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0章 歌谣
小青梅以头伏地,“不是苦肉计。是奴婢肖想了不该肖想的东西,奴婢知错了。求殿下救救奴婢,奴婢愿意把手中的东西献上去。”
作为隐宗没有出道的暗卫,是禁止有私情的,特别是这女人竟然还给苏墨下了软骨散。
这件事她做得并不私密,为了顾忌太女夫的面子,等到苏墨气冲冲离开后,这女人就被隐宗戒律堂当场拿住。
凡是犯了这种错的,为了以儆效尤,刑法都很严厉。
都是被废除武功后,扔进后山兽院喂野兽的。
女人自恃身手了得,夺路要逃。
但一拳难敌四手,很快她就落了下风。此时。死亡的威胁才让她害怕起来。
本能地,她想找苏墨求救。
所以拼了命逃出来,可是当她看到宋锦绣的马车时,突然心头一动,这才说了那句话。
她很聪明,知道如果向苏墨求救,可能会罪上加罪。
而皇太女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
说是来挑选暗卫的,可是却只带走了一个小丫头。
甚至这丫头还是皇太女身边的一个婢女挑的。
所以,皇太女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暗卫而来。
这些天,皇太女每天除了视察六道门,就是捧着一些手稿看。
而那些手稿,她也曾经看到过……
自己手里没有什么可以跟皇太女谈判的筹码,不知道这些手稿可不可以……
尽管不知道有没有用,可她想赌一把。
宋锦绣皱眉,不久前这人还好好的找苏墨约会,这一眨眼就犯了死罪了?
还说肖想了不该肖想的东西,莫非是她勾引苏墨的事迹败露了?
这件事,苏墨已经放下了心结,对宋锦绣来说就算是解决了,她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还会死人。
对于隐宗的规矩,宋锦绣不予评判。
虽然她觉得暗卫生死不由人,的确可怜,可是暗卫也的确不能有私情。
试想,自己的暗卫喜欢了别的人,他就会分出一份感情给那人。如果那人还对自己不利?那她还如何敢信任,敢生死相托?
所以,这隐宗的制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自己不管,可这人是苏墨的小青梅,这人要是因此而丢了性命,苏墨好不容易放下的……
宋锦绣看了眉头琐成川字纹的苏墨一眼,这才问道:“废了武功,做一个平民你可愿意?”
女人眼睛一亮,猛地磕头,“谢殿下不杀之恩。奴婢愿意。”
对于暗卫而言,能做一个自由平民,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宋锦绣并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那女人也是讲信誉的,让隐宗送来了一本手稿书。
宋锦绣打开一看,正是第一任宗主的字迹。
女人说她是在一处石洞中发现的。
应该是第一任宗主在那里住过,留下来的。
京城。
刘仁修雷厉风行,命人重新雕刻祖宗牌位,然后把祠堂东边的一个小佛堂暂时充当祠堂,供奉列祖列宗。
然而,当祠堂推倒后,在祠堂房屋的四角发现了四个人的尸骨。
六根盘龙柱下面,发现了大量的蛇骨头。
谁家祠堂要在四角埋死人呢?盘龙柱下面埋一堆死蛇?
这一看就是有问题的。
刘仁修被气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他真没想到那一任皇帝如此狠辣,竟然让人在祖宗祠堂里动手脚。
自己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怎么能有一个如此昏庸的祖宗?
海公公担心地道:“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太女可是说了,皇太孙还等着陛下教导呢!”
“嗯,既然他如此狠辣,也就莫怪朕挖他坟,爆他骨了。”
海公公大惊失色,“陛下是想挖地宫?”
刘仁修眼神冰冷:“地宫里的盘龙柱和祠堂是一模一样的,既然这里有问题,地宫又怎能安然无恙,趁着康乐不在京城,挖吧,祖宗有怨,那就都冲着朕来。”
海公公叹口气,也不怪陛下动怒,谁愿意挖自家的祖坟,可是那位皇帝做得太过了。
“陛下,那这些人和蛇的尸骨,要怎么处理?”
刘仁修道:“康乐走的时候说了,把这些污秽之物都一把火烧了,然后放在阳光下晒上七七四十九天。”
冬月二十,宋锦绣的马车刚驶入京城地界,就被兵部尚书周坤然和礼部尚书程规拦住了。
宋锦绣皱眉看着两位冻得直流鼻涕的老大人,吃惊地问:“两位老大人等在这里,可是京城出了何事?”
周坤然道:“殿下,你可回来了,你走后,陛下他就拆了祠堂,还炸了皇陵地宫。”
程规拧了一把鼻涕:“陛下虽然瞒着人做的,可是这事是能瞒得住的吗?有御史上奏,还被陛下罢了官。现在皇城里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宋锦绣皱眉,“所以两位老大人等在这里,是听到什么不好的传言了?”
周坤然叹口气道:“殿下面前,臣就直话直说,有人说,苍梧国运被诅咒了,而罪魁祸首就是圣德皇帝。”
程规也道:“说是圣德皇帝为了长生,向邪神献祭了苍梧国运,如今陛下知道了真相,所以一怒之下炸毁了皇陵地宫。”
周坤然点头:“如今暗地里还有人传言,说苍梧到了末日了,天狗食日就是预言。这是有人偷偷散播的歌谣。”
说着他拿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一首歌谣:
荒年歌,唱破喉,十人听了九人愁;天灾人祸连年有,皆因皇帝无德修。无德修,无德修,万顷谷子粒无收,你求长生吾命休……
宋锦绣不由沉了脸:“这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这是一首反动歌谣。
纵观历史,但凡传出这样的歌谣,那就和起义军脱不了关系。
老百姓传歌谣,不会胆大到直接说皇帝不修私德。他们只唱自己的苦。
只有别有用心者,才会鼓动老百姓反对皇家统治。
虽然圣德皇帝的确圣德有亏,可当今陛下可是一心为民着想的,还有自己,呕心沥血不也是为了苍梧苍生?
而且,最近虽然天灾不断,可是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旱灾严重,因为有了水车和水渠,却是个丰收年。
蝗灾起来,虽然粮食是受到了减产,可是家家户户鸡鸭鹅养的膘肥体壮。
宋锦绣还让官府平价收购这些鸡鸭鹅。
不但弥补了粮食的损失,还比往年有盈余。
也就是说今年虽然有灾,可老百姓是丰收的,那这些歌谣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