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 > 第265章 不淡定的张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6月1日,苏静澜正式被任命为市委常委,同时兼任青阳县县委书记。

这是暂时的任命,明眼人都能瞧出来,苏静澜主政青阳县只是过渡,离开这里奔赴新岗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儿。

果不其然,没几日,消息再度传开,市宣传部长刘艳梅即将上调省委宣传部,而接替她坐镇市委宣传部的热门人选,正是苏静澜。

市委宣传部,在市委常委序列里,排名算不上靠前,可对比苏静澜当下的职位,已然是一次实打实的晋升。

然而,众人都明白,这宣传部的工作,远没有表面看着那么简单。

想要在这片领域干出亮眼成绩,难度超乎想象。

宣传工作,既要紧跟时代脉搏,又得贴合地方特色,稍有差池,便可能沦为平庸,甚至引发负面舆论。

张扬得知这个消息时,眉头紧锁,轻轻叹了口气。

他敏锐察觉到,省里和市里对苏静澜背后家族势力的戒备,并未因她的政绩而有丝毫松动。

江宁省,向来对外来家族势力有着天然的排斥,苏家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谈何容易。

要是让他选择,他觉得常委副市长才是最适合苏静澜。

这个岗位手握实权,负责诸多民生、经济项目,施展空间广阔,做出政绩的机会也多。

可官场岂是你能想要哪个位置就可以的?

诸多势力相互制衡,各方利益盘根错节,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职位的变动都牵扯着无数人的神经。

至于帮助苏静澜去运作?

还是算了吧,张扬可没那个能力!

特别是到了市一级,官场运作复杂程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博弈,利益交换,绝非他一个小小的县委领导能涉足的。

别说是他,就算是在家族里人脉广泛、能力出众的老姐,面对这般错综复杂的局面,怕也是有心无力,难以撬动分毫。

而远在青阳县的苏静澜,得知自己即将调任市委宣传部后,表现得极为淡定。

她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在她看来,去宣传部任职,并非坏事。

这些年在青阳县,虽取得斐然成绩,但她心里清楚,若没有张扬在,自己怕是早就陷入困境。

副市长的位置固然诱人,可所需的综合协调、决策能力,远超她当下的水平。

此次能破格晋升市委常委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再者,市委宣传部的工作内容,与她的专长和性格极为契合。

苏静澜本就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擅长宣传推广、文化建设等工作。

宣传部虽说挑战重重,但也充满机遇。

她坚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定能在这片新天地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静澜调整自身状态,以平和且笃定的心态,静候任命正式下达。

她早已将职位变动之事看开,官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才是立足之本。

既然苏静澜这般豁达通透,张扬也就打消了开导的念头。

市委宣传部长这一职位,对苏静澜而言,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新起点。

虽说这一岗位在工作推进上会面临诸多挑战,但以苏静澜的能力和才情,问题应该不大。

7月1日,正式任命文件如期而至。

苏静澜卸任青阳县县委书记一职,正式走马上任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消息传来,张扬第一时间拨通了苏静澜的电话。

电话那头,苏静澜笑意盈盈,两人言语中满是对彼此的关切。

自从苏静澜担任宣传部长后,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

在她的大力推动下,文丘县在宣传方面迎来诸多利好。

县里的特色产业、乡村新貌得以在市级乃至更广泛的媒体平台上频繁亮相,极大提升了文丘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看到文丘县因苏静澜的助力而收获颇丰,张扬满心欢喜。

如今,张扬在文丘县威望如日中天。

孙凤鸣和周俊辉虽心底仍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甘,但他们也只能默默将这份情绪深埋心底。

在张扬的带领下,文丘县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点哪怕是两人也要承认。

他们可没有那个能力带领文丘县发展到如今的程度,不然文丘县早发展起来了,何必要等张扬到来?

而且,官场中隐隐有风声传出,称张扬或许不久后便会调离文丘县。

就在这个月,文丘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已然超越青阳县,一跃成为西海市经济第一大县。

随着青阳县和文丘县的强势崛起,西海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中,从曾经的末尾一举跃入前十,成绩斐然。

如此显着的成果,让市委书记王启鸣与市长赵秉毅在省里都备受赞誉。

文丘县已然崛起,后续按既定规划稳步发展即可。

王启鸣和赵秉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海市的其他县区。

若能让更多县区实现经济腾飞,西海市在全省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他们自身的政绩也将更上一层楼。

而整个西海市,似乎唯有张扬具备让其他县区经济快速崛起的能力。

不过接下来怎么调离张扬让两人颇为头疼。

张扬已是县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县长,文丘县在他的治理下成为西海市经济龙头,若将他平调至其他县区,无疑等同于降职任用。

且不说张扬本人作何感想,外界又会如何看待此事?

这岂不是让大家觉得,西海市对待功臣如此薄情,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了工作全力以赴、真抓实干?

