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3章 彻底臣服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寓情于景,曾经满目繁华、金碧辉煌的王宫,如今在钱俶眼中,到处是斑驳与衰败。

原来,青瓦之上,早已经长满了衰草。

原来,台阶之下,早已经有了老鼠洞。

原来,林木之间,早已栖身不少害虫。

他身形佝偻,依靠着廊栏,眼神空洞,痴呆呆的模样,从日出到日落。

期间,打发走了全部侍卫、宫婢,没必要让人守着,偌大的王宫,就是一座牢笼。

恍惚间,一件衣衫披在了肩膀上,茫然回头,竟是孙王妃。

“瑶妹?”

“王上,暮夜将至,天寒伤身,还是回宫去吧。”

“王上?倒是不错,李煜封我一个江都国王……”

孙王妃蛾眉低垂,她知道,如何劝慰都没用,只是哀怜地依偎在钱俶身边,不忍去看他鬓间的白发。

一朝阶下囚,一夜尽白头!

“瑶妹,那件事情办妥了吗?”

孙王妃点头:“一切顺利。”

“李煜有何反应?”

“暂无消息。”

“唉。”钱俶叹口气:“一天了,还无动静,看来是李煜是想不了了之。”

那件事情,指的就是让钱潇芙(小九儿)趁着李煜醉酒、前去侍寝。

钱俶倒不是害怕,这没什么可害怕的,无论成与不成,占便宜的都是李煜,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说是“臣子一片侍奉之心”。

送你个女人,还要怪罪吗?

孙王妃缓声说道:“王上勿忧,再说,这件事征得李从谦、徐铉等人同意。”

“瑶妹,你是如何跟他们二人说的?”

“直言不讳,希冀与大唐皇室结亲,两家合一,消除顾虑。”

“他们二人,是何态度?”

“伊始,徐铉犹豫不决,李从谦满口同意,随后,两人亲自送菡萏去了。”

“李从谦是李唐皇子,册钱塘王,治理杭州,他自然希望两家结为连理、从此交好。”

孙王妃道:“此事,唐将郑彦华、桂卿也知晓,王上,宽心吧。”

钱俶仍存忧虑:“只怕,我等先行后问,让李煜感到被人裹挟、逼迫,反倒弄巧成拙了。”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两句话,源自《论语》——历史上的孙太真是大才女,不仅熟读《论语》,更躬身践行,崇节俭、性仁德——意思就是,接受吴越亡国的事实吧,你我都是大唐的臣子,李煜能够徒步前来拜见,已经是很有礼节的了。

那么,身为臣子,就应该体现真诚。

钱俶苦笑,什么君臣?只能算是“顾全体面的囚犯”罢了。

匆忙脚步之声,打破沉闷氛围。

“王兄!”

“延世?你终于来了!”

钱俶惊起,紧张地问:“这都一天了,李……大唐皇帝对菡萏满意吗?”

钱弘亿走得急,一边喘气,一边摆手。

孙王妃一惊:“不满意?!”

“王兄,王妃,不用担心!”

钱弘亿长吐一口气,胸口稍微平稳,从怀中拿出三份文书。

“聘书、礼书、应书,一应俱全!”

“同意纳妃?”

“不错,大唐皇帝还说,九儿温良贤淑、实乃佳配,他一刻也离不开,又因当下局势,所以三书齐送、一切从简。”

孙王妃心细:问道:“九儿?是谁?”

“便是菡萏,皇帝念她是九公主,所以起了这么个……爱称。”

“延世,依你看,皇帝对菡萏……有几分真心?”

问完了,后悔了。

政治联姻,谈什么“真心”?孙王妃有些悲戚。

菡萏虽不是她亲生的,却是从小养大的,其生母去世的早,自幼不得宠爱,之所以“黏人”,一多半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岂料,钱弘亿笑意盈盈,说道:“王妃不必担忧,大唐皇帝对小九儿,真是好得夸张了。”

一五一十,将早膳时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孙王妃听,简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的感觉。

孙王妃尚且存疑,钱俶却不再怀疑了,他看了礼书。

礼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迎娶聘礼与数量——

金器一百,玉器三百,银器五百,铜钱二十五万缗,彩锦一千匹,杂色布料三千匹,车辇五驾,六畜七百……最重要的是,聘礼当中有“白鹅一对”。

钱俶清楚,以白鹅为聘礼,是南唐迎娶皇后的规格!

当然,李煜不可能让吴越九公主作为皇后,但至少也是贵妃(正一品),足可见重视!

“无忧矣,无忧矣!”

钱俶佝偻的腰身,迅速挺直了,手捧礼书、来回踱步。

“王上……”

“吩咐下去,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徽州封地!”

钱俶说着,将礼书交给孙王妃,她看了也是吃惊不小。

“延世,你也准备吧。”

钱弘亿一愣,说道:“王兄,弟就不去了。”

“什么?”

“皇帝册封我为衣锦王,掌管衣锦军。”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太炸裂了,比礼书的信息还炸裂!

“大唐皇帝让你掌握兵权,为何?”

“因为,惟溍。”

钱俶眸子一动,周身上下,迅速弥漫一股君王之气,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阴谋。

“惟溍是大唐皇帝肯定之人,为何还要防范?难道,一切皆为表象,自始至终,都没有信任钱氏王族。”

“王兄,此事与您、王妃无关,也与王族无关。”

“与谁有关?”

“太夫人之弟,王兄之舅。”

“吴延福!”

直呼亲娘舅的姓名,恨意弥漫,若是吴延福听从调令,第一时间支援杭州,结局走向、或有不同。

“正是。唐军截获的情报,表明两人有所关联,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钱俶切齿:“好,真好。”

看来,李煜奉劝自己的话,都是真的。

钱惟溍倒没有造反的胆子,但是,从中作梗、阻滞援军,怂恿吴延福“划钱塘江而治”的胆子有,而且很大。

李煜发现了,也不能治罪,因为钱惟溍的做法,是将自己私人利益与南唐国家利益捆绑一起。

吴延福占据越州、明州、台州等地,自立为王。

钱惟溍守在杭州,安心地做自己的“忠顺王”。

南唐方面,短时间不会面临军事反扑,巴适。

唯有钱俶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想明白这一切,钱俶又颓然地坐下,戏谑地说:“我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其实吧,也没怎么养。

“王兄,要走也不急于一时,待到九儿婚礼之后,再走不迟。”

“可以吗?”

“当然,大唐皇帝亲自交代的,王兄、王妃是要接受拜礼的。”

拜礼?谁敢啊!

“不必了吧。”

钱弘亿一咬牙,真诚说道:“王兄,两国之争,不累王族家人者少之又少,臣弟觉得,大唐皇帝如此礼遇,实属难得了。”

见钱俶不语,钱弘亿又说道:“王妃,大唐皇帝封号,明日就会传达。”

“我的封号?”

“是。册贤德顺睦夫人!”

钱俶、孙王妃同时“啊”了一声,不可置信。

为啥呢?五代十国一百多年里,对于封号主要是采取邑号、美名、官品的形式。

妇人没有官职、爵位,主要通过“美名”来封号,如庄惠、贤懿等美好字眼。

那么,如何体现出级别差异呢?看美名的字数。

当时,大部分美名的字数就两个,而李煜一下子给了四个,贤德顺睦。

够重视了吧!

“延世,我想要觐见大唐皇帝。”

“臣弟安排。”

钱弘亿慢慢退出,他意识到,王兄这次是彻底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