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5年,春。中华国京城第一历史博物馆门口。
“同学们,记住了,进去后要跟紧老师不要掉队,要做任何事情要先打报告!
老师会带着你们一个场馆一个场馆地参观!你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老师讲的,还有之前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哦!”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老师,很耐心地在进馆之前最后一次和跟在她身后的三十来个都是十来岁的学生们开口道。
而就在这个博物馆门后,还有不少像这样老师和学生的组合。
“……前面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朝代,沐朝的陈列馆了!
这个朝代,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我们在上个月的历史课上学过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么?”等走进一个超大的陈列馆后,那老师看向了自己身后的学生们,适时地开口问道。
“我知道,沐朝时期,我们国内达到了人口的一个的飞速性发展!”“还有国力!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力和生产力达到了这个事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并远远把西方国家甩在了身后,直到今日,我们仍旧在世界领先,就是在沐朝打下的根基!”“还有粮食产量!那个时候,我们国内的粮食产量,也达到了顶峰!”……
学生们听到老师的问话,连忙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说起来。
“没错没错,你们说的都对!”那老师对着学生们连连点头。
“那你们还记得这个雕像么?”那老师的手不由指向了挑高的陈列馆大厅中央最显眼的黄色铜像开口。
只见那铜像高达十几米,浇筑的是一个古装女子,头戴皇冠,怀抱一只像是幼狐般的小动物。
“我知道,那是沐朝的开国皇帝,沐太祖熙宁帝!”一个女生举手回答道。
“没错!这个雕像就是沐朝的开国皇帝,熙宁帝!”那老师笑着点了点头。
“这位熙宁帝的人生,堪称是传奇的一生。她本身呢,也创造了许多历史,因此她还被人戏称说,她的人生就是开挂的一生!
甚至还有人说她本人的经历特别像一个穿越的大女主!
这些我们之前在历史课上有学到过的。难么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试着总结归纳一下这位熙宁帝一生的经历和其达到的成就呢?”那老师看向了自己的学生们,想看看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还记得么。
“老师,我知道!”刚才回答雕像是谁的女生又举起了手。
“好,那秦乐一,你给大家讲一下吧!放心讲,有缺的地方老师会帮你补充的!”老师看着那落落大方的女孩子,笑着点头示意她讲。
“沐太祖熙宁帝,原名今书亦,后又改姓秦。原是沐朝上一个朝代启朝的镇国公秦栩的外孙女。
启朝的末代皇帝定元帝,听信谗言,将镇国公府所有人以叛国之罪下狱。
当时熙宁帝方十二岁,因不满外祖父被定元帝身边的宦官欺辱,于是对那宦官大骂出声。
宦官恼怒不已,遂向定元帝进谗言,说此女心性桀骜,且对定元帝心中有极大的怒气,如果留她性命,恐日后对定元帝不利。
于是定元帝便判熙宁帝与镇国公府一府男丁一同斩首。
然就在行刑当日,熙宁帝被一隐士高手救走,并收为徒弟,传授各种本事。
两年之后,熙宁帝出师,就此也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那女生秦乐一很是大方地娓娓道来。
“熙宁出师之时,才十四岁,但她心有丘壑,首先就是联系了其外祖的旧部,拉拢起了自己的势力,然后在暗处默默发展自己的势力,静待机会。
等又两年之后,天下大旱,后又洪涝瘟疫雪灾连连发生,百姓民不聊生,动乱频起。熙宁帝也趁机起事,以黔州做为第一个目标,在极短的时间内夺下了黔州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据地。
仅第二年,熙宁帝又夺取了忻州和青州。再过大半年,又夺下了云、幽、灵、代、羌五州,而这个时候,整个启朝的大半个江山已经被熙宁帝掌握在了手中!此时离熙宁帝起事,不过两年多三年不到的时间。
此后熙宁帝用了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招兵买马,组建自己更强大的军队。
等两年之后,熙宁帝再次发兵,就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启朝其余的土地,还拿下了整个原本和启朝相邻的国家虞国。
熙宁帝就此用不到五年的时间,拿下了两个国家,然后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开国皇帝!”秦乐一语气中带着激动和热切,声音带着几分抑扬顿挫地开口道。
“没错,秦乐一同学说的比历史课本上说的还要详细。看来是课后还自己仔细地去了解过熙宁帝的生平的!
那你还能介绍一下熙宁生平做出的功绩么?”老师满意地对秦乐一笑了笑,点头夸奖道。
“熙宁帝的一生,在各个方面都为百姓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就是在农事方面。在熙宁帝还未起事之前,就发现了高产并耐旱耐高低温的新粮种红薯,并大方地将之推广了出去。
在那个其他稻麦等粮食只有亩产不到三百斤的时代,亩产高达两千斤以上且更容易种植生长的红薯的出现无疑是对整个农业结构的一次大型的飞速发展。
也是由于红薯的出现,让当时的我们国家在近十年的气候异常、天灾频发的时候,让更多的百姓活了下来!”秦乐一走到了陈列馆最前面的陈列柜,指着里面的红薯模型和几张临摹的女帝传粮种图开口。
“而在熙宁帝登基之后,她又建立了专门的农事院,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农业研究所的前身。
熙宁帝自己带队,招揽了许多对农业各方面有一定研究的农官们,对农业进行了许多的改进。
他们改良了当时的农具,研究出了许多更高效省力的农具。还研究出了在当时最为先进的沤肥方法,现在在我国某些地区,还在使用。
他们还推广了间套轮种的种植方法,让土地种植更科学。后期还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改良了种子,让不少农作物的产量达到了质的飞跃。
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到如今还在我们很多地方被许多农民使用着。
也正是因为农业的高度发展,让沐朝在当时自然环境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社会仍旧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人口也在短时间内飞速增长了起来!”秦乐一指着展柜中展出的另外几件物品,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