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485章 这就是秦国强大的原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5章 这就是秦国强大的原因

“将军!要报纸吗?有大事哦!”

伍平笑着下马,把面前十几个孩子手中的报纸全部买光。

这些都是受雇于三大行店铺的附近百姓家的小孩子。

在眼下的秦国,哪怕国家和社会在高速发展,但参与的仅限于成年人,许多孩子暂时还无法为秦国出力。

但他们能为家人出点力。

秦国也没有忽视他们,虽然律法不准招募不满14岁的童工,但朝廷对许多能给小孩子赚点小钱的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仅限于小事。

但总有人因为利益而不怕死,这方面也一样,曾经有过商人试图钻法律空子使用童工。

然后那个商人和其背后的贵族全家,所有人现在比匈奴奴隶们还要惨……

伍平像是诉说着一件小事一般,对彭风说着大秦对孩童的关爱。

而彭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许多贵族之家内,下人或者奴隶们的孩子怎么办?”

伍平看了他一眼:“秦法在这方面只看年龄,不看身份。”

“那如果有些贵族不想多养几张嘴怎么办?”

“我大秦各地都有孤儿院。”

彭风沉默了,他想到了更多的方面。

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取消奴隶?

秦王这想法,可真是胆大!

伍平将报纸递给了他。

映入眼帘的头版新闻标题:【赵国东部匪患横行,齐、燕或联手攻赵】

彭风感觉很是怪异。

齐国和燕国这俩有灭国之仇的家伙联手?

还要攻击赵国?

匪患又和齐国、燕国有什么关系?

然而看下去才发现,秦国在报纸上将赵国东部的那些匪患之事,直接说明了就是齐国内一些人干的,就是齐王为了报复赵国。

本来吧,假使者那事赵王也是受害者,可齐王比他更冤,这才会有所谓的报复。

但如今秦国把这事直接写明……

“有些过了,这会让两王丢脸的。”彭风喃喃说道。

接着看下去。

秦国还把燕国也参与进来的事写明,只是原因上……

【昔年燕赵纷争大多是赵胜燕败,如今攻守易型,想必是燕人看到了某些机会……】

彭风嘴角抽了抽。

这种本应该是三王之间对弈的国家大事,这么直白的说出来真的好吗?

可看到最后,他好像理解了什么。

【天下纷争虽旷日已久,但毕竟百姓才是天下最多的人。

战乱一开,不管结果如何,三王依旧尊荣,贵族握手言和,商人满载而归;只有爹娘失去了儿子,孩童成了孤儿,女子成了寡妇,民间多了坟墓。

本报刊登此事不为别的,只希望三国之王能认清局势,不要一错再错!】

“如何?”

一行人接着前进的同时,伍平对着他问道。

彭风想了许久,这才说了句:“高明!”

“确定?”

“不然要老夫说无耻吗?”

彭风摇了摇头,对这报纸的作用已然明了,更是失去了看报的欲望。

齐国对赵国的报复持续好几个月了,赵国东南部的百姓要么迁走、要么被掳走,怎么之前不见秦国在报纸上说话让齐国停手?

燕王派人对赵国不断挑事,这局势已经直逼赵人底线了,战争一触即发。

这个时候,秦国出来说话了……

三方要开打了你出来做圣人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你出来叫停了,还打着为百姓考虑的名义?

表面上为百姓考虑呼吁三国之王不要开战。

实际上就是……

“扔了一坨粪到三王脸上,还提前收走了水。”

可彭风又不得不承认,秦国这一举动,三国百姓只会感同身受甚至支持秦国报纸的言论。

因为百姓不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他们是受害者。

伍平哈哈大笑:“你此话可千万别让国师听见,这报纸是国师府主导的,你这是在骂国师小人行径!”

“那你笑得这么开心?”

“因为本将也这么认为!但我是秦国人,我当然开心!”

