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王珪不紧不慢,缓缓道来:“伏惟陛下圣明神武,开疆拓土,海内晏然,万邦来朝。今臣有要事陈奏,关乎国家长远之计,边境安宁之策,实乃与东夷地狱国建交之大事也。
臣闻地狱国者承继高句丽、靺鞨、室韦、百济、新罗、契丹诸国之土,实已为东北之强国,地广人众,物产丰饶,且与我朝素来接壤。
近年来边境无乱事,且常有民间密集贸易往来,实为两国之福。
臣深窃以为,当此之良机,宜以和为贵,广结邻好,共谋发展,以安社稷,以慰苍生。
故臣斗胆上奏,请陛下敕令与地狱国建交。”
“不可啊!”
“国之大事,不可儿戏。”
长孙无忌顿时急了,急声喝断王珪,面向李世民劝道。
继而怒向王珪:“王珪老叟,外貌质朴若愚,似忠臣之状,实则皆伪也!其内奸诈狡狯,唯利是图,乃真奸佞之徒也!”
自地狱国与大唐以民间百姓私人身份贸易以来,太远王家因煤炭获利丰厚,引起其余几家眼红。
往昔稳固的世家盟约有了松散迹象,王家咬牙切齿割与其余六家重利,以维持此时已脆弱不堪的利益约定。
长孙无忌此时趁机发难,就是希望以雷霆手段灭了太原王家崛起的苗头。
这符合关陇门阀世家大族利益,同时也顺了五姓七望心意。
长孙无忌转而急切上谏:“陛下,臣劾王珪私通幽冥之国,输送无算之非分利,损我大唐,且鬻国以谋私。证据昭然,同僚共知,老臣不复赘述。”
见李世民不语,没从中斡旋打算,王珪顿时气急败坏,指着长孙无忌笑道。
“长孙无忌,卿乃国舅之尊,朝廷之柱石也,当致力于朝纲之稳定,社稷之安宁,黎民之福祉与繁荣。而卿反弃国家社稷之利益于不顾,昧良心之公器,私为己用,大肆营私,以图党派之私利。
身为陛下臣子与家人,卿扪心自问对得起陛下之信任乎?”
长孙无忌面色难看,欲要驳斥,李世民抬手阻止,满意地看向王珪,勉励道:“建交事由,爱卿继续说。”
长孙无忌气得拂袖回到朝班,王珪朝李世民拱手拜谢:“多谢陛下,臣言建交利远大于弊,其利有三:
一者,和平共处,边境安宁。两国民间既已建交修好,则纷争之源可息,边境得以晏然,百姓免于兵燹之患,此国家之根本,万民之福祉也。
二者,经济文化交流,互利共赢。地狱之国多奇珍异宝,其技艺精妙绝伦;我朝则丝绸瓷器甲天下。若开放互市,则两国经济得以共荣,文化得以交流,百姓生活益加丰富多彩,此双赢之道也。
三者,政治互信,共御外侮。建交之后,两国政治互信日深,可共商国是,同御外侮,确保边疆稳固,国家长治久安,此国家长远之计也。
为此,臣有三议以献:
一、互遣使节,以表诚意。陛下可选贤良方正之士,充为使节,赴地狱之国,传我朝和平修好之愿;同时,亦邀地狱国使臣来朝,共谋建交之策。
二、设官方边市,以促贸易。于两国边境之地,广设互市,许双方商民自由交易,以物易物,互通有无,共谋经济之繁荣。
三、强文化交流,以增友谊。鼓励两国文化之士互访,举办文化展览、学术论议等事,以增进两国人民之了解与友谊。
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成,故恳请陛下圣裁,敕令群臣共议,并委重任于得力大臣,以主持建交之事,成此千秋之伟业。臣惶恐之至,谨以赤诚之心,祈望陛下垂怜采纳。
伏惟陛下圣鉴!”
“臣附议!”
