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仍处于震惊之中,李复却自顾说着:“雨伞若不能为人遮风挡雨,那别人凭什么将其举过头顶?

所以诸位,尔等还需有个心里准备,将来本侯一但登基,在座各位虽各有论功行赏的机会。

可无论如何,本侯绝不会允许在座任何一人拥有封地,不是本侯不舍,而是无权这般封赏,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所有土地便该收归国有!

本侯也并非不允世家存在,而是不允盘剥百姓的世家存在!

在本侯看来,所谓世家不该是土地主,亦不该是钟鸣鼎食之家,而该是忠孝之家,良善之家、仁义之家!

本侯甘愿罢免皇权亦是以身作则,为帝王者若不贪念权势,天下世家谁又能以利益绑架于我?

本侯也清楚,本侯这般举动已是撬动了无数人之利益,天下世家更恨不得寝吾皮食吾肉。

可本侯无惧,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世家人数于天下人而言不过牛之一耳,那本侯便来做此执牛耳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阻我道者,当天诛地灭。”

这话一出可谓杀气腾腾,纵是如关张这般武人亦不由为之一震!

李复对此仍似未觉,只一声高呼喝问:“在座诸位可愿助我?”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无论文武皆纷纷响应:

“属下愿意!”

“刀山火海、生死相随!”

“属下甘为主公护道!”

“哈哈哈哈…”

李复闻言大喜,随即再次附和:“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良久,待众人情绪散去才再次落座,这时就见刘巴突然起身向着李复一拜说道:

“主公大义前古未有,属下亦是受益良多,然诚如主公所言,自古皇室与世家也确是因为诸多利益纠葛而互倚存在。

若主公当真能罢免皇权,世家亦再无供其滋生之土壤。

可属下仍有一问…

皇权存在本是为治家理国,可皇权一但罢免,这家国大事又该如何商榷呢?”

“嗯,没错!”

郭嘉等人也是纷纷附和,这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所在,毕竟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国家大事若无人拍板,岂不是都乱套了?

“子初这话倒是问到关键!”

李复闻言也是深以为意,不过李复对此也是早有腹稿,如今也只一思索便开口道:

“本侯有以下几个建议,诸位可以一起听听,若有不足之处诸位也可稍作记录,事后再一并讨论。”

李复说着,下方李必当即便取出纸笔准备记录,见郭嘉等人朝他看来,便也命人给这几位文官也送上了纸笔。

“首先便是颁布宪法,此后国朝一律依法治国,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皆不可违逆宪法,违者依法处置。

至于宪法内容,这个本侯会抽时间与诸位一起起草,后续还需长时间的完善。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宪法便是规则,当凌驾于众生之上。

虽帝位仍由皇室继承,可帝者也仅是全国最高领袖而已,相比诸位也不过是最高职位罢了,然其本身还是一个职位,既是职位便该遵守该职位所赋予的职权、责任与义务。

最起码要做到———此后国朝若有外敌来犯,时任帝王则丧失签署降书之权,唯有死战别无他选。

我华夏版图全因无数先烈开拓方得如今这大好河山,绝不可因帝王一人之言而舍弃。

后世若真不幸如此,满朝文武及帝王皆按叛国罪论斩,此后再从皇室另择贤明之君继承大统!”

李复强调这点也是因为联想到前世的大宋,那个明明是最富裕却也是最窝囊的朝代。

所以李复才会留下这条规矩,目的就是防止他之后世如若也面临那般局面的时候,全国上下会因为帝位之上那一人的懦弱而丧权辱国!

在李复看来若真有那天来临,全国上下谁都可以投降,唯独皇帝不能投降,就是死也得轰轰烈烈的死。

他决不允许他的子孙做出这般行为,所以李复才会就此一点强调改革,今后国人也将知晓这一点,那就是———旦有外族入侵,他的君主必将奋起抵抗保护国民财产,因为他没有权利投降!

“用一句话概括便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宁可战死失社稷,决不拱手让江山!”

话说出口,当场众人皆能感受到自家主公那话语之中浓浓的家国情怀,看向李复的目光也愈发崇敬,犹如看待天神那般。

“其次,就是明确职权与增减岗位!

前朝过去有太多官职纯属于多余,如此只能养出尸位素餐之辈。诸如这般虚职不如取消,再视情况增设必要职位。

关于这一点,我等可以事后就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除此之外成立【内阁】理政、设首辅统管朝堂,左右设次辅协同掌管。内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之后,李复便将三省六部的制度给大概说了出来,不过也没有照搬照抄,很多地方李复都做了修改,而且还有增加。

“为保障后世能贯彻依法治国及军政分离之策,本侯有意在内阁之下六部之上成立【司法省、军机省、常务省。】

此三省为内阁核心班底,其中司法省由左次辅执掌,军机省由右次辅执掌,至于首辅则主管常务省。

三省虽共组内阁也是各司其职,常务省统管全国各郡县各级官吏,以及六部之中吏、户、礼、工四部。

军机省主管军事,兵部也归军机省直辖,在此强调一点。

若是对外出兵,当由内阁三省就外交、民生、后勤、军械、军费等一系列因素参考该不该打,若一致认为该打,再由军机省统筹具体战事安排。

可若是外敌入侵,军机省可第一时间组织抗敌,先斩后奏,皇权特许,事后不纠,此一条当写入宪法。

届时全国当启动最高战备状态,一但战备状态启动,军机省可独立于内阁之外行事,其余各部不得干涉其职权。

届时全国上下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全国之力配合协助军机省打赢对外战争,期间若有违逆者,一律按照叛国罪论斩。”

听李复说到这里,在场众多武将已是热血沸腾,武将最害怕的就是朝堂攻讦。

尤其是战争期间最怕文官害事,很多时候之所以外敌难灭就是因为文官贪生怕死,或者趁机出卖国家利益只为自己受益。

所以此刻听到这里,场间武将才不由露出兴奋神色,若是日后如此规则,但有外敌来犯他们也不用再害怕被人掣肘了!

李复自然是知道他们的想法,因为前世大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是当时全球生产总值最高、最富裕的国家,可却因为朝堂昏聩没有统一的声音导致一败再败!

败后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赔付出大量的钱财,随后导致国力逐渐下滑,就连帝王最终也沦为奴隶。

时至今日,每当李复忆起那句“十万军民同赴死,一千年来无后人”,他的心中便会涌起一阵隐隐的痛楚。这简直是我华夏儿女的奇耻大辱啊!

“最后…”

思虑至此,李复再次开口说道:“抗战期间,上至君王下至臣民,但有议和劝降者,诛九族!”

话语出口,浓烈的杀意已然弥漫全场,纵是一众武将也不由打了一个哆嗦。

然而李复却是不管,只接着自顾说道:“至于司法省,则负责颁法、布法、传法、施法、六部中刑部也由司法省统辖。

以上乃本侯粗略设想,若有不足之处,日后诸位可共同商榷,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