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小明的生意经 > 第423章 农药喷洒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我?”花衬衣显然有些难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似乎不敢相信东方月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着?月月说的话不好使是吧?没找你要赔偿就已经算便宜你了,哼……”陈丽君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她的语气异常凌厉,“还有,既然浩哥过来了,那正好把你自己的消费账给结了!”说罢,陈丽君的目光直直地看向了刚刚走过来的那个中年人。

那中年人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向陈丽君点头示意,表示自己知道了。

“我……我知道了,君姐月姐,我知道了,您们今天的消费也记在我头上。”花衬衣被两女人怒斥一通,不但不恼,还赔着笑说道,无他,他所依仗的爹也就比东方月高半级而已,更别论还有陈丽君以及她两人身后的家族。

“不需要!带着你的人赶紧滚吧!”陈丽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花衬衣等人如获重释似的赶紧出了门,他的那几个人也跟了出去。

而眼镜男却看着汪东明手中的资料,嘴角蠕动:“你把资料给我,我就走……”

汪东明此时终于将手中的资料全部看完,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他紧紧地握住那份资料,仿佛它是一件稀世珍宝一般,生怕它会突然飞走。

与此同时,汪东明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东方月的身上。当他与东方月的视线交汇的瞬间,他看到了她脸上那一抹淡淡的微笑,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柔和,让汪东明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

东方月注意到了汪东明的表情,她立刻就明白了他已经理解了自己心中所想。于是,她嘴角的那丝微笑变得更加明显了,宛如夜空中的明月,皎洁明亮。

东方月心中暗自感叹,她和汪东明之间的默契竟然如此之高。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他们就能洞悉对方大致的想法。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让她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满足。

陈丽君此时正在与那个老板说话:“浩哥,赶紧把这里收拾一下,重新上茶。”

“好好好,丽君,月月,真不好意思,我的人都给尹三反复说了丽君订桌了,还得不依不饶地坐进来。我这马上让人收拾,今天你们的消费免单!”浩哥解释道。

“不用免单!让我表哥他们知道了,还不得抱怨死我。”陈丽君笑道。

“就是,我哥知道了,也会训斥我的,你可别让我们难堪。”东方月也笑道。

另一边,汪东明拉着眼镜男坐下,问道:“你先坐下,怎么称呼你?”

眼镜男踌躇不决地坐了半个屁股,眼睛却静静地盯着汪东明手里的资料:“我叫汪来福。”

“哟,我们还是本家呢!”汪东明笑道。

东方月听到也转过头来,惊讶地看了一眼汪来福。

等茶舍老板转身出去安排茶点去了,陈丽君碰了碰东方月,看向和汪东明说着话的汪来福:“怎么回事?”

东方月低声解释道:“这人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他不是想拉投资,我让东明看看!”

“哦,我说呢……”陈丽君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汪来福这个是一个电动无人机项目,民用,按他的想法是用来进行农药喷洒,遥控操作,因为很多地方大面积农作物打农药的时候都是人力完成,不但费力,而且还有可能让人收到农药的伤害,还有可能压坏庄稼,所以汪来福就想到了这个。

而且他已经申请了10多项国际专利技术,涉及到飞行控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导航技术等等方面,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现在这个飞行半径和高度能达到多少?”汪东明随意翻开一页,问汪来福。

汪来福见汪东明询问起具体的内容,心中的自豪感瞬间迸发,他坐直身体回答道:“目前我能做到5公里半径和2000米以下的高度。”

“还能扩展吗?”东方月突然问道。

汪来福一愣,看了一眼汪东明,才转脸面向东方月:“我说的5公里和2000米只是我现在已经测试的距离,就我目前这个来看,理论数据是可以达到20公里和5000米的高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我没有测试,因为没有条件。至于再远和再高的,我也正在研究。但我先要吃饭,要把我目前的数据完善后才能进行。”

“能承重多少?”东方月继续问。

陈丽君此时也逐渐严肃起来,她从汪东明手中拿过资料翻看起来。

汪来福见三人问的问题似乎还很专业,不像之前那帮人,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懂,心里也没那么害怕,也忘了之前的委屈,他开口道:“目前我们的能承重200公斤到500公斤,因为老式的农药喷雾器,一桶也就十几斤,我们这个是它的20-30倍,还省时省力。而且这个承重主要受制于设备的尺寸、电池容量、电动马达的功率以及螺旋桨的数量等。这些硬件配置共同决定了设备的的最大承载能力,所以这承重主要看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定制这些个材料,那承重就不是问题。”

“那会影响到飞行半径和高度吧?”汪东明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对机械的东西还是了解一些。

“肯定的,但如果我们解决了设备的材料以及芯片的高度集成,降低它本身的重量的话,承重能力会提升而不影响它其他的性能。”汪来福对这些东西开口就来。

汪东明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这可是附加值高的的产业,比自己即将接手的啥罐头厂以及燕窝更有意思。

他开口问道:“那芯片集成也是你自己的技术?”

“嗯,这也是我的研究重点之一,但……但现在受制于资金,所以有些困难。”汪来福说到钱,就不太自信了。

陈丽君已经大致看完了资料,她开口道:“芯片技术还受制于光刻机的技术。”

汪来福惊讶地看了一下陈丽君,他没想到眼前这几个看似年纪轻轻的人,懂得还不少呢:“嗯,这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汪东明平和地笑了笑:“你们有几个人在做这个工作?”

“目前有四个,年龄都和我差不多,但因为资金快断了,所以……所以我也不知道我们还能在一起研究多久。”汪来福神色黯然地说道。

汪东明和东方月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陈丽君,两个女人都点了点头,于是他开口问道:“你们搞成这样,花了多少钱?有效益吗?”

“因为我们四人都是有这方面技术的,真正辞职来搞这个有两年了,期间还得为别人做一些系统工程来贴补一下开支,应该花了100万左右。至于收益……”汪来福有些尴尬,迟疑了半天才说:“我们只是组装了十几台卖出去了,入不敷出,谈……谈不上收益。”技术人员就是老实,汪来福也是,只是如实地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效益?你们这个东西价值并不高?”汪东明则一副奸商的嘴脸。

东方月和陈丽君对视了一眼,抿唇一笑,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汪来福有着急了,呼吸也有些急促,他继续道:“因为没钱,完全用我们自己技术制造的仅有三台,一台留作样品,两台卖出去,客户用得非常好,而我的所有数据也是基于我们留下的这台样品做出来的。而其他的那些,都是我们买进来零部件,然后用我们的技术进行了最大可能的改装,但还是没有达到我们自己制造的那些设备的标准。”

“哦……”汪东明想起了计算机组装,有些人刚开始也是买零部件组装,然后有的做得大一些的就自己生产一些部件,然后逐渐发展成为计算机制造商,或者为那些品牌机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