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镇忙于科研相关事务,家族众人各自在生活与事业中稳步前行之时。
肖家内部悄然掀起了一阵波澜——肖正堂和文韵书两位老人,竟闹着要回渝州老家岔路口生活。
肖正堂和文韵书自1985年入籍港城后,到现在已经41年了,肖正堂退休后也没什么重大的事,不过老两口日常想着家乡渝州。
特别是文韵书,作为文家老小,年纪大了就特别想在渝州老家年纪更大的哥哥姐姐们。
肖正堂虽已步入暮年,但骨子里依旧透着一股倔强与执着。
他时常回忆起在渝州老家岔路口的点点滴滴,那些熟悉的乡音、亲切的邻里以及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
文韵书同样对老家有着深厚的眷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归乡之情愈发浓烈。
然而,肖家的小辈们得知两位老人的想法后,却陷入了担忧之中。
镇南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爷爷奶奶,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渝州老家的生活条件哪有这边好啊,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医疗什么的都不方便。”
肖正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头微皱,语气坚定地回应道:“镇南,我们知道你们是担心我们。
但在这大城市里,虽然生活便利,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老家岔路口那才是我们的根,我们想回去看看老房子,和老朋友们唠唠嗑。”
文韵书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里虽然什么都好,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月光,还有那熟悉的蝉鸣声。”
镇南也在一旁劝说道:“爷爷奶奶,你们要是想老家了,我们可以经常带你们回去看看,但长期住下,真的不太放心啊。”
但两位老人去意已决。肖正堂为了实现回渝州老家的愿望,开始“斗智斗勇”。
他先是趁着小辈们上班的时间,偷偷联系了老家的亲戚,打听老房子的情况以及周边的生活设施变化。
得知岔路口的房子依旧保存完好,且如今老家的医疗条件也有所改善后,他心中的想法更加坚定。
接着,肖正堂开始给小辈们“洗脑”。
他每天饭桌上都会讲起在渝州老家的趣事,那些和邻里一起劳作、一起庆祝节日的场景,描绘得生动有趣,试图让小辈们理解他们对老家的深厚情感。
文韵书则发挥她的温柔攻势,她拉着镇南、镇北的手,轻声说道:“孩子们,就让我们回去吧。
我们在这儿享了这么多年福,现在就想回到最初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度过余生。
你们要是想我们了,随时可以回去看我们呀。”
在两位老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肖家的小辈们最终被打动。
光宗最先投降无奈地叹了口气:“爷爷奶奶,既然你们这么坚持,那我们也不拦着了。
但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其他小辈们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肖正堂和文韵书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归乡之路。
当他们再次踏上渝州老家岔路口的土地时,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老房子的青瓦依旧,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仿佛也在热情地欢迎他们归来。
邻里们得知两位老人回来,纷纷围过来打招呼,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肖正堂和文韵书心中满是温暖。
回到老家后,两位老人的生活简单而惬意。
每天清晨,肖正堂会早早起床,去菜市场逛逛,和熟悉的摊主们唠唠家常,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文韵书则会在院子里打理那些她亲手种下的花草,看着娇艳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心中满是欢喜。
而镇北在爷爷奶奶回到老家一段时间后,决定带着伊莎和盛华(小卢卡斯)回岔路口看望老人。
当镇北的车缓缓驶入岔路口时,盛华兴奋地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新奇的景象,嘴里不停地说着:“祖父,祖母,我来啦!”
肖正堂和文韵书听到车声,赶忙从屋子里迎出来。
看到盛华那可爱的模样,两位老人脸上笑开了花。
文韵书一把将盛华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我的小宝贝,可想死祖母了。”
盛华在祖母怀里扭动着身子,奶声奶气地说:“祖母,我也想你。这里好好玩呀,纽约一点都没趣。”
镇北和伊莎笑着走进院子,伊莎看着两位老人容光焕发的样子,说道:“爷爷奶奶,你们回来后看起来精神好多了呢。”
肖正堂哈哈笑道:“还是老家舒坦啊,空气好,人也自在。”
盛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看到老槐树上有只小鸟,便指着大声说:“祖父,快看,小鸟!”
肖正堂笑着走过去,抱起盛华:“这是咱们老家的小鸟,它们可欢迎小盛华啦。”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饭。
桌上摆满了文韵书亲手做的家乡菜,熟悉的味道让大家吃得格外满足。
盛华一边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祖母做的饭饭真好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肖正堂带着盛华去村里溜达。他指着路边的稻田,对盛华说:“小盛华,这就是稻谷,以后会变成白白的大米饭,你吃的米饭就是它们变的哦。”
盛华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祖父,那它们怎么变呀?”
肖正堂耐心地给小曾孙子讲解着水稻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盛华听得津津有味。
文韵书则和伊莎坐在院子里聊天。伊莎看着院子里温馨的场景,对文韵书说:“奶奶,看到你们这么开心,我也觉得当初同意你们回来是对的。”
文韵书拉着伊莎的手,感慨地说:“是啊,回到老家,感觉心都踏实了。而且现在有盛华这个开心果,日子更是多姿多彩啦。”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岔路口,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肖正堂带着盛华回来了,盛华手里拿着一根狗尾巴草,兴奋地跑到文韵书面前:“祖母,看,祖父给我摘的。”
文韵书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真好看,小盛华喜欢就好。”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天空中繁星闪烁,盛华躺在肖正堂的怀里,听着祖父讲着古老的故事。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凉爽,也吹来了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镇北一家在岔路口的这段时间,让肖正堂和文韵书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欢乐和温馨。
盛华的天真活泼,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两位老人的心。
肖正堂和文韵书越发觉得回到老家的决定无比正确,在这里,他们不仅重拾了过去的美好回忆,还在与家人的相处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天伦之乐。
而镇北看着父母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
他明白,对于老人来说,心灵的归宿有时候比物质的享受更为重要。
虽然心中依旧有着对父母的牵挂,但看到父母在老家如此快乐,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肖正堂和文韵书在盛华这个开心果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
他们在院子里一起晒太阳、讲故事,在村子里一起散步、看风景。
每一个瞬间,都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也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充满了温馨与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