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肖镇超穿八十年代 > 第213章 科研日常与家族琐事交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科研日常与家族琐事交织

在金陵华康生物研究院,肖镇全身心地投入到深空探索对人类肌体影响的研究中,日常的工作紧张而充实。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轻薄的晨雾,温柔地洒在研究院那现代化的玻璃幕墙上,泛起一片柔和的光晕时,肖镇就已精神抖擞地到达办公室。

他轻轻拉开椅子坐下,桌面上整齐摆放着前一日科研团队精心整理的数据报表。

肖镇的目光如炬,迅速扫过每一行数据,对各项实验进展迅速了然于心。

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中仿佛是通往解开深空探索人类肌体奥秘的密码。

随后,肖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这股味道对他而言,仿佛是科研征程的独特标志。

各类精密仪器有序排列,闪烁的指示灯和轻微的嗡嗡运转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科研乐章。

肖镇首先来到模拟太空辐射的实验舱前,舱内培养的人体细胞样本在特殊光线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

他微微俯身,专注地观察着细胞的状态,与负责的研究员展开深入探讨。

“从目前的数据趋势来看,这种特殊基因的突变频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对细胞代谢功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肖镇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中的笔,在记录板上快速记录下关键信息。

研究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专注地回应道:“肖院士,我们已经同步准备了多组对照实验,力求更精准地分析出辐射剂量与基因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您看,这是我们初步的实验规划。”说着,研究员递上一份详细的实验计划书。

肖镇仔细翻阅,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在实验变量的控制上,要做到更加精细。

太空环境复杂多变,我们要尽可能模拟出最接近真实的情况,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说服力。”

离开辐射实验区,肖镇又来到微重力模拟区域。

这里,科研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一种新型抗辐射材料进行测试。

巨大的模拟舱内,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下接受着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

虽然镇南已经将类环境生态模拟设备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不过通过各项数据搜集分析情况来说。

长期在异星环境和宇宙深空环境工作,一些宇宙粒子会改变人类基因,特别是生物生理基因。

这就是肖镇想现在突破的方向,想要人类走得更远,总不能断绝太空工作的人繁衍后代吧。

“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不仅要能抵御高强度的辐射,还要保证在长期的太空任务中,不会因为各种复杂因素出现结构疲劳。”肖镇一边检查实验设备,一边强调着关键要点。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有些担忧地说道:“院士,目前材料在模拟太空粒子冲击时,出现了局部结构损伤的情况,我们正在分析原因。”

肖镇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从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入手,仔细排查可能存在的薄弱点。

可以借鉴一些前沿的材料强化技术,看看能否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忙碌的科研工作间隙,肖镇也不忘时刻追踪全球科研动态。

他会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快速浏览最新的国际科研文献,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为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与此同时,寒假的脚步悄然临近,郭惠茹带着盛颐和盛蔚开启了一段温馨的探亲之旅。

郭惠茹精心收拾好行李,两个孩子也满心期待地坐在车后座,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盛颐和盛蔚翻年七周岁。在港城理工附小读四年级,孩子还太小,肖镇建议还是不要再跳级了,不然孩子适应不了,交不到朋友。

她们首先抵达上海,与伊万卡相聚。

伊万卡早早便站在门口翘首以盼,当看到郭惠茹带着盛颐和盛蔚的身影时,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宝贝们,快让奶奶抱抱!”伊万卡热情地张开双臂,盛颐和盛蔚像两只欢快的小鸟,飞奔进曾奶奶的怀抱。

伊万卡为孩子们准备了满满一桌子爱吃的零食和精美的礼物,随后几天,她带着孩子们在上海尽情游玩。

在佘山天堂游乐城里,盛颐兴奋地拉着曾奶奶和妈妈的手,穿梭在各个游乐项目之间,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快乐。

而盛蔚则对梦幻的童话城堡充满了好奇,眼睛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登上东方明珠塔,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盛颐忍不住惊叹:“哇,好高啊,这座城市真美!”盛蔚也在一旁附和:“像童话里的世界一样。”

短暂停留后,她们又前往金陵看望肖镇。

肖镇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特意抽出时间陪伴家人。

他带着大家来到华康生物研究院的科普展厅,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深空探索的奇妙奥秘。

