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趣谈百家姓 > 第161章 应姓 宗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应姓又是一个不太多见的姓氏。

应姓主要起源在周朝。

周武王姬发分封诸侯,把一个儿子姬达封在应地,建立应国,后来这个姬姓的贵族,就被称作应叔或者应侯。

应地位于今天的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应叔的后代,就有以应为姓的。

此外周朝还设有官职叫应乐使和应门使。应乐使是负责敲鼓的,应门使则是看大门的。只不过这个大门不是普通门,而是天子专用的正门,也叫应门。和其他姓氏同样道理,甭管是敲鼓的还是看门的,官职都不高,这些人本来没有姓氏,其后人就以先人的职业为姓。

比这出现更早的应,是源自应龙。应龙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广为人知,属于神话传说的产物。所以在黄帝和蚩尤时候,就有了应字出现。不过这些属于传说类的,可不可信的只能自己琢磨。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汉高祖刘邦刚建国,就想请商山四皓出来做官,只是人家淡泊名利,不愿为官。

就在刘邦想废太子时,太子府请了商山四皓出山,才使刘邦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这一老,指的就是应曜。

这里说的应曜,隐居在淮阳山中,学识渊博却远离尘世,不愿为官。

注意这个淮阳可不是现在的周口淮阳,而是淮阳山。

因为应曜不愿意做官,所以虽然有名气,却没有什么事迹。

应大猷因为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有功,得到朝廷提拔。这哥们不但非常清廉,也能做到执法如山,并且还直言敢谏。

只是这种人虽然受正直的大臣推崇,也很受老百姓爱戴。但是对于掌握大权的严嵩严世蕃父子来说,那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应大猷前期做官主要在云南广东一带,对于这里产的诸如珍珠犀牛角什么的,人家一个都不要。卸任时候真是出行一担书,百姓两行泪。

因为孙绘被诬陷坐了监狱,应大猷仗义执言,凛然不惧。

严家父子哪能容得下这种刺头啊,无可奈何的应大猷只得辞官归隐,回家种地。

回到浙江仙居老家的应大猷,大力提倡办学,又是捐款捐物,为仙居老百姓所感恩怀念。

应姓人口约六十万左右。

******

宗姓。

宗姓别看并不多见,但却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还是上古帝君重黎的后代有个叫羲和的,他有四个儿子,分别掌管四岳,大概率国家所有事都被他们哥四个包圆了。所以四岳,也就是众臣之首,叫宗。

到了西周建立,宗的职能发生变化,主要是负责礼部那一摊,权力相对小了很多。

不过周礼在那时候属于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礼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部门。这个职位的官员,叫宗伯或者秩宗,从事这个职位的后代,就有以宗为姓的。

而宗姓起源,就是在陶唐氏尧帝时候开始,到周朝已经遍地开花了。后来的宗楚客、宗泽以及现在那个叫庆后的,就是四岳这一支。

还有源出子姓的一支。

宋襄公派弟弟子遨到晋国出访,等任务完成后,晋君越看子遨越觉得顺眼,说干脆你也别回去了,就在晋国安家吧。就这么着,晋君派人去宋国抽出子遨的身份档案,开具了无犯罪记录证明,子遨就在晋国落户。

子遨的儿子叫扈,改姓了伯,所以也叫伯扈。

扈的儿子伯宗,在晋国混出了头,出任大夫。但是由于伯宗性情正直刚烈,在晋国的相互倾轧中被郤家所害。

伯宗两个儿子,一个跑到了楚国任太宰,食邑在钟离,就改姓了钟离。另一个叫伯宛的跑到了现在的河南南阳,这支就姓了宗。

同样是在春秋时候,今天的安徽枞阳也做过国都,叫宗子国。后来到了楚穆王时候,宗子国被楚国所灭,其族人后裔就姓了宗。

出自妫姓陈国还有一支,就是妫满的玄了又玄的一个孙子,叫宗来。他的后代称宗来氏,后来简化为单姓宗。

在商朝时候有个官位,叫瞽(gu)宗。瞽宗的职责,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校长,教授级的见了他,得立正敬礼。出任这个职位的后代,就有以宗为姓的。

其他还有一些出处,不过多介绍。

宗姓别看才二十多万人,但名震江湖的,还真有好几个。

当年刘秀还在奋斗时候,最危险的一次,当属昆阳之战。

更始帝刘玄公开打出恢复大汉江山的旗号,再加上赤眉绿林起义军,让王莽有点顾此失彼,左支右绌。

经过深思熟虑,王莽决定先集中兵力攻打南阳。双方在昆阳一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叶县附近展开角逐。

论兵力,昆阳城仅有不足万人,且城池很小,粮草不足,士气也很低落。

城外王莽的新军,则有十万之重,双方力量悬殊。

这时候的刘秀,还只是一个偏将军,昆阳的最高指挥官是王凤。

经过商议,由刘秀出去搬救兵,王凤留下守城。

要想出去谈何容易啊,因为昆阳被新莽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好几圈。并且城中兵力本来就不多,不可能让刘秀带走多少兵马。

豪气干云的刘秀,竟然说就是单枪匹马,也得冲出去搬救兵。此时宗佻站出来道:‘’某家愿跟随刘将军一同前往!‘’

经过挑选,刘秀带着宗佻等,共十三人,决定冲出重围。

是夜,宗佻一马当先,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杀开一条血路。

宗佻使用的是一把凤鸣刀,据说是当年干将铸剑时,剩下的一块玄铁所铸,可以说锋利无比。敌军真是碰到死,沾上亡。

奈何对方实在人多势众,此战宗佻被砍断一条胳膊,仍然奋勇杀敌。众人终于跳出包围圈。

云台二十八将,宗佻也占了一位。

宗姓在汉代名人有好几位,到了唐朝还出了两位宰相。

北宋灭亡后,宗泽一颗爱国之心却无处发挥,只能在临死大喊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带着满腔遗憾逝去。

宗家虽然没有皇帝,但却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这位就是北魏的大宦官,宗爱。

宗爱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候,备受拓跋焘宠信。

拓跋焘前期还是非常能干的,通过征战以及安抚,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只不过后来觉得功成名就,就开始犯浑。

宗爱因为犯了罪,被强制做了太监。因为这家伙阴险狡诈,除了不去强抢民女,常常做一些犯法的事。

在东宫任职的任平城和仇尼道盛,跟宗爱关系不和睦。宗爱就诬陷他们谋反,结果仇尼道盛和任平城被诛,东宫多人受到株连。而太子拓跋晃晃了一圈,觉得心中郁闷,忧愤而死。

后来拓跋焘也觉得有点不太对劲,组织了一场追悼会,让宗爱非常害怕。万一拓跋焘缓过劲来,发现是自己诬陷太子,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宗爱先是杀了太武帝拓跋焘,又将一些权臣如兰延等人也一并除掉,拥立了拓跋余为帝。自此,宗爱都督中外诸军事,权倾朝野。

但是拓跋余也不想做傀儡,和宗爱免不了有竞争。

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态,把拓跋余也弄死了。

连着杀两个皇帝,吓死一个太子,恐怕放眼世界,也没谁比宗爱更牛的了吧。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宗爱也没得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