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他们之前那么沮丧,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啊。”
于是把自己向白俄人订购设备说了出来。
“哇,原来这是真的啊,浩然你也太厉害了。”
“浩然,你哪儿来的那么多的钱啊,听说是整整400万美刀啊。”
“是啊...”
......
“行了行了,我知道我很厉害,可是你们怎么知道的。”
“就是400万的事儿,你们咋知道的,我还没说具体花了多少钱呢。”
又是一阵七嘴八舌。
李浩然直接镇压,开始点名话最少,但心最脏的孙不语来回答。
“老孙你来说,你们咋知道的,消息怎么传的这么快啊?”
孙不语可完全没有掺和。
看着同伴们耸了耸肩,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表达清楚。
“现在全京城但凡只要是有点儿路子的人都知道了有人在东北那边花了400万美刀。”
“啊?就这啊?才400万而已嘛。”
孙不语可不想听这么装逼的话。
“呵,还就这,400万好不好,美刀好不好,我们买了9个工厂的设备也才花了不到160万大洋。”
“你这都1000多万现大洋了吧,哎,你到底卖了啥玩意儿了?”
杜俊也很好奇。
“是啊,我买回来的那个小五金厂,说是工厂,但也就只能生产点洋铁皮桶和铁钉之类的玩意儿。”
“你这1000多万得买多厉害的设备啊?”
李浩然看着大家都有点儿想要崇拜的的样子。
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决定给他们提升提升眼界。
真不是想再次装逼。
“嗨,这有啥,就是机械厂、钢铁厂、制药厂、化肥厂、食品厂、饮料厂、纺织厂...的部分设备。”
“还都是落后的二手设备。”
是的。
李浩然再怎么要求尼古拉斯要最新的、最好的设备。
可是以他们那帮掮客的实力,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就能帮李浩然买到一些5年前的设备。
说不定还可能是10年前的呢。
这个时代可正是技术发展飞快的时代。
好吧,这是句废话。
几乎每个时代都是新技术发展飞速的时代。
可5到10年就是差不多两代的技术差距了。
产能、效率、能耗等方面的指标肯定是不能和欧美的最新技术相比较的。
“就像是拖拉机的生产设备至少的1000万美刀起步,别说没钱了,就是有钱,人家也不一定卖给咱们。”
“所以啊,现在咱们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着个最重要的难题了,下一步在慢慢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就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加油干就完了了。”
终于,
他们9个人还是被李浩然给装到了。
院子里,10个小年轻围坐在两张拼接起来的书桌周围。
书桌上摆放着3口刚刚打电话从王掌柜的涮肉馆叫过来的紫铜大火锅。
好在李浩然有点儿良知,在锅底垫了几张桌布。
不然这两张上好的黄花梨大书桌肯定会被他们糟蹋了。
桌上摆满了提前准备好的肉和菜。
他们就这样一边涮着火锅,一边高谈阔论的讨论着各自手边摆放的资料。
那小模样,当真是书生意气,风华正茂。
偶尔兴头起来了,招呼大家一起举杯,干了杯中的酸梅汤。
当他们吃饱喝足后,结账打发了王掌柜派过来招呼的小二。
有一起干劲儿十足的坐车前往东郊正在建设的工厂。
而此时,李浩然回到京城的消息开始发酵了起来。
之前李浩然在市政府工业局遇到的那位王主任,此时已经接到了最近一直按捺住性子照常巡逻的吴队长报上来的消息。
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略作思考,便在身后的文件柜里找出了当时从工业局那里拿来的资料。
以及自己这边收集到的,还有沈阳那边汇总过来的资料。
十几页的资料被摊开平铺在他的办公桌上。
上面写满了李浩然的家庭情况,他这段时间以来在外面的言行。
包括他在沈阳那几天的行动轨迹。
就连那个他刚传过来时去过一次,只是准备过,一直没有实施的庆祝游行活动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有意思,希望你是真的言行一致,不然......”
不然会什么,王主任没有继续想下去。
因为这个时候,有人给他送过来了最后一份材料。
那份从王掌柜家涮肉馆的小二那里询问得来的消息。
小二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得到的信息比较散乱。
只有一些店小二在忙碌的间隙无意中记下来的。
诸如160万大洋,400万美刀,1000多万现大洋,以及东郊的工厂要大规模招工这样的字眼。
后面还特意注明了,店小二曾经询问过那群人当中的某个公子哥。
店小二想要问问能不能介绍几个亲戚过去干活。
结果那人说只要身家清白,没有作奸犯科的都要。
让店小二尽管介绍人过去试试,工资待遇很好。
最后,王主任看到一条‘主事的人’其实也就是李浩然说过一句话。
满京城的人知道他们花了400万美刀买了设备更好,就当是提前打了次广告了。
看到这里,王主任直接起身到前面的工业局叫上那个叫小刘的工作人员一起去了东郊。
而在杜俊的家里,李浩然所有同学家里的长辈都汇聚在了这里。
会客厅里弥漫着从雪茄和香烟上飘起来的烟雾。
高谈阔论之间那派头,啧啧。
李浩然一行十几人(有几个司机)到了东郊的工厂。
饶是在后世的网络上面见识过基建狂魔的实力。
看到这片忙碌的工厂就这样拔地而起,还是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这就是自己将要奋斗的起点啊。
杜俊等七人早就回到京城,已经来过了好几次了。
但是仍然乖乖的跟在李锦绣和林小曼两位大小姐的后面。
听着那和前几次几乎一模一样的介绍,就跟他们是第一次过来一样。
丝毫没有插话的打算。
主要是他们七人每回来一人就会被带着过来一次。
还不允许找借口不过来。
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丫头嘛,再怎么早熟,始终还是...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