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郑启瑞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字一句清晰透彻地讲明白,林元正心中豁然开朗。回想起那日在刺史府,自己当初确实只猜到了前半段,一心想着让崔、郑两家多拿出些钱粮,如此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名声受损而已。却万万没想到,此事竟还与朝堂大事紧密相关。
林元正至此算是彻底明白,为何在历史上,世家大族大多倾向于李建成,却对李世民百般刁难。单就拿向世家筹借钱粮这件事来说,李建成凭借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可谓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然而到了贞观时期,李世民却陷入困境,不得不下罪己诏,才勉强能够筹借到所需钱粮。
不仅如此,就连修撰《氏族志》这样的举措,也遭到世家的强烈抵触。李世民本想通过修撰此书重新梳理门第等级,打压世家大族的势力,提升皇族与新贵的地位,可世家大族却认为这是对他们传统地位的挑战,从各方面进行抵制,甚至不惜采取种种手段来表达不满,使得这一举措推行极为艰难。
这时,郑启瑞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继续说道:“如今这局面,要是郑、崔两家高调捐赠钱粮,那可就和主家对着干了,哪能有什么好下场。”
说着,他站起身来,恭敬地躬身行礼:“今日实在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向诸位求援。”
李修文微微颔首,神色有些为难,开口问道:“不知郑家主有何筹谋?是想让我李家出面,求李使君网开一面,把那捐赠之事就此作罢?”
郑启瑞听到这话,目光瞬间紧紧锁住李修文。只见李修文面露难色,一副颇为为难的模样。郑启瑞心里明白,这件事牵扯众多、盘根错节,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化解,况且无论是郑家还是崔家,此事不付出些代价,恐怕此事真的难以善了。
郑启瑞神色凝重,缓缓摇了摇头,说道:“修文兄,虽说这法子最为直接,却并不妥当。即便李使君愿意网开一面,可当日参会的人不在少数,消息一旦传扬出去,不但郑、崔两家脱不了身,还会连累李使君的名声受损。”
李修文听了这话,并未反驳,神色依旧镇定,仿佛方才的提议只是随口一提。但实际上,他心中已然泛起了阵阵波澜。暗自庆幸之前与李文昊暗中谋划的事,被李元容阻拦了下来,否则今日李家恐怕和郑、崔两家一样,处境堪忧。
卢世昌见状,不禁有些恼怒,愤然说道:“既然这法子不行,那你把我们唤来做甚?”
郑启瑞赶忙抬手虚按,满脸无奈,赔笑道:“世昌兄稍安勿躁。今日郑某腆颜邀诸位过府,实因心有一策。当日筹借钱粮,捐赠颇丰者,诸位皆在座中。若能借诸位之名,追加捐赠银钱,想来可解此困局。如此,既不使郑、崔两家于捐赠之事上惹人注目,亦能为这事寻得转圜之机。”
此言一出,场间刹那间安静下来。李修文与卢世昌皆眉头微蹙,神色凝重,并未即刻表态。王荣轩嘴角却微微上扬,眼神中满含深意,朝着林元正看去。
林元正瞬间领会他的意图,这不正是此前王荣轩提及的代价嘛。郑、崔两家若想迈过这道坎,唯有让在座诸位都追加钱粮。如此一来,既不会太过惹人瞩目,面对主家与朝堂,也能有个合理的说辞 —— 上洛其余家族捐赠数额已然不菲,郑、崔两家不过是顺势而为,从善如流罢了。
王荣轩轻咳一声,打破了这略显沉闷的寂静。他缓缓起身,双手悠然负于身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郑伯父此计,表面看来确实巧妙。只是近来我王家诸事繁杂,钱粮上颇为短缺,而此事又是如此迫切,王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这话一出,意思再明显不过:王家凭什么要额外拿出钱粮,帮郑、崔两家渡过眼前的难关,还是莫要拖延,赶紧拿出价码吧,作为晚辈,王荣轩如此直言,倒也有几分年少轻狂的意味。即便言语有所冒犯,旁人也只当他年少莽撞、不知世故,不会过于计较。
王荣轩这番话,让卢世昌眼睛陡然一亮,看向王荣轩的目光中不禁带上了几分欣赏。
以往,卢世昌着实有些瞧不上这王家二郎,只觉得他整日与卢元孝厮混在一起,沉溺于声色犬马,丝毫不知收敛。可今日王荣轩这一番表现,却让他大为改观,甚至脑海中瞬间闪过与王家联姻的念头。
林元正见状,也缓缓起身,恭敬行礼后说道:“郑家主,实不相瞒,林家虽有心相助,奈何力不从心呐。我年纪尚轻,刚接掌林家不久,资历尚浅,此等大事,实在难以担此重任。”
林元正心里可清楚得很,在刺史府那会儿,崔明浩与郑泰宇对他百般奚落,这事儿他可没忘。
郑启瑞见势不妙,赶忙起身,一脸急切,忙不迭地说道:“钱粮方面,诸位大可不必担忧,郑、崔两家自会承担。只需借诸位的名头一用便可。”
王荣轩听闻,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不紧不慢却又透着坚决:“郑家主,无功不受禄,王家可不敢平白无故担下这等名声。再者说了,万一这事儿走漏了风声,于我等家族而言,那可是有损声名的大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郑启瑞给出的这个价码,还远远不够,以某位居士所言,得加钱!
郑启瑞心急如焚,忙不迭地将目光投向李修文与卢世昌。只见二人面上皆带着若有似无的淡笑,却都紧闭双唇,一声不吭。
瞧他们这副模样,分明是打算与王家、林家共进退。他们心里大概也清楚,顾及着彼此的交情,自己出面要价实在不合适,所以便让王家二郎与林家小主这般少年郎在前头冲锋陷阵。
郑启瑞心中一阵发紧,狠狠一咬牙,说道:“既然如此,那也别藏着掖着了,你们不妨直接开出价码。只要此事能够办得顺遂妥当,郑、崔两家绝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