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收回视线,看向众人,“关于起灵的事,你们不必知道太多。”
“朕不会登仙而去,但大秦帝国的千秋万代需要你们。”
嬴政又说,“过去,朕忌惮死亡,避讳谈论朕死后之事,但如今隐藏在暗处的叛贼野心勃勃,朕实在不忍朕及祖辈辛苦打下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朕依旧不会早早立下太子,但从今日起,你们六人都可跟在朕的身旁学习。”
“这也不代表着秦二世就在你们之中选出,等到你们的弟弟们年满十八岁,他们亦可跟在朕左右学习。”
“我强大的、大一统的大秦帝国需要的是强大有魄力的、始终坚持大一统的帝王!”
“无论是南方百越,还是北方胡地,将来,这些都要尽归我大秦,我大秦,也必定要千秋万代!”
六人都被嬴政这番叫发自内心的话所震撼,六人纷纷跪下,齐声道:“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望,延续大秦千秋万代!”
听着六人洪亮的声音,嬴政这才满意一些。
他点点头,温和说:“都起来吧,这些是朕批阅过的奏书,你们过来研读学习,静待李斯、蒙恬他们的到来。”
“诺。”几人点头,起身走向嬴政左手边放置的一堆奏书前。
见兄弟六人兄友弟恭端坐在一旁,一个个都认认真真阅读起他批阅过的奏书,嬴政也收回视线,继续批阅其他奏书。
安静没一会儿,一瘸一拐被两个小宦官搀扶着的赵高也来了。
看到跪坐在嬴政身边的六个公子,赵高一愣,本就不安的心越发不安。
他打起精神,若无其事走进大殿,低贱又阿谀喊道:“陛下。”
嬴政忙中抬头扫了他一眼,如常说:“还能走吗?能走就去宫门口迎接李斯、蒙恬等人,其他人终究不如你机灵。”
听到这话,在嬴政身后候着的陈冬浑身一哆嗦,差点就跪了。
赵高一愣,有些看不透嬴政对他的真正态度了。
但看不懂归看不懂,难得的机会,赵高当即推开搀扶他的两个小宦官跪下谢恩,然后身残志坚起身去接人。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李斯五人才陆续来齐。
蒙恬如今也是内史,和内史腾一样,都是咸阳城内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他手下的兵比内史腾手下的多,军营驻扎的地方也离得要远一些。
一去一返,纵使是快马加鞭,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
子时,核心领导层聚齐。
嬴政同张起灵交换了个视线,看向蒙恬几人道:“朕今夜因何紧急唤你们前来,传唤你们的人想必都已经和你们说清楚了。这些叛贼逆党不除,大秦永无宁日,诸位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蒙恬上前一步,“陛下,末将愿意领命肃查叛贼姓名家世,将叛贼彻底斩草除根。”
话音未落,李斯和冯去疾同时上前一步。
两人异口同声,“不可。”
对视一眼,李斯道:“陛下年初返回咸阳时才昭告世人陛下的仁慈之心,两月不过便大开杀戒,若是再被叛贼利用,陛下的威信势必会大打折扣。”
冯去疾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蒙毅也赞同点头,并眼神阻止还要再说的蒙恬。
这时,内史腾道:“陛下,蒙将军所言有理,李左相言之亦有理。”
嬴政和张起灵同时看向内史腾,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他们已经将要说的话显示在了脸上——‘你这不是废话吗?’
内史腾不急不缓,笑了笑又说:“不妨先由蒙将军查清五人的姓名与家世,依据情况再做打算,师出得有名不是。”
这是中规中矩稳打稳算的做法,也是风险最小的。
嬴政没点头,也没摇头,而是转身看向扶苏等人,“你们有什么想法?”
闻言,听得认真的六人都是一愣。
几人纷纷摇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言。
嬴政当然是失望的,但也知道继承人的培养与选定不能急于一时。
嬴政又看向张起灵,“起灵,你可有其他策略?”
张起灵摇头表示没有。
见状,嬴政看向蒙恬几人,“那便依照内史腾所言,先由蒙恬查清五人家世,并将其家小管控起来。”
听到嬴政这样安排,还欲再谏言的蒙恬才终于不再言语。
“只管控,不得动刑。”嬴政补充又说。
“诺,末将领命。”
嬴政点点头,又看向其李斯、冯去疾以及蒙毅,“关于前几日提出的休养生息之法,你们可有其他策略?”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人言语。
等待片刻,嬴政问:“诸位以为弱化军功授田制,令黔首自实田如何?”
“弱化军功授田制!”
蒙恬和内史腾这两位领兵的将军都是一惊。
李斯三人的反应虽然没有这么明显,但他们显然也被嬴政的想法震惊到了。
不等他们说话,站在嬴政身旁的张起灵先说:“除非你能保证土地能真正归底层百姓所有,不然,此举只会让权贵加速壮大,令秦国早上走向灭亡。”
如此直白又大逆不道的话语,从没见过这架势的扶苏几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斯几人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去。
但是出乎意料的,嬴政没有动怒。
嬴政转身看向张起灵,谦虚求教,“就如何保证土地真正归底层百姓所有这一点,起灵可有什么妙计?”
“中央培训官员直接下派,军队随同维持秩序。”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秦国有截至目前为止共有三十六郡,下派的官员还好说,若每一位官员都配备军队。
张起灵此举,无异于把咸阳的兵马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