萧瑀拱手附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紧随,最后剩长孙无忌等一些人。
李世民面色难看,朝小舅子点头,长孙无忌硬着头皮表明态度—同意。
魏征起身离案,或盘坐或跪坐大臣齐齐看向他,李世民嘴角一阵抽搐。
魏征会意看向李世民,严肃道:“陛下放心,今日臣不是来找不快的。”
李世民顿时松了一口气,群臣哈哈大笑。
魏征双掌并于胸前,目光扫过李世民及群臣,一本正经道。
“今地狱国之名,在我大唐境内如日中天,其势力之强,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凡有识之士,皆知与之为善而非敌,实为明智之举。
况当今之时,北有胡蛮之患,西临土谷浑之扰,西南更有吐蕃之威胁。
若于此时与地狱国交恶,诚为不明智也。
是故,当积极谋求与地狱国建立友好之关系,借其力以御四边之患。
如此,则实力益增,国家稳定与发展可期。
陛下允准建交,臣为陛下贺,为社稷贺!”
李世民笑着颔首,看向王珪,敕令:“建交之策,源自卿之倡议,理应由卿统筹负责,总领其事。
然卿既为礼部尚书,此事便由礼部与鸿胪寺协同具体办理,门下省协同。
中书省统筹安排,尚书省总揽全局!”
群臣齐领命。
中朝议政结束,李世民将小舅子喊到甘露殿,长孙皇后见到哥哥瞪了一眼,就要离开。
李世民笑着拉着长孙皇后一起坐到上首。
笑容满面劝道:“不是什么大事,一家人坐一起聊聊。也快晌午了,一会一起吃个饭。”
王德搬来胡凳,铺上软垫,长孙无忌忐忑坐下,满脸笑容朝妹妹点头。
宫女上前小心奉茶,长孙无忌端起茶杯,品了一口,放下茶杯。
心乱如麻,哪有什么心思去品茶,欲言又止。
李世民笑着看向小舅子,安抚道:“风浅湾事情繁杂,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过去帮忙打理。”
长孙家早就眼馋北方巨大利益,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哪怕就是残渣也能让如今窘迫的长孙家回到最鼎盛。
奈何先有侯君集亲信管理,再有兵部和户部直接插手,后是李世民直接掌控,长孙无忌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此时听李世民提起,长孙无忌顿时精神百倍。
李世民手指抹去嘴角茶叶,又塞在嘴里咀嚼咽下,笑容灿烂,夸赞道:“冲儿在军中历练了两年,军中老将常夸他勇猛果敢,机智过人。
这孩子自小和高明他们在一起读书,在长安才气口碑很不错,获誉“长安天骄”。”
长孙无忌咧着嘴笑呵呵,长孙皇后也欣然点头,瞅了哥哥一眼,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冲儿是我们看着下长大的,这孩子性格宽厚,也懂事。”
不待长孙皇后说完,李世民满意道:“长乐大了,我看她与冲儿颇有眼缘,不如等几年,招冲儿为驸马。”
长孙皇后面色不悦,忧虑道:“长乐还小,过几年再看吧。”
长孙家眼下风头最盛,权势滔天,已是犯忌讳。
年前长孙无忌的吏部尚书和右仆射职位,还是长孙皇后再三劝阻,恰逢裴寂党派夹击下,好不容易才辞了。
此时再尚嫡长公主,很容易遭人嫉恨。
长孙无忌没吭声,李世民看皇后脸色不好看,没坚持,但也没退步,对小舅子许诺道:“先让冲儿去风浅湾锻炼一两年,等熟悉了,再慢慢接手。”
长孙无忌瞬间吓到了,接手贸易主职,一旦出了任何小差池,都有可能会酿成滔天祸事。
他只想着儿子能任个闲职,捞点残羹就不错了。
长孙无忌推辞道:“冲儿年幼,离开长安锻炼两年还尚可。就他那两下子,就怕误了陛下的大事。”
长孙皇后正眼盯着李世民,李世民会意点头,笑道:“那就先让冲儿锻炼一下看看吧。”
李世民退了一步,长孙无忌顿时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