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 章大顺灭亡
正是因为这项土地政策,大顺军内部才会在是否转移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使李自成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定夺,却恰好给了人民军包围西安城的绝佳机会。
马超得知这一情况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笑李自成的优柔寡断,错失逃脱的良机;笑人民军的无敌兵锋,让敌人闻风丧胆;更笑自己的新政深得民心。
五日之后,十门大口径加农炮终于运到了西安城下。
马超一声令下,加农重炮便对准了北城的安远门,展开了猛烈的炮击。
一时间炮声轰鸣,火光冲天,安远门在人民军的炮火轰击下不断颤抖,守城的大顺军士兵抱头鼠窜。
马超为三缺一,故意留下了南成的永安门,想迫使李自成在认清形势后南逃,进入第四军团第一军的包围圈中,和李自成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将其彻底消灭。
可令马超甚感意外的是,直至安远门被加农重炮炸塌了多处城墙,城内的大顺军伤亡惨重后,李自成却依然没有要出城的迹象,似乎是铁了心要与西安城共存亡,与人民军决一死战。
马超无奈,只得派出通讯兵围城喊话,向大顺军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投降条件。
许诺出城投降的士兵可以分田地十亩,免税一年;将领出城投降者,可得田地百亩,赏银五十至一千两,并许诺其带出城的财货合法化。
如果李自成愿意出城投降,人民军将会护送他和家眷返回米脂老家,赏田地千亩,白银一万两,授丹书铁券。
劝降三日后,情况却并未如马超所期望的那样,只有部分顺军士兵,因为受不了城内的困境和人民军政策的诱惑,逃出城来投降。
而李自成和他的文武官员们,这一次却是铁了心要顽抗到底,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城投降。
马超的耐心也终于被彻底耗尽,下令第一军团由安远门杀入城中,与残余的三万大顺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一时间,西安城内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到处都是在燃烧的房屋,双方士兵在狭窄的街道和胡同中展开了殊死搏斗。
当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时,马超又命令刘佳的第五军团也入城参战,来增强进攻力量。
而最精锐的特战旅,虽然拥有强大的远程火力输出能力,但考虑到巷战的特殊性,所以马超没有动用这些王牌部队。
一昼夜的混战过后,西安城内的战斗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只剩下了李自成的皇城一带还有枪炮声响起。
大顺军的残部退入皇城,凭借着皇宫内的高墙和防御工事,继续负隅顽抗,摆出一副同归于尽的态势。
马超见大局已定,便命令三万人民军辅兵入城清理战场,救助城内的百姓,尽可能减少战争对西安城的破坏。
他再次向李自成展开劝降,只不过这一次的条件却没有之前那么优厚了,只是保证投降者不死。
可李自成却依然不为所动,他与他的文武百官身披铠甲,亲自督促士兵向人民军开炮放枪,就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野兽般,陷入了癫狂的状态。
马超见状也不再废话,为了尽量减少人民军自身伤亡,果断下令人民军对李自成的皇城展开大规模炮击。
炮弹如雨点般落在皇城内,一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建筑纷纷倒塌,惨叫哀嚎声响成了一片。
半个时辰后,刘佳看着眼前一片残垣断壁的皇城,心中不禁感觉五味杂陈,他向马超请示道:
“皇上,臣看着差不多了,是不是停止炮击?”
马超看着刘佳一脸的惋惜模样,不禁打趣道:
“怎么着,你这是心痛炮弹了?”
刘佳苦着一张脸说道:“皇上,大明国太大了,城池也太多了,臣是担心以后炮弹会随着补给线的延长,运输队供应不上。”
马超微微点头,十分赞许的说道:
“嗯!看来你是总结了远征印度的战役,这样很好。
那就停止炮击,由第五军团发动总攻吧!”
“是!”
刘佳闻言,当即就兴奋的向马超立正敬礼,然后开始向通讯兵传达作战命令。
当马超看到李自成及臣子们的尸体时,不禁对这位历史名人的命运不济感到惋惜,下旨在此地修建万人冢,以安葬大顺军的将士和家眷。
可负责这件事情的母贤君,轻信了手下人的封建迷信思想,竟然用一万多斤生铁,浇筑这座万人冢,声称要让里边的灵魂永世不得超生。
马超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率军出潼关,入河南作战了,他对此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
只是在心中暗自感慨,这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变迁,竟然都是自己这位穿越者所改写的。
大顺国虽然在历史的洪流中覆灭了,但河南境内的流寇却依旧活跃。
在老回回马守应的带领下,他们就如一股汹涌的洪流,冲破了乞活军和皇家陆军的阻挡,一路势如破竹,再次杀入了富饶的湖广北部。
一时间,湖广北部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拉家带口逃离家乡,躲避战乱。
就在马超考虑是向东迎击清军,去与赵大虎的邢天军汇合,还是进兵四川和湖广,去与由缅甸入滇的南越军汇合,对明国展开战略包围时,赵四海匆匆返回军中。
大明帝国的长平公主朱媺娖,不仅让赵四海带来了一封书信,还附上了一张充满神秘色彩的画。
马超首先打开了画卷,只见画上一男两女,正站在泰山之巅观看日出,画的空白处还写着一行字:
“崇祯六年三月十五日卯时,马超、马莲、黄媺娖泰山观日出。”
看着这幅画,马超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可笑着笑着,他的眼眶却又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他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从当年他背朱媺娖爬泰山时的情景,不禁有想起了三百年后,自己与未婚妻朱语嫣登泰山时的情景,这让他如何不触景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