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
一条道路上。
一支秦军正缓慢的朝着北方前进。
最前方,骑马的伍平心情极好,甚至将带着手铐脚镣的庄望也叫了过来,想要与他一起分享开心。
当然,庄望开不开心他就不知道了。
“你看,这是军部的信件。”伍平拿着一封信挥了挥,却并没给他看:“军部对我军各部的战功奖励已经确定了,本将个人记了二等功一次,这可是托你的福啊!”
庄望:“……”
“何必如此羞辱我?!”
“此言差矣!”伍平摇了摇头:“我是真心话,如今秦国周围都快找不到战事了,我能靠着你们西南夷拿一次二等功,已经是我秦军自军改之后第一个得功的将领了。”
“虽然二等功不是什么大功,也不够我升到中将,但好歹是个好事嘛!”
“这样,今晚你跟本将一起吃饭,我赏你两瓶酒!毕竟要不是你滇国在,我也拿不到这功不是?”
庄望咬牙切齿……
杀人,还要诛心?!
“将军,老夫有一问,不知将军可否解惑?”
一侧,原滇国丞相彭风一脸恭敬。
庄望看了他一眼,对他这卑微模样满脸不屑。
“但说无妨!”
“将军此战,可以说是为秦国迎来了西南百年安定,俘获财宝、奴隶无数,有数次灭国之功,甚至为秦国商品打开了一片庞大的市场;可为何,只是二等功?”
彭风真的不理解。
他进入秦国的这几天也算大致理解了秦国如今的变化,他承认,秦国如今的国力强大到哪怕把周围所有势力绑一起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可同时,如今的秦国也面临着极其巨大的麻烦。
他们的发展走上了一条没有人知道答案的路,甚至没人能知道明天的秦国是否就会倒下。
他们需要大量奴隶,大量可以供他们商品交易的市场,稳定的环境,极其庞大的资源,绝对安稳的人心,甚至秦国朝廷内部自己都有缺官的问题……
哪怕是强如秦国,伍平也是平定了整个西南夷地区啊!
几乎是一瞬间就让秦国大部分问题得到了缓解。
如此巨大的功劳,居然只获得了一个二等功?
据说还有一等功,特等功……
照这个难度下去,那两个功劳是人能拿到的?
伍平轻蔑的看了他一眼:“井底之蛙。”
彭风:“……”
好好说话,别骂人……
“我秦军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是分开的,于军队体系来说,平定西南夷真就只能给本将一个二等功。抓奴隶?这也算功?至于什么灭国之功……”
“别搞笑了,蛮人那些小国也算灭国?哪怕西南最强的滇国,南北最长都不到四百里,这顶多一个蜀郡,我要是把这种灭国拿出去说,其他那些军长会嘲笑本将一辈子。”
彭风沉默不语。
庄望则只感觉心绞痛……
这是在装*吧?
这一定是在装*吧?!
可看着伍平那嘲笑的神情,还有周围其他秦军士兵一脸平静的模样,他又不得不正视这件事实。
一旁,彭风在沉默过后,忽然笑了。
“将军在意的,恐怕不是这个二等功吧?”
伍平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那你倒说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
“第三野战军的名声,或者说百姓对将军您和第三军的敬意,国内各方势力的看好,蜀郡经济的发展,而这些都比一个二等功在军部内管用。将军想要的,是第四个中将之位?又或者,依秦军如今的装备来看,对后勤和新武器的需求也……”
“老头,你话太多了。”
彭风闭上了嘴,拱手一礼。
一侧,庄望听得满脑袋问号。
接下来的路途很平静。
伍平在带着警卫团回到驻地后,先是按照军部命令给军中的部下们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分发,然后和郡守府进行了一些事务的交接,接着带着自己的俘虏向咸阳出发。
而在这期间,彭风对秦国愈发了解。
可越了解,他发现自己的用处就越少……
他好像只剩下了唯一一个用处:当一个投靠秦国的榜样。
道路平整宽阔,每个县都有一条能通到郡城和国都咸阳的大路,同时还在不断的修路——秦人好像对修路上瘾了,除了一些主干道是用那种水泥材质外,其他的土路秦人也在修,好像要把每一个县里都修上十几条大路连接每一个人口密集区。
矿区和工厂日夜不停,秦人自己的工人还好,只要白天干事,并且工钱照发,吃住全包。
可那些奴隶,不管是他不曾见过的匈奴奴隶还是蛮人奴隶,一个个都过得凄惨无比。
几乎每一个工业区外都有一个乱葬岗,那里埋葬的是无数累死病死的奴隶。
和他们一比,秦人自己国内的一些奴隶身份的人都过得好上许多。
至少他们能安稳的活着……
再次上路时,彭风什么话都不说了。
直到伍平问起,他叹息了一声:“秦国如今之繁荣,是以异族之血铸就的。”
伍平看了他一眼:“怎么?你有意见?”
“老夫没意见,因为老夫很庆幸,你们说的是华夏族。”彭风笑道:“秦王真是天纵之才,依老夫所见,秦国这宣传的华夏族之事,会成为日后秦国统一中原天下的最大助力。”
“因为六国百姓只要看到,秦人把他们视为华夏族一份子,却对异族冷酷无情,他们怕是会立刻认同……不说秦人、赵人,只说华夏人。”
“好一个华夏族!”
这一刻,彭风才真的放下了心里的担忧。
因为他也是。
两天后。
一条汉中郡的栈道上。
看着山谷那边传来的轰鸣,知道那是秦人在修路的彭风已经没有丝毫见怪了。
哪怕他还能看到远处的烟尘之后,一些修路的奴隶会时不时的因失足而坠下山崖尸骨无存,他也能平静的看戏。
用异族奴隶,总比用自己人好吧?
……
当伍平带着部队接近咸阳时,不仅赶上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冷空气,还赶上了新一期报纸发行的日子。
路上,一些报童带着报纸不断吆喝,哪怕看到伍平和亲卫一行人,也只是让开了路,没有任何意外或是惧怕之色。
相反,一个报童还凑了过来:“将军!要报纸吗?有大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