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 > 第279章 抵达大明京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场暴动中,不仅是汉人青壮们在战斗,老弱妇孺也被组织起来,据城而守。

他们虽然没有强壮的体魄去冲锋陷阵,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反抗贡献着力量。

老人们负责为战士们准备食物和武器,妇女们则照顾伤员,孩子们也在城墙上为战士们呐喊助威。

他们裴行俭、长孙无忌等人的带领下,紧密配合,运用灵活的战术,每占领一个鞑子据点就建立防御,应对后续面对多尔衮的反击,也为青壮们提供后勤保障。

当汉人们攻入城池后,他们对鞑子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屠杀。

多年来的仇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们要让鞑子们为他们的罪行付出惨重的代价。

鞑子们四处逃窜,但在愤怒的汉人们面前,他们无处可逃。

一个个鞑子倒在了汉人们的刀下,鲜血染红了街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们占据的城池越来越多。

他们在每一个城池中都建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准备迎接鞑子的反击。

他们知道,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鞑子,夺回属于他们的家园和尊严。

另一边,李承乾、李世民和李靖等人率领着一百人在一路前行,向大明京师的方向赶路

寒冷的气息如影随形,仿佛要将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冻结。

路途崎岖不平,狭窄的小路蜿蜒曲折,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意外。

马匹在这样的艰难路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时有马匹因疲惫或受伤而倒下,或者摔下山崖。

经过三天时间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穿过了燕山小路。

当他们看到喜峰口的大明守军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大明守军懒散地站在岗位上,毫无警惕之心。

他们的眼神空洞,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希望。

看到李承乾等人的一百人队伍,他们也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便不再理会。

李承乾等人心中不禁感叹,大明已经烂了,彻底烂了。

竟然这么轻易就让自己这一百人通过。

但话说回来,这些山口小路,确实也只能小规模通过,大部队通过风险很大。

如果大明的守军能够保持警惕,加强防御,或许他们的征程会更加艰难。

然而,现在的大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内部的腐败和混乱让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摇摇欲坠。

李承乾等人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们站在这片土地上,心中思绪万千。

他们知道,大明是没有希望了。

那曾经辉煌的帝国如今已千疮百孔,腐败横行,民不聊生。

朝廷的无能,党政和内斗,帝王对臣子的猜忌,让这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

对华夏最好的结果就是灭亡,让一个新王朝取代

可李自成能行吗?

他们心中充满了疑问。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虽然声势浩大,但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吗?

他们不确定。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乱世出英雄,他们深知这个道理。

只要将清国屠灭,华夏内部就有足够的时间厮杀出一位雄主。

或许在这个过程中,百姓依旧会活在地主的压迫下,但总好过被异族统治,肆意屠杀,剃发易服。

那是一种对民族尊严的践踏,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屈辱。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风呼啸着掠过大地,扬起阵阵沙尘和风雪。

李承乾一行人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疲惫与警惕交织在他们的脸上。

就在这时,十个骑着快马的身影如旋风般闯入他们的视野,那是李自成派往京师的探子。

探子骑着快马,马蹄扬起的尘埃在阳光下闪烁。

他们如风一般疾驰而过,然而,在看到李承乾等人的瞬间,他猛地勒住缰绳。

马匹发出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仿佛也感受到了此刻紧张的气氛。

探子警惕地打量着李承乾他们,眼神中充满了疑虑和戒备。

他们的目光在李承乾等人的身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的衣着、装备和神情中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和目的。

李承乾一行人也同样注视着探子。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

双方都在权衡着下一步的行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就像两只对峙的猛兽。

探子在想,这些人是谁?

他们是敌人还是朋友?

他们的出现会对闯王的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而李承乾等人则在思考,这个探子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李自成的大军究竟有多强大?

最终,双方还是没有接触。

探子犹豫了片刻,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李承乾等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

承乾看着呼啸而去的闯王探子,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他转头看向李世民,只见李世民神色凝重,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农民起义……” 李世民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作为帝王,他的心中此刻翻涌着无数的想法。

他想到了自己统治的大唐,最终会不会也是在一场农民起义下走向灭亡。

如今,大明却陷入了如此困境,农民起义军即将兵临京师。

他不禁反思,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党政!

官员腐败!

天灾人祸!

还是王朝都不可避免的一条路?!

李世民深知农民起义的力量。

历史上,许多王朝都是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推翻的。

这些起义军往往由被压迫的百姓组成,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尊严,奋起反抗。

他们的力量虽然强大,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破坏性。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造成了上百年的三国厮杀,最终在司马家一统天下后,被异族占据北方。

大唐末年的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清末太平天国起义.....

这一场场大动乱,不仅是百姓的自救,却也狠狠动摇了华夏的根基。

那要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