……

王宫酒宴。

听着伍平对彭风的夸奖,嬴政和李缘都有些意外。

怪不得当初的楚国军队几万人打到滇地,就能建立起一个偌大的滇国,不仅带动了那边的发展,还存续了上百年。

有这个人才在,西南那边的蛮人确实干不过滇国。

“寡人已经知晓你功劳。”嬴政看向他:“有何想要的?”

彭风想了想,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下已经时日无多,只想静养,在下之家人,大王和国师又肯定不会不顾;在下实难给出回答。”

这话的意思有点多啊……

这老东西心思太杂!

嬴政想着这些,说道:“既如此,寡人赏你一座宅子,允许你家适龄孙辈可参加一次学宫入学考试。”

“多谢大王!”

只是额外给了一次入学考试的机会,又没说一定能进。

这大王,看来对好话不怎么上心啊!

彭风心底叹息。

酒宴过后。

嬴政单独留下了伍平。

“西南之地,如何?”

让第三军打穿西南,可不仅仅只是让他们去夺战功的,整个战争过程中,许多官员和第三军的一些文职人员,也在为日后殖民那里做着准备。

哪个地方适合建造城市,哪些小路适合拓宽当成主干道,哪些部落心向大秦,哪些人又绝对无法招揽日后必须灭掉,甚至哪些地方适合种地……等等方面,第三军都有相应备案。

虽然一些商人和官员现在都还在执行这个工作。

但已经有的资料,却能够一定程度上推测出答案。

伍平摇了摇头:“地形太复杂。”

一侧,李缘将一幅巨大的西南地形图拿了出来——这是他将后世测绘出的一些地形资料拿出来,让大秦这边的人制作出来的,毕竟后世地图的材质如果拿出来,有些不好解释。

伍平心里有些震惊,但面上却不动声色的仔细看了看,最后点了点头。

“国师此图,极为细致!”

虽然他搞不懂,为什么明明自己的军队没去过这么广的地方,国师却能制作出这图……

等伍平将一些事说出来、尤其是将一些河流与图上的一一对比后,李缘和嬴政心里都有底了。

横断山脉,数条大河,云贵高原……

除了河道的区别外,其他的大地形分类上,几乎与后世测绘的相差无几。

嬴政让伍平离开了,看向李缘。

“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用了多久?”

“一千多年吧。”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最先进军西南地区的华夏族势力是庄蹻那一批楚军,以及他们建立的滇国。

可真要从发展角度来看,最先大规模开发西南的,是汉末时期诸葛亮带领的蜀汉。

在他治下,中原的先进生产力和文化技术才开始在西南普及。

此后经历一千多年、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和治理,在明朝时期,西南地区才算彻底并入中原王朝。

但也只是并入,土着势力并没有完全消除。

真正将其从地到人完全融入进华夏版图的时间,更是要到清朝。

嬴政眉头一皱:“大秦可等不了这么多年,那些地区的资源、人口的发展也等不了这么久。”

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那人口的发展速度绝对会超乎想象。

到那时候,资源和地盘就该成为大秦的第一问题了。

而可以预见的是,这绝对会在五十年内发生,至少嬴政在位的时候就得考虑这些。

他向来是一个喜欢有备无患的人。

既然西南迟早要开发,那为何不从现在开始考虑?

尤其是,那里还有蛮人。

一些脏活、累活,让他们现在就先干好不行吗?

等以后华夏族的人真的进到那里定居时,不是也能轻松点?

嬴政骨子里依旧是一个绝对的华夏族民族主义者。

李缘摇了摇头:“我没办法预测这一点,因为这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除非我从后世科学院里绑几个社会发展方面的科学家来。”

“要吗?”

嬴政摇了摇头:“你回去玩吧。”

“……”

……

赵国东部。

一支上百人的‘土匪’队伍正朝着赵国腹地前进。

在路过一个村子时,土匪头子打算进去看看还有没有人。

但瞬间,村子内跑出来三百多手持武器的精壮男子,直接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人。

“哟,又来一批人,看来又能赚钱了。”刀疤男露出了一丝笑意:“要么投降等你们的人来赎,要么死在这!”

