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1章温水煮青蛙
至于陛下拆宗祠,炸皇陵地宫。宋锦绣看了两位老大人一眼:这件事,是得和朝中大臣交代一下了。
不过,她得回宫先和父皇商量一下。
御书房,
刘仁修的白发又多了一缕。
宋锦绣皱眉问道:“父皇身体可还好?”
刘仁修笑道:“朕身体好着呢,你给朕的营养丸,朕每天一颗,从没有间断。”
自从崔家圣女死后,苍梧皇室,帝王就没有长命的。
一开始不明所以,现在终于明白,是气运被夺,寿不长也。
他今年四十有二,这段时间明显能感受到生机在流失。要不是康乐给的营养丸,他现在的模样只怕更加苍老。
当年,父皇也是四十以后突然苍老迅速的。
父亲后来以鹿血滋养,勉强活到四十七。看来自己的大限也快到了。
“康乐,朕拆了祠堂,炸了地宫皇陵,本来应该是破了献祭法阵的,可是还是感觉难以心安,莫不是其他地方还有,是咱们没有发现的?”
宋锦绣道:“父皇猜的不错,儿臣需要查看有关崔家圣女和圣德皇帝的起居录才能确定。
不过儿臣初步猜测,这种献祭法阵应该是九九八十一处。”
刘仁修脸色一僵,不由握了握拳头,“这么多?”
他突然很想把祖宗圣德皇帝的尸骸鞭打一顿怎么办?
当皇帝不为自己的子民着想,被一个妖女迷惑,昏君,大大的昏君。
看看自己,这么喜欢小丫头,只要为了江山社稷,自己都能毫不犹豫地放手。
哼!这位祖宗,比自己差远了!
所以,就是以后自己去了地下,面对列祖列宗,他也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扒了他们的坟,是有原因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位老祖宗。而自己是拯救苍梧的英雄!
刘仁修眼神坚定起来。
宋锦绣点头道:“我想根据他们的起居录查看,要建祭台,总有记录存在的,即使他们想要隐藏,也总能查到蛛丝马迹。
所以,只要我们根据蛛丝马迹去一一找到,毁去就是了。”
为了缓和气氛,宋锦绣笑道:“儿臣发明的炸药,父皇不是用过了吗?威力如何?”
刘仁修终于露出笑脸,夸赞道:“不错,朕的康乐真乃神童也。”
……
宋锦绣回宫第三天,在众位朝臣忐忑不安中,陛下召集殿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到御书房召开秘密会议。
带刀侍卫头领齐承化和皇城司朱北辰分守门窗,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陛下面色平静,开门见山道:“京中传出来的歌谣朕看到了。说什么圣德皇帝不修私德,追求长生……”
众人看着陛下的神情,都察院左右督御史相互对视一眼。
“陛下,是臣失职,这些人竟敢诋毁圣德皇帝,臣一定严加追查,杜绝这股子歪风。”
刘仁修摆摆手,道:“你们的错,回头再说,今天朕要说的,是这歌谣并不是空穴来风!”
众人一愣,陛下这话什么意思?不是空穴来风,难道这件事是真的?
大家顿时脸色凝重起来。
“康乐,你来说吧。”刘仁修揉揉额头。
他最近拆宗祠,炸皇陵地宫,虽然是为了苍梧国运,可那到底是祖宗栖息和安眠的地方。
他甚至想好了,当午夜梦回,老祖宗入梦要质问他,他去如何回答。
然而,刘家列祖列宗,就连父皇母后都没有入过梦。
难道这些祖宗们真的魂飞魄散了吗?那他每年虔诚地祭祖,祭的是谁?
宋锦绣开门见山问道:“凤菱皇后大家知道吧?”
众人:这不是废话吗?能入内阁进六部的,能不了解苍梧历史吗?
不但对苍梧的历史了如指掌,还要对皇家的忌讳,各代皇帝,皇后的忌讳都要熟记于心的。
宋锦绣道:“大家先看看凤菱皇后的信,我再说其他。”
说着,她把凤菱皇后写给阿幻的信拿了出来。
众人狐疑地,恭敬地接过信相互传看。
宋锦绣之所以拿出凤菱皇后的信,是想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毕竟她要是一句苍梧被人夺国运了,谁能相信呢?
陛下相信自己,那是陛下作为一国之君,知道的多,而作为君王,他自己就有切身体会。
比如自己,自从当了这皇太女,就总是心神不定。
这种感觉只有自己懂。
所以,用凤菱皇后的信,让大家先入为主,对那段历史有一个认知,她再说下面的话就容易让人接受了。
周坤然不可置信地道:“凤皇后这信是什么意思?崔家圣女不是人?”
“凤皇后这意思是说崔家圣女是妖怪?八百里之内都会被她蛊惑?简直是无稽之谈呢!”
“嗯,据说凤皇后善妒,她这话应该是嫉妒说的气话。哪有人能蛊惑八百里之内的人?”
宋锦绣问道:“你们不信凤皇后的话?”
众人点头,“咱们苍梧好好的,凤皇后却说崔家圣女要埋葬整个苍梧。这谎言不攻自破,自然信不得。”
也有人道:“不过,炼血丹,祈长生,九千多大气运之人,建祭台,盖宗庙,这些的确是有记载的。”
宋锦绣看了大家一眼,正色道:“凤皇后说的没有错,如今得到证实的,是崔家圣女的确对苍梧国运动了手脚。”
众人纷纷看向她。
宋锦绣郑重点点头,继续道:“皇家宗祠就是一个献祭法阵。所以陛下才要拆掉它。”
“献祭?”
献祭这个词有点瘆人,众人不由惶惶不安地看着皇上,“陛下,皇太女说的可是真的?”
刘仁修点头:“现在能确定的是,苍梧的国运的确出了问题。皇家宗祠和地宫皇陵都有问题。”
众人不可置信地问道:“难道都是献祭法阵?只是不知道这献祭,是怎么个献祭法?”
宋锦绣道:“献祭的是我们的运气,运气被夺,你说我们会怎么样?”
周坤然一咬牙道:“气运被夺,那就是背运呗。”
刘仁修看了周坤然一眼,道:“周爱卿说得对,就是背运。”
他揉了揉额头,徐徐道来:“自从朕登基以来,心底就莫名的悸动和担心。
特别是午夜梦回,有好几次朕都是在噩梦中惊醒。
而且,每次噩梦后,总会收到各地的受灾折子。
以前,朕以为自己是忧心民生,上天给朕的预警。
如今想来,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朕乃国君,每一次抽取国运,朕都能感同身受的原因。”
众人:听陛下这意思,这国运是被一次又次不断地抽取的?
这是要把苍梧当成什么?温水煮青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