“爷爷,太空中真的有外星人吗?”盛蔚好奇地问道。

肖镇微笑着回答:“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宇宙如此浩瀚,一切皆有可能哦。”

盛颐则对那些展示的太空探测器模型更感兴趣,不停地问着关于探测器功能和运行原理的问题,肖镇都一一详细解答,让孩子们对神秘的宇宙有了更深的向往。

之后,郭惠茹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渝州岔路口老家。

肖正堂和文韵书远远看到他们回来,赶忙迎上前去。

“曾爷爷,曾奶奶!”盛颐和盛蔚欢快地跑过去,分别抱住曾爷爷奶奶的腿。

“我的乖曾孙儿,乖曾孙女,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肖正堂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文韵书则忙着从屋里拿出为孩子们准备的各种好吃的。

老家的院子里再次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盛颐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间奔跑嬉戏,追逐着彩色的蝴蝶,时不时停下来观察路边的小昆虫,对乡村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盛蔚则跟着曾奶奶在院子里喂鸡,看着小鸡们争抢着食物,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然而,在这温馨欢乐的氛围中,镇西的婚事成了全家关注的焦点。

肖正堂和文韵书两位老人对此尤为上心,特意将镇西的妈妈谢成润召集到渝州老家。

冬日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跳动的火苗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

肖正堂轻轻咳了一声,率先打破沉默:“镇西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成家了。咱们得帮他上上心。”

谢成润无奈地笑了笑:“爸,我也着急啊,可感情这事儿急不得,得看镇西自己的意愿。”

这时,肖正堂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我倒是想到个人选。

上次我回渝州参加聚会,碰到了肖镇的小学同学王畅。

他家小闺女和镇西一样大,大学本科毕业后,又接着在西工大读硕士。

我跟她接触了一下,这姑娘聪明伶俐,知书达理,我看和镇西挺般配的。”

文韵书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对呀,而且听说王畅现在已经是港城隔壁省的一把手了,春节前就要调到京城,这两家要是能结成亲家,那可再好不过了。亲上加亲,多好的事儿。”

谢成润思索了一番,缓缓说道:“听起来确实不错,不过感情的事儿,还是得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而且人家姑娘说不定已经有男朋友了呢。”

肖正堂一拍大腿,自信满满地说:“这事儿简单,我打电话让肖镇问问他老同学,他家闺女交没交女朋友。先把情况摸清楚再说。”

说着,肖正堂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给肖镇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肖正堂把想法跟肖镇详细说了一遍。

“爸,您这操心的事儿还真不少。

行,我找个时间问问王畅。不过您也知道,感情这事儿急不得,还得看孩子们自己有没有缘分。”肖镇在电话那头无奈地笑道。

“你先问问情况再说,别老是这么敷衍。镇西这孩子,平时就大大咧咧的,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上心,咱们当长辈的,能帮就帮一把。”肖正堂有些着急地说道。

挂了电话,肖正堂看着大家,信心满满地说:“就等肖镇的消息了,希望这事儿能成。咱们肖家也该办办喜事,热闹热闹了。”

一家人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想象着镇西成家后的美好画面。

有人说起要如何布置新房,有人讨论着婚礼的热闹场景,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而远在金陵的肖镇,在结束与父亲的通话后,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父亲的一片苦心,也明白镇西的终身大事确实到了该考虑的时候。

思索着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向老同学询问此事,以及镇西得知此事后可能的反应。

家族的琐事与自己繁忙的科研工作,此刻在他心中交织,构成了生活中独特的旋律。

他知道,无论是科研的探索,还是家族的事务,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都需要他用心去对待,努力去协调。

下了班,李新民开着车,肖镇突然对李新民说:“新民,你回到家给孙承泽打电话让他收集点我老同学王畅家小闺女的资料看看。”

“嗯好的院士,这是?”

“我家老头子看上了我老同学家的小闺女,准备看看合适的话,介绍给镇西,哎镇西是海军啊,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西北地区,这事啊走一步看一步吧!”肖镇一边看着平板的邮件一边说道

“镇西今年21,22了吧,部队是锻炼人,院士要是合适我看您还是找一找老战友张成张领导把镇西调到空天部队好些。”李新民建议到

“到时候看情况,唯一,奥萨也要结婚了啊,我才47岁啊。”肖镇想了想郁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