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他当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是这么对他的。

就是因为他们父子二人手上的权利无限接近,因为朝野之上的官员既是皇帝党又是太子党。

朱元璋那么草率的退位,才让大明没有发生任何的动乱。

朱标现在自然也会这么一步一步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武将那边自然是不必说的,那些武将生来就是站在自己儿子身后的。

新一批长成的武将因为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打了高丽,对他的忠心也绝不会在自己这个皇帝之下。

文臣那边雄英的势力还是稍微薄弱了些,他要是想着提前把自己赶下皇位那些文臣恐怕还要骂他。

所以朱标决定给自己的儿子再添些文臣那边的筹码。

他可真是全天下最好的爹了呢!

如果是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要谋反,文臣武将他都给他配备齐了。

朱标等到屋内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了,甚至还露出了一丝苦笑。

自从自己的老爹跟甩锅一样把这皇位甩到他身上,朱标心中就有着极为不好的预感。

他如今才三十多岁,按照自己的皇后所说他至少还能再活五十年。

难道他日后的五十年就要每日跟这些奏折作伴吗!

他现在真的忙的连造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了!

再加上他从十几岁入朝就开始处理朝政了,也就是说他若是活七八十年就有六十多年的时间在处理政务。

朱标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能够理解朱元璋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的传位给他了。

他若是传位给雄英,这孩子搞不好直接带兵就跑了。

所以他要努力,努力在二十年之内帮太子把他手上的权力发展到极致。

然后他要作为太子党的第一人,对他这个皇帝进行逼宫!

他要过退休养老生活!

就在朱标第二日下达了要科考的消息后,天下读书人皆为大喜过望。

尤其是尤其是此次科考还会增多中举的名额,不必从童生开始考起。

只要是认为自己稍微有点真才实学的,都开始在接到通知的第一天就往应天城赶去。

元朝让科举制整整停了七十八多年,朱元璋也只举办了一次,距今为止也有十几年了。

现在天底下怀才不遇,觉得自己也算是有些本事的读书人有的是。

至于皇帝下令将此次科举所有事情都由皇太子处理,这事若是放在别的朝代还有可能有大臣会劝谏一番。

但是放在明朝,那些个臣子接受的颇为良好。

这不是他们老朱家的传统吗,当皇帝的都要给太子造势,生怕自己的儿子手上权力小了。

当然这条政令一出也有不少人心头一跳,比如现在的文官之首李善长。

就是因为大明一直是察举制,朝中有不少官员都是他搜寻来的人才然后举荐上去的。

那些个官员都算他半个学生,所以他在朝中文臣之间的地位才会这么高。

若是开了科考之风,那那些考生之间就有所谓的同年同窗,往高了说他们也都是天子门生太子门生,他的地位定然会受到威胁。

但是面对朱标的政令他又不敢不服,他是与朱元璋感情不错,但是不代表朱标和朱雄英需要给他脸面。

同样在察举制盛行这么多年的情况下,大明的吏治其实已经出现了一部分的问题。

这些个文臣几乎都能勾结成一片,现在有朱元璋祖孙三人强势镇压还看不出什么。

若是继续实行察举制,日后大明早晚会出一个权倾朝野的存在。

而科举制继续执行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甚至科举制和察举制上来的官员会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他们双方会形成相互制约的情况,而最后的结果朱雄英也想得到。

那就是慢慢的这批察举制的官员会被挤出权力的核心,等到他们全都辞职离世察举制造成的影响自然就消弥了。

至于科举制考上来的官员也会官官相护,互相勾结。

那是因为历朝历代每一届举人选取的人都太少了。

唐朝录取进士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是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录取了五十六人。

宋朝每一次科考平均录取进士的人数是一百五十人。

按照历史记载,明朝和清朝每次录取的进士也一般不会超过二百人。

就这么点儿人同年考入自然会相互认识,但是现在的大明可和史书上不一样了。

他科举考试会直接录取两千人,两千个进士谁认识谁呀。

人数一多所谓的同年也就没有什么用了。

而且这些人都会被打散日后分派到大明境外的那些领土走上一圈,有没有能耐回归中央都还不一定。

就在天下考生努力往应天成去的时候,大明皇宫第一大闲人朱元璋实在是不想再继续打麻将了。

他直接找来朱标宣布自己要带着乖孙回乡祭祖!

至于朱标说的让他帮着处理些政务,朱元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答应。

朱元璋还把回乡祭祖的理由说的有理有据。

朱雄英如今还从来没有回过家乡呢,他也想让朱雄英看看他爷是在哪儿出生的。

还有一个挺说不出口的,朱元璋曾经想以自己的家乡凤阳为都城。

当时几乎是掏空了大明国库所有的银子声势浩大的建了整整六年,但是却在洪武八年朱雄英抓周后突然宣布放弃以凤阳为都城的想法。

谁也不知道那天晚上洪武皇帝做了个梦,虽说醒来后已经忘记了梦中究竟是什么事。

但是从那天以后不知为什么他对凤阳的留恋之意突然就没有那么大了,那声势浩大的迁都工程也戛然而止。

但他还是想带着自己的孙儿回去看看,带自己的孙儿回去瞧瞧朱家真正的祖地。

朱元璋原本还想带上自己的小孙子朱允熥的,但是想了想自己这个小孙子那磨人的性子。

不行,他还是不带了。

他害怕带小孙子回去路上他就要拿鞋底抽人了,到时候岂不是破坏雄英心中无比慈爱的祖父的形象?

..........

朱元璋:打仗打仗打仗!

朱标:逼宫退位退位退位!

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