里佩服张扬的地方。

张扬无需依赖他人的助力,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中脱颖而出,这让林美香由衷地感到钦佩。

倘若她也能拥有张扬这般能力就好了!

谁说如此,但她并不气馁。

全省的官员中又有几人能和张扬相提并论呢?

目前为止,江宁省好像没有。

能让荣书记看中的年轻人,张扬是第一人吧。

不过她年纪也不大啊,35岁已经是正处级了,全省都不多吧。

说她是年轻有为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