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家父曹孟德 > 第103章 文章动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阅卷第四天,孔氏一名大儒熟练的拿起一份试卷,一看字体,顿时心有所感,公子冲的。

连忙拿起来认真阅看,接着便越读越抖,身子抖得如同筛糠。

“我青州,此乃我青州……”这名大儒一边颤抖,一边看着手中的文章嘟囔道。

“怎么了叔父。”一边的孔氏家主惊讶道,扭头瞟向舒纸上那字体,冲公子的。

“齐国古都,青州故郡,临淄深山,星分翼轸,地接圣贤,襟三河而带四海……”

地接圣贤,这指的是他们孔家?孔家家主也读的兴奋了起来。

其他大儒看到两人的反应,顿时意识到,又有好文出现了。

其余五人连忙凑了过来,然后……就看到七个老头读的脸红脖子粗,呼吸都粗重了。

给察部的人看的啧啧称奇,这七个大儒到底是看到什么了。

几人轮流想抢着看,又怕给试卷撕扯坏了,但是能看出沉默不语的七人对手中试卷的珍视,良久众人心情才平息下来。

“今日之后,天下之才公子独占八斗也。”良久其中一人才平复了心绪。

孔家老头大儒则哭了起来。

“吾苟存于世七十载,恨不能写出此等文章。”老头阅卷给自己的心态阅崩了。

“仅以此文,公子之才可名动天下也。”

几人已经忘却了手中还在做的事,读完此文,在看其他的人的文章,仿佛没了兴致。

……

后有典故形容这次科考判卷的过程,谓之《七儒泣书》

“科考阅题四日,七儒之一孔儒偶得一文,熟之乃阅,阅而泣之,余下六儒懵也。连问其故,孔儒不答,身子抖如筛糠,众人大惊,亦上前观阅,七儒同阅后,心潮起伏面红耳赤,仿若枯木逢春。

堂中众人好奇,不敢言,良久七儒回神,心绪平复,一儒曰:‘今之后,天下之才十斗,公子冲独占其中八斗也。’”

另一儒:‘吾苟存于世七十载,死则死矣,恨不能写出此等文章。’

另一儒亦曰:‘仅以此文,公子冲之才,可名动天下也。’

众人皆惊,乃好奇瞟之,文题谓之《凤凰台序》也。

……

随后不久,《凤凰台序》迅速传播开来,青州士子云动,购之舒纸,誊抄此序。然舒纸备之不多,青州被抢购一空,一时间,纸价疯涨,此事谓之“青州纸贵”,青州惊。

而后,此事广而传之,豫州惊,冀州惊,北方惊,天下皆惊……

曹冲知道会引起一定的轰动,但是没想到这么轰动,这年头的人,到底是读书少,当然书也少,没见过什么世面。

当这篇文章出世之后,无数放弃了科考的学子悔之晚矣,他们本来有机会与幼圣争科考之名。

之前曹冲和众人一同上榜还有一些争议,此文之后,再无争议。

另外几人亦观之此文,摇头叹息,自愧不如。

由于《凤凰台序》的轰动,直接导致后面的阅卷之题,关注者少了许多,就此,很快青州,北方天下,到处都是吟诵此序者。

邺城,司空府后院,大声诵读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吾儿之才,冠绝古今已矣。”都不是冠军古今矣,而是已经冠军古今了。

曹操第一天拿到此文读的时候手都在颤抖,何其壮哉。

荆州襄阳,刘表拿着手中的长序,面色都激动的红润了几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刘备手中拿着诸葛亮送来的舒纸,顿时明白过来,青州又出好文了。

连忙接过来阅读,当看到那句话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刘备便已经是声泪涕下,他的一生便是此句的写照。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诸葛亮在一边嚼着这句话,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诸葛氏也算是失路之人,落脚他乡。

而他身边的朋友,也是大多如此。三国时期最顶尖的文人,除了北方曹魏的人,余下大部分都在荆襄一带。

在天下最乱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净土,所以无数文人选择了躲避荆州,隐居读书。

曹冲的名字,这一下从青州,彻底扬名到了天下,世人不再说曹操之子曹冲,而是说曹冲之父曹操。

正可谓,不以文章动天下,就以骚气……

……

而曹冲则在和七位大儒共同探讨如何选择状元了,由于曹冲太强,已经跨境界领先了,所以在头名状元之前,单独设了一个名头,名为亚贤。

这亚贤之名,经过青州各路大儒商议,十一岁的曹冲就此冠上此名,若日后科考在出此等名动天下之人,亦可启用此称号。

若没有,便以状元开头,于是乐府诗,文章阅读了解,策题,序记文章等皆为均衡的崔州平成为了本届的状元。

至于榜眼,在参考了曹冲的建议下,七儒选择给了石韬,石广元,而探花,则给了白眉马良。

骆统虽有才,但眼下不过十四岁,除了乐府诗引起了轰动,其他文章在阅历上终究是差了不少。

最终只能获得榜四,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则获得了榜五,再往后就是马谡……

每次科考能上榜的,仅有十分之一数,本次最终全部科考人数大约为两千八百多人,最终,选择了二百八十人,进行排名。

所有上榜的,皆获得进士之荣誉,此名等同于备选官职,只要愿意留在青州,将直接可以成为青州吏部的预备官员。

吏部在徐庶的参与下,已经初步建立,而容纳预备进士的机构,名为贡院,同样属于吏部。

以后科考一事,将会完善成几年一次的盛事,同时由吏部全权负责,其他部分协同。

虽然科考的已经结束,但是由于乃是天下第一次科考,所以科考结束后,每一天的动作,都备受关注。

所幸青州报亭,依然会坚持每天将上面下达的政策,进行解释安排,通报青州,所以青州官府的公信力。

也是越来越强,科考放榜之后,刺史府声称,公子冲将在青州府接见所有上榜进士,并且为所有人颁发奖励荣誉,其中还有可能有什么殿试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