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司马炎的婚事
罗宪和李特前往河套之后,诸葛瞻也跟姜维立刻开始了战备,由于换防的原因,短时间能集结的兵力只有三万人,再加上凉州补充的精壮,也有了四万人。不过,面对司马昭可能的二十万大军,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眼下我军兵力能集结的实在不多,若是令则他们实在是来不及说动河套胡人,我们……”,姜维眉头紧皱,后面的话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诸葛瞻也是无奈:“目前的局面,除非我们能快速拿下长安,震慑魏军,不然也没有办法阻止。但四万人马,军粮器械也有所缺少,防守勉强可用,主动进攻则实在是有些冒险了。”
姜维突然说:“思远,你说,魏军的统帅会是谁?”
诸葛瞻听了这句话,思考了一会儿:“若是司马昭一力发动的,那就必须是他自己亲征了。如此,日后一方面是能更好掌控全局,另一方面则是日后得胜还朝,可以揽下全部的功劳。”
姜维立刻道:“若是到时候擒贼擒王,也许能有转机!”
诸葛瞻立刻摇头,他并没有这么乐观,司马昭一军统帅,岂能如此托大,更何况已经有了当年文鸯的前车之鉴,司马昭就是再傻,也不可能在给自己挖坑。
“只怕很难,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司马昭怎么会在身边继续埋雷?”,诸葛瞻还是说明了自己想法,这件事,除非身边亲信之人出个内奸,不然就没有任何可能。
姜维的情绪闻言也是低落了一些,但还是继续道:“无论如何,兴复中原也是我们不会忘记的使命,眼下还是先尽量布置好防线,准备军械用品。”
诸葛瞻点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但愿令则他们能够成功。”
姜维等人进行备战,但曹髦在得知司马昭除了调动匈奴以外,还开始以大将军名义调动四方兵马,终究是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还请你务必息怒啊!”,李昭劝说起了正在发火的曹髦。
曹髦愤愤不平:“十五万大军的调动准备,还有联络匈奴,居然都不让朕预先知道,而且事情做好之后,让朕再下诏?这魏国皇帝还姓曹呢,他这就迫不及待了?”
李昭只好道:“陛下,眼下司马昭鹰犬遍布朝野,若无胜券在握,陛下万万不可轻动。”
曹髦却已经是有些坐立不安了:“李卿,朕已经不想再等了,在等下去的话,不是朕胜券在握,而是司马昭胜券在握了。眼下他的大将军名义已经开始直接甩开朕,调动起四方兵马,这以后,朕已经是不敢想了。”
李昭沉默了下来,随即道:“陛下,如果真要有所准备,不妨先对付一个人。”
“谁?”
“中护军司马炎!”
与此同时,司马昭也叫来了贾充开始咨询他的意见:“公闾,炎儿加冠已经很久了,还有个妻子了。你觉得哪一个人合适?”
贾充想到之前胡奋给他塞的金银,于是拱手道:“大将军,公子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这婚配的人选一定要谨慎选择,属下这里确实有三个不错的人选,大将军可以先斟酌。”
“公闾说来听听。”
贾充立刻道:“弘农杨家的杨艳,陈泰的孙女陈萱,胡奋将军的女儿胡芳。”
司马昭想了想:“若是我没记错,杨艳虽然是杨家的人,但是却是由其舅父扶养长大?”
“大将军好记性,其舅父乃是天水人赵俊。”
“天水人……”,司马昭想起了咄咄逼人的姜维也是天水人,顿时生出来一丝嫌弃,虽然没有明说,但还是被贾充捕捉到了。”
“陈玄伯的孙女…年纪太小了,不合适”,司马昭也没有什么好感,虽然当年在对付曹爽的时候,陈泰出了不少力,但是后来陈泰与他们司马家一直是若即若离,与皇帝反而关系还不算差。这也难免让他有些担忧。
“胡奋的那个孙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司马昭顺着引导,还是问起了胡芳。
“这个胡芳出身于将门世家,虽是女子,但颇有其祖父胡遵将军的风采,举动进退刚正大方。也是公子的良配的。”,贾充笑道:“大将军不妨找个机会见一见如何?”
司马昭听了之后,初步也表示了满意,于是便商定找机会叫胡芳来看看,思索一番之后,又决定去告诉自己的妻子,让她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但王元姬听完司马昭的话之后,立刻就有些生气:“夫君你怎么如此糊涂?弘农杨家与安定胡家孰轻孰重,你难道分不清啊?”
“杨艳虽然是弘农杨家出身,毕竟是天水赵家抚养长大的,眼下天水几家人都在蜀国手中,这要是内外勾连,我实在是担不起这个风险。”,司马昭却不认为这有错。
王元姬摇摇头:“夫君,你可是执掌一国朝政,心胸怎么能这样狭窄?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让炎儿娶杨艳啊,如此才能展示我们拉拢关中士族的诚意,不然,日后他们对我们岂不是更加离心离德?此事,你还是要三思而行啊!”
“嗯……”,也许是觉得王元姬说的很有道理,司马昭不免也犹豫了起来。于是点点头:“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不妨先见见那个胡芳吧,为夫还是要依仗你的眼光的。”
“哎,好吧。”,王元姬也知道这件事司马昭肯定也是提前做了安排,于是自己也先退了一步:“纵然如此,日后一定要娶胡芳,不妨杨艳和他都娶了。”
“好好好,你说的对,就这样吧。”,司马昭见妻子松口也是松了口气,情绪也好了不少。
随着给司马炎定亲的消息传了出去,洛阳的各家士族也是纷纷行动了起来,也都想将自家的女子,推到司马昭跟前,以便自己家族一步登天,进入司马家的核心关系圈子,到时候司马代魏成功,他们的家族立刻就能以外戚的身份,显赫起来。
这也让不少人对这些士族的行为十分不齿,毕竟你不能只在自己不是外戚的时候,才反对外戚。
而就在这段时间之中,北境一个消息,突然传了过来:河套羌胡突袭五部匈奴,多年安定的边境再次重燃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