在他一声威胁下,又看了看周围人数比自己多出一倍的敌人,这群土匪很明智的选择了活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劫匪头子有些不解:“你们是赵军?”

“不是,我们都是这个县的百姓,自发出来杀你们的。”

“杀?”

劫匪头子当即急了:“你刚才不是说投降可以让人来赎我们吗?”

“是啊,不这么说你们怎么会投降呢?”

“尼玛……”

说完,刀疤男一刀就砍死了他。

周围,已经收缴了所有劫匪武器的男人们,也开始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他们确实是本县的百姓,但他们都是群活不下去的人。

原本生活就艰难,许多人欠债、食不果腹,指不定哪天就饿死了。

可燕国和齐国又开始不断劫掠赵国边境,不抢贵族、不打城市,只抢他们这些老百姓。

既然我活不下去了,那大家都别活了。

在刀疤男的带领下,这些人本就没有活路的开始自己找活路。

他们没想着造赵国的反,最多也就是打算成为一股流匪。

但刀疤男曾经是赵军校尉,在李牧走后赵军内部的动荡中被迫离开,他也不愿意把屠刀面向那些穷苦百姓。

齐国和燕国不是经常派人来劫掠吗?

那我抢你们也可以吧?

最开始,看到他们这些反抗人群的两国之人抵抗意志坚决,让他们多出了许多伤亡。

可后来,只要一开始说可以允许别人来赎回他们,事情就发生变化了。

那些人大多是两国贵族养的家丁、奴仆,都是奉命前来;相比于和自己等人拼命,他们更愿意等自己主子来赎回他们。

毕竟许多是贪生怕死之人不说,他们这些武力,对贵族们来说还是有些价值的。

也正是用这种方式,刀疤男他们一伙最近已经杀了近千人了。

当这一支劫匪队伍也失联后。

齐国西部的一座小城内。

一个封君感觉到了不对劲。

好几支队伍都失联了,怕不是赵国要决定开战了?

他立刻准备写信给国都,让大王派兵前来,自己则打算转运家财,去国都躲一躲。

街道上,许多齐国百姓看着一些官员贵族们准备离开的马车,目光有些复杂。

这个时代,百姓间消息闭塞的程度可远超想象,可秦国报纸给了他们一个了解天下大事的机会。

原来之前几个月,这座城里多出来的那些人,居然是自己国家贵族派去赵国抢劫的……

“怪不得我邻居家的混小子最近有钱了,给家里买了好多东西,怕不是跟了某个贵族去赵国抢的吧?”

“大王也真是的,大不了就和赵国打一场嘛,拿赵国百姓出气干什么?”

“万一赵国也派人来抢我们,那我们岂不是也遭罪了?”

相比于痛快的死在战场上,他们更怕被人抢劫后还活着。

人死了就死了,人还活着家产没了,那才遭罪。

因为他们很清楚官府的德性。

官员和贵族们跑了就跑了,自己这些百姓被抢了就抢了,等劫匪走后,权贵们依旧回来作威作福,丝毫不管他们受到的伤痛,日子更加困苦。

那还不如打一场呢……

“就是,这都好几个月了,居然还没停下,大王怕不是故意找事。”

听着周围百姓的讨论声,一个青年一阵冷笑。

他凑了过去。

“唉,你等不懂啊。”

看到他衣着华贵,几个百姓语气都有些小心:“这位小郎君,可是想说什么?”

“大王只会看中他能得到什么,至于我们这些百姓会失去什么,大王不会在乎的。莫说秦国只是在报纸上说这些,就算是秦国使者去王宫里劝大王罢兵,大王也不会听的。”

“不管大王还是燕王,他们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你们以为他们跟秦王一样会考虑百姓吗?”

“这就是秦国强大的原因啊!”

几个百姓若有所思。

“逆子!你又跑出来!”

忽然,一阵呼喊声从远处传来。

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家丁快速朝着这边而来,手中还拿着棍棒,面容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