这一系列潜在弊端,不得不让人深思。

若要给张扬升职,同样面临难题。

他年仅27岁,便已身居县委副书记之位,若再进一步就是担任县长了。

27岁的县长,这在旁人眼中,实在太过破格,堪称“变态”。

即便对张扬极为赏识的王启鸣,面对如此棘手的人事安排,也不禁犹豫不决,一时难以定夺。

而市长赵秉毅,虽有心将张扬平调至其他县区,以推动全域经济发展,但他毕竟不是市委书记,在人事任命上话语权有限,且顾虑到这样的安排可能会对自身声誉造成影响,也只能将这一想法暂且搁置 。

倘若赵秉毅坚持主张平调张扬,其风评必然遭受重创。

在西海市官场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张扬凭借着自身能力成功将文丘县从发展滞后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使其跃居全市经济榜首,这份功绩有目共睹。

此时若强行平调,外界定会质疑赵秉毅的决策动机,认为他忽视了张扬为地方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功臣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回馈。

消息一旦传开,官场内外必将议论纷纷。

基层干部们会对上级的用人机制产生怀疑,他们会想,既然像张扬这般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都得不到合理的任用,那自己努力工作又有何意义?

这无疑会寒了众多干部的心,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原本大家怀揣着为地方谋发展、为百姓做实事的热忱投身工作,可如此不公平的人事安排,会让他们觉得自身的努力得不到认可,晋升渠道充满不确定性,进而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与失望。

久而久之,整个西海市官场可能会陷入一种消极怠工的氛围,干部们不再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机遇,而是选择明哲保身,这对于西海市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赵秉毅也将因这一决策,被贴上“不公正用人”的标签,在官场声誉受损,难以服众 。

所以赵秉承也只是想想,他才不会傻到说出来。

听到官场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他可能调离文丘县的消息,张扬哪里还能坐得住。

此事对他的仕途走向至关重要,当下决定即刻前往市里,亲自找苏静澜打探虚实。

若去询问宗书记以他的性格,大概率会有所保留。

但苏静澜不同,两人关系匪浅,且苏静澜如今身为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消息灵通,询问她才是最佳选择。

况且苏静澜和市委书记关系不错。

自从苏静澜担任宣传部长一职后,行事风格愈发沉稳。

同时靠向王启鸣。

苏静澜清楚,即便她出身苏家,在官场行事也必须遵循规矩,没有王启鸣的支持,她在宣传部长的岗位上怕是举步维艰。

此前她曾动过与宗禄联盟的念头,可她却没有那个资本!

她是宣传部长,又不是组织部长,更没有调配人事的权力,在权衡利弊后,她果断做出抉择,坚定地向王启鸣靠拢。

对于苏静澜的选择,张扬选择支持。

在市里一家隐蔽且安静的包厢内,张扬与苏静澜相对而坐。

包厢布置典雅,柔和的灯光洒在两人身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苏静澜轻抿一口茶,目光带着几分调侃与关切,率先开口:“你可是给市里出了一道难题啊。”

她话语一出,张扬便心领神会,这所谓的难题,自然是指自己未来的去向。

离开文丘县,几乎已成定局,可究竟会被调往何处,是平调至其他县区,还是能够获得升迁,市里一众领导至今犹豫不决,哪怕是一言九鼎的市委书记王启鸣,此刻也在权衡徘徊,难以拍板。

张扬苦笑着摇头,无奈道:“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他微微皱眉,脸上写满了困惑与忧虑。

说实话,连他自己都觉得晋升有些快了,更何况其他人!

接下来他想更进一步怕是有些难了!

苏静澜放下茶杯,认真地说道:“你做出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只是官场复杂,涉及多方利益。

如今文丘县在你的带领下已经成为经济强县,再平调你,确实说不过去,可升迁的话,你这年纪又太破格。

王书记他们也难做。”

她语气中带着理解,同时也在为张扬分析着当下的局势。

张扬沉思片刻,抬起头问道:“那依你看,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是主动找王书记表明心意,还是静等市里安排?”

张扬可不了解王启鸣的性格,所以他才会询问苏静澜。

思索了一会儿,苏静澜缓缓说道:“主动找王书记表明心意,这个时候或许不太合适,容易让人觉得你在为自己谋出路。

依我看,还是先静等市里安排。这段时间,你在文丘县继续把工作做好,让市里看到你稳得住,不会因为职位变动就乱了分寸。

同时,我也会在市里帮你留意着,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她条理清晰地给出自己的看法,言辞间尽显沉稳与干练。

此时的张扬可没有了之前的淡定,这还是苏静澜第一次看到这家伙不淡定的时候,也还是好笑。

也对,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还是关键时刻,谁能坐得住呢?

哪怕她听到要晋升市委常委时不也是如此吗?

不,她还不如张扬的表现。

张扬微微点头,认可了苏静澜的提议:“也只能如此了。

这次多亏有你,要不是你,我连市里的情况都摸不清。”

他的感激的握住苏静澜白皙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