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了,绝对错不了,这位公子是京都口音。人长得俊秀,出手可大方了。奴家从事这行当几十年,还没见过出手这么大方的公子。”
李权:“他跟侯爷在里面谈了多久?”
“大概小半个时辰吧,不算太久。只不过后来侯爷匆匆就走了。具体发生什么奴家也不知道。候爷走后,这位公子随后也就走了。”
李权出了“万花楼”。
“郭县令,在临海有多少家客栈?”
郭县令,早已怕得要死,这些太监他可惹不起。
“回公公,怕是有几十家。”
李权喊道:“命令你的人给杂家一家一家的找,你带上这幅画像,去查看这位公子住在哪家客栈。”
“诺!”
这临海就是个小县,没多久就全部查出来了。卫郯来的是三个人,两男一女。其中有一个男的,打扮的更像个女人。
李权一听就知道是林平之。可卫郯来临海干嘛?他见临江侯的目的是什么?凶手会是他吗?他带个女人大张旗鼓的来临海,如果说是来杀人的话,不可能搞得这么人尽皆知。这家伙住客栈明显就没打算隐瞒什么。只要稍微一查,就知道他住在哪家客栈。这不像是他的风格啊。
“那女子是谁?会不会是翟城公主?听说公主跟他打的火热,倒像是朋友。”
李权脑子觉得有些不够使了。难道真是卫郯杀的?可杀人动机是什么呢?萧长民被贬到临海都十几年了。卫郯跟他能有什么瓜葛?犯得着杀他吗?就凭萧长民在妓院里踹了一脚门,打扰了他听曲?这也太扯了吧。会不会是陛下想杀临江候?可这也太奇怪了。真的要杀,也用不着卫郯来执行啊。
李权又在临海,查了两天,得知卫郯他们还去过海边看大海。
妈的,卫郯这是来游山玩水呀。不像是专门来杀人的。
李权觉得再查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便回京都。
而李权刚走,唐桓便到了,李权是大张旗鼓的查,而唐桓却是暗中进行。
其实就像俞半仙所料的那样,要想找到直接证据,几乎不可能。这年头又没什么监控。只能从卫郯来临海的动机着手。否则根本就没办法给他定罪。
几日之后,李权回到京都,向萧长龙交差。
“陛下,临江侯死于暗杀,但是奴婢无能,锁定不了凶手是谁。但有件奇怪的事,案发前一天,卫公公去了临海。并且见过临江侯。”
随后李权便把在临海的所见所闻告诉萧长龙。并且潜移默化的想暗示萧长龙,卫郯就是凶手。
萧长龙问道:“你是说小郯可能是凶手?”
李权故作惊讶:“啊,奴婢不敢,奴婢没有直接证据,只是这时机也太凑巧了,候爷一死,卫公公便返回京都。奴婢实在想不通,卫公公去临海干嘛,而且他在妓院里还见过候爷。”
萧长龙:“小权子,小郯子告诉朕他与莹莹是去临海游玩,莹莹要看大海,所以他才带她去的。”
“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你如果觉得不妥,可有找到新的证据?”
李权内心艹尼玛,原来卫郯这家伙早就交代清楚了。自己不是瞎忙活?新的证据我去哪找证据?杀人只是稍纵即逝。又没有目击证人,怎么给他定罪?哪怕知道是他杀的。我去哪找证据?
李权:“奴婢无能,不能破案,还请陛下责罚。”
萧长龙:“你先下去吧,朕知道了。”
“诺!奴婢告退。”
当卫郯见李权回来了,立马让李权去他房间。
“李权,临江侯到底是怎么死的,你可查出什么来了?”
李权心想,你他妈少跟我装蒜,十有八九还不是你杀的,只是我没有证据罢了。
“回厂督,奴婢无能,没有找到证明凶手身份的证据。请厂督责罚。”
卫郯摇头:“查不出就查不出呗,天下查不出的案子多着呢,或许下次就能有转机,你下去休息吧。”
“诺!奴婢告退!”
卫郯心想,狗日的滴水不漏,查吧,再怎么查也只是怀疑。老子还真不怕你查凶手,怕的是你狗日的查我去临海的动机。
第二天,秦子良去礼部报到。先来向卫郯辞行。
“厂督,子良铭记厂督恩情,不管身在哪里,心都跟着厂督,今后有事,请厂督派人吩咐一声就行。”
卫郯笑道:“先生不必如此,先生去了礼部,那也是在京都,有什么事随时可来找本督。”
“这里有些钱,你拿着,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在京都城干什么不得花钱。”
说完,卫郯递给秦子良几张银票。每张可都是一千两。
秦子良内心感动不已,双膝跪地,接过银票。
“子良谢厂督再活之恩。”
“好了,别太煽情了,去报到吧!”
“诺!”
秦子良走后,卫郯摇了摇头,但愿不会是升米恩斗米仇。都帮到了这份上了,也不差这几张银票。
唐桓从临海回来了,他查到的情况跟李权也差不多。
来到萧长龙御书房。房间就萧长龙一人,或许是萧长龙有意支开刘喜。
“陛下,奴婢已经查过了,小郯子与翟城公主确实去过临海,而且在海边游玩过。”
萧长龙:“朕要听的不是这些,你只说临江候是不是小郯子杀的。”
唐桓想了下,:“陛下,奴婢实在不能肯定,按说小郯子与临江侯没有任何瓜葛,没理由杀他啊?况且,他如果早就准备去杀人,怎么会带上公主,大摇大摆的去?”
萧长龙站起身,来回走动了一下,:“卫郯说有十几个刺客刺杀莹莹他们,可是真的?”
“是真的,还好公主没事。刺客让小郯子他们杀了好几个。奴婢的人已经证实过了。”
萧长龙想了会,:“你说小郯子会不会是朕大哥留下来的骨血?朕总觉得他眼神很像。”
唐桓惊道:“这不可能吧?奴婢去过小河村,也问过小郯子的伯父。虽说小郯子是他父母带养的,可乡下人自己不能生养,收养别人的孩子这也是常有的事。小河村收养孩子的也不只他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