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718章 益州刘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不管周瑜对孙策所说的机会是什么,我们的视线来到益州…..

成都。

这里是益州政治中心,也是汉时五大都会之一,经济非常繁荣,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汉代的北上广深。

七年前,心怀不轨的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向灵帝刘宏提出废史立牧。

而当时,灵帝为应付各地叛乱,遂采纳了刘焉的提议,挑选朝中重臣出任州牧。

一开始,刘焉本想跑到远离中原的交州,躲避世乱。

但有一个与刘焉要好的朝中大臣叫董扶,当董扶知刘焉所谋后,就告诉刘焉益州有天子之气。

一听这话,心怀不轨的刘焉,打消了去交州的念头,改向灵帝请命去益州,收拾横征暴敛的益州刺史郤俭,整饬吏治。

这时,又有一个在朝中为官的益州本地人叫赵韪。

当赵韪听闻刘焉要去益州,便弃官跟随刘焉入蜀。

不过,当刘焉还在前往益州的路上时,益州刺史郤俭就被黄巾余孽马相、赵祗二贼弄死了,并自称天子。

本来刘焉一时间是没办法平乱的,但有一个叫贾龙的益州本地人非常牛逼,组织人马击败了马相、赵祗二贼。

随后,贾龙迎刘焉入蜀,开启了刘焉对蜀地的统治。

一入主益州,刘焉首先拉拢一批当地豪强,接着又打杀一批益州豪强,从而确立了刘焉对益州的统治地位。

另外,刘焉又一边培植随他入蜀的东州士人,用于制衡麾下本土益州豪强,其中东州代表人物就有庞羲、吴懿等人。

稳定益州局势后,老狐狸刘焉便开始实施他的割据梦,派姘头卢夫人之子张鲁,攻打汉中太守苏固,以此切断益州与中原的道路。

随后,因中原战乱,刘焉又大量接收来自南阳、三辅等地的数万户流民,从中挑选青壮组成了东州军。

自此,刘焉培植的东州派,正式在益州站起来,成为刘焉平衡益州本地派的核心力量。

在两派的互相制衡下,刘焉巩固了自己在益州的统治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益州土皇帝。

但刘焉没当两年土皇帝,在去年就一命呜呼了。

这个时候,当年跟随刘焉弃官入蜀的益州本地豪强赵韪,已经是益州本地派代表人物。

于是,赵韪就推举刘焉第四子,刘璋为州牧。

但刘璋显然没有其父刘焉的本事和手腕,刚坐上州牧宝座,汉中张鲁就不鸟刘璋。

说起张鲁,就不得不从张鲁的家世说起。

张鲁的祖父叫张陵,就是在道教中非常有名的四大天师之一的张道陵,人送尊号张天师。

张陵是五斗米教创始人,其教名源于教众帮人治愈病痛后,只收五斗米作为回报,故名五斗米教。

张陵作为五斗米教创始人,死后自然让儿子张衡扛起教旗。

张衡死后,五斗米教的传道大业,理所应当就落到了张鲁的头上。

而张鲁的母亲也是五斗米教教众,甚至修道还修出了一点名堂,年纪虽然四五十岁了,但却长得肤白貌美,宛若少妇。

而这种风韵少妇,在任何时代都是男人心中的极品。

刘焉也不能例外,当刘焉一见卢夫人,就仿若焕发了第二春,当即表示自己修道之心久矣,只恨未遇修仙引路人。

而张鲁之母卢夫人,见刘焉有权有势,哪有拒绝之理?

这一来二去,刘焉就与卢夫人练起了昆字诀…..

卢夫人与刘焉练了昆字诀,自然要为自己儿子谋利,便大吹枕边风。

恰巧当时,刘焉正想收拾汉中太守苏固,于是就派卢夫人的儿子张鲁为将,攻杀苏固。

张鲁也确实有点本事,完美完成了刘焉的交待。

事后,刘焉便将张鲁留在汉中,负责截杀朝廷使节,对外宣称米贼阻道,不得变通。

自此之后,朝廷的使节就再也进不了益州,实现了刘焉对益州的割据。

而张鲁被刘焉派至汉中干截杀朝廷使节的事情,显然非常得刘焉的信任,这自然引起了刘璋兄弟对张鲁母子的强烈不满。

不过,以前刘焉还在,刘璋兄弟即便对张鲁母子再不满,也不敢做出过激的行为。

但刘焉一命呜呼后,刘璋马上就想收拾张鲁。

而张鲁在汉中传道数年,早已扎下根基,人有了势力,自然也变得狂傲起来。

况且,张鲁也知道刘璋早就想搞他,于是对新上位的刘璋嗤之以鼻。

为此,刘璋大怒,当即将卢夫人,以及张鲁在成都的妻儿抓起全砍了。

这一下,刘璋与张鲁彻底撕破脸,双方结下了死仇。

随后,张鲁煽动益州境内少数民族作乱,与刘璋正式开打。

这一打,就是一年多…

打到现在,刘璋拿张鲁一点办法都没有,这自然令益州人民怀疑刘璋的能力。

…….

今天,曹操派人送来的诏书,终于抵达成都。

“诸君,这是兖州朝廷送来的诏书,诸君都看看吧!”

一收到这封诏书,刘璋是激动的;虽然他以前对曹操立的兖州朝廷不屑一顾,但自从去年坐上他老爹这个位置后,刘璋有太多烦恼。

因为,益州有太多人不服他,觉得他刘璋德不配位,比如张鲁割据汉中,部将沈弥、娄发、甘宁等人反叛。

而此刻兖州送来的这封诏书,却是他最需要的;如果他接下这封诏书,他就能名正言顺晋蜀王位,统治蜀地。

届时,谁还敢说他德不配位?

“主公,请送还此诏!”

堪比王宫的州牧府大堂内,赵韪作为当年拥刘焉入蜀的老人,再加上去年又拥刘璋继位,如今可谓是刘璋麾下第一人。

赵韪一观诏书中敕封刘璋为蜀王,当即要求刘璋送还此诏。

堂上,激动的刘璋闻言一愣:“征东中郎将何出此言?”

在刘璋想来,赵韪可是自己的铁粉,我晋升王位,你赵韪也跟着加官晋爵,这不香吗?

还让我送还诏书?

“主公可有想过?一旦接受兖州敕封,就得跟随曹操讨伐北明?”

赵韪自然看出刘璋想名正言顺称王,但赵韪作为益州本地豪族代表,自然不愿去趟中原那趟浑水。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赵贼叛汉称帝,焉能不伐?”

东州派代表人物庞义,马上站出来反对赵韪。

庞义虽然不是当年跟着刘焉入蜀的老人,但庞义在三年前德阳殿巨变时,带着刘焉的几个孙儿平安逃到益州。

因此,庞义得到刘焉重用,现为东州派领袖。

而东州派,本就是刘焉培植起来压制益州本土派的,双方自然是对立的。

见庞义支持自己晋升王位,刘璋有点振奋,当即大义凛然道:

“庞将军所言甚是,孤乃汉室宗亲,赵贼叛汉称帝,焉能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