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十品大里正 > 第497章 书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书肆直接挂勾印刷坊,除了太学院教材,还有许多杂书传记,需要人校正出处错别字,以免误人子弟。这又需要一个特殊团队专门负责,印刷工坊那批人学识经验不够了,我想着王家世代书香,大姐也不该胸无点墨,抽空照看一下应是不难的。”

“听你这样一说,似乎崔敏舒也很合适。”

“她忙不过来了。我前日向她借了她那一屋子陪嫁书籍,再加上大姐的,足够支应查阅。”

王芙心下迟疑,不是不想做点事打发时间,是怕接了招自己身体支不起来。

”我考虑一两日吧。”

容棠也知道急不得,眼看王芙也出来半日,就让朱妈妈等人送她回去。

刚离了这条街范围,王芙就摆手让朱妈妈上车询问,“你都听到什么了?”

朱妈妈全然不复淡定神色,一脸痛心疾首,“夫人,先回府吧,这街上人多,莫漏了口风出去。

及至归家,进屋反关了门,才是扑通跪倒,“夫人,祸事啊!”

“什么祸事?莫非容棠他有什么要命绝症?”

“虽不是必死绝症,对一个男子来说,也很绝望了。”

于是朱妈妈说了她偷听到的话。

“主君在南疆遭遇劫杀,那里中了箭……”

“哪里中了箭?”

朱妈妈一跺脚,“雀儿那里。”

王芙就觉得心里一寒。

“后面伤好了,他也没在意,谁知道成亲之后,就……只睡不醒,拖到现在,也没好意思找过大夫瞧。也是见温大夫嘴巴紧,才让她诊一诊。”

王芙忙问,“温大夫可说的怎么治疗?”

“温大夫说,伤了筋络,这辈子别说子嗣,就是圆房也困难,主君好一会子没说话呢,想来也很难过。”

片刻间,王芙脑补了许多,“怪不得,父皇都夺情了,他非要守孝。我就不说了,平常男子娶了这几个如花美眷,哪有不起心动情的,偏是他就能把持住……”

这样看来,也不是不想,是有心无力,确实悲催。

那自己想要孩子的愿望,是没法实现了。

不不,王芙,你再想什么,你和容棠也不是真夫妻,你不能有孩子是自己的身体有问题,怪不到容棠头上。

他做为一个男子没法传宗接代,才是最可怜,压力最大的。

站在王芙的角度,她和容棠本来就不是真夫妻,自己本来也不能生,容棠身体如何,举不举,对她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然而这个世道的道德规矩就是,只要她和容棠拜了堂,入了宗谱,她就是容棠的妻,死生不离的那种,容棠一切也都与她息息相关。

容棠生不了孩子,双伯爵爵位也罢,百万家产也罢,最后都没有继承人,对他们建安伯府所有人,都不是什么好事。

“怪不得,他让我过继别家孩子。可是,他还年轻,总不能这样放弃,总得试过几个大夫医治才好下结论。”

这样想着,短时间内不能有孩子了,王芙失望之余,想起了容棠的提议。

“整日无聊,你说我真的帮他管一个书肆当不当得?”

朱妈妈也怜惜王芙,现在也怜惜主君了。

“奴婢看主君也是怕夫人闷出病来,给夫人找点事做,忙活起来,就无暇胡思乱想。您看其他几位夫人,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个使,哪有人有功夫想生孩子的问题?奴婢倒是觉得,夫人可以接这个差事,怎么说呢,也不是让您整日坐在书肆里迎送主顾,就是挂个名,哪怕是派个丫头过去看着,那不也是您的脸面在吗?印刷工坊校验,也好办,招一班子秀才举人干活,您每天抽一两个时辰,让人送过来翻一遍,这都是打发时间。”

王芙的思绪已经是转变到从容棠的立场考虑问题,夫妻一体,他都这么艰难了,还要照顾自己心情,自己还有什么不乐意?

“那就这样吧。趁着天好,把我那一屋子书也搬出来晒晒,重新按类别登记在册,放好了,方便查阅。等他回来,我与他商量书肆开在何处合适。另外也寻摸好大夫,看如何给他诊治。”

“可别。”朱妈妈反对。

王芙不懂,“你这是何意?”

“哎呀夫人,男人家自尊心强,可不能让他知道你已经知道他……就假做不知,该怎样还怎样,他自己比夫人你更着急才对。”

王芙一想,也是。

北城金羽卫署衙,温大夫正向容棠汇报之前的问题。

“那位夫人是怀孕了,来过两次,现在三个月了,她要打掉。属下诊她脉象不是易孕的,打了这一胎,以后很难生养,就在劝她多考虑两日。但也就几日考虑时间了,等四个月胎儿成型,就不好打,母子皆危。”

容棠抓了一把头发,差点把假发髻扯掉了,冤孽呀,郑长宁走大半年了,昭华怀孕三个月,怪不得她要打胎。

“你听我说,这个人这件事你不能沾惹,别打听她是谁,也别开药给她打胎。另外从今天起,你晚上到这边过夜,我让十三给你收拾一个空屋子。”

温大夫头皮一紧,她不用问,容棠大夫人的亲眷,那必是贵女,她知道了了不得的秘密,老命堪忧。

“你也不用紧张,这事我尽快化解,白天没有人敢来街上闹事,晚上也没人敢来金羽卫署衙,你还是很安全的。”

安排妥这边,就又去了另一处,邻近国子监的一个书肆。

这个书肆前些天已经被他高价买下,左右商铺也一并买下打通,现在摆了不少太学院教材。

不多时,来了几个青年学子,虽穿得也是国子监统一服制,观其神采,又缺少国子监学子那种锋芒,显得畏缩茫然。

这正是年前崔祭酒答应宣宁帝,在国子监安插的一个特殊班级,遴选天下各府贫寒优质学子特招入学,不久前通过萧破云考核,留下的二十四个人中的其中四个代表。

他们原生家庭是真的穷,能被特招进国子监,原以为是一架登天梯,却是没想到,这架登天梯不仅直通天际,还长满了荆棘,不是那么好爬的。

国子监是有国库兜底,可不代表所有学子都有人兜底,日常衣食,笔墨纸砚,那都不是普通百姓能承担起的。

通常这种时候,会有世家大族或高官贵胄来拉拢,条件是入仕之后成为主家的狗,终身为其卖命。

这是任何有气节的读书人都不愿意接受的。

就在他们不知前路几多坎坷的时候,负责考核他们的萧山长送来消息,有一位大人物将他们的困难解决了。

不用出卖良心尊严,挣干干净净的钱,支持自己完成学业,直到入仕那一天。

这无疑是让人心动的。

二十四人都出面未免惹人注目,于是派了四个代表,来和“大人物”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