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眼前一亮,他最近对灾民也很头疼。

逃难到应天城的难民,即便都不用担心挨饿了。

可应天府之外的难民呢?

朝廷虽然拨了粮食赈灾,可面对那么多灾民,朝廷拨下去的粮食,也坚持不了多久。

“大孙这个提议很不错,咱会上奏洪武爷的。”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

李善长这时又问道:“小少爷、拿应天府作为试点没问题,毕竟有很多灾民闲置。”

“其余地方怎么办?等旱情缓解以后,灾民们都回到自己原籍去了,可没办法抽出这么多人去修路。”

朱轩给了李善长一个白眼:“老李啊、你是不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我尼玛!

你也好意思说老夫年纪大了,你的尊重呢?

“你难道忘了三年之后,朝廷要做什么大事?”

三年之后?

李善长怔了一怔,忽然想到了什么:“讨伐倭国?”

“没错、就是讨伐倭国,倭国虽然只是岛国,但面积也不小,朝廷想要拿下倭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几人都点点头,他们懂朱轩话里的意思,三年之后讨伐倭国,跟以往的战役完全不一样。

比如霍去病讨伐匈奴,只是把匈奴皇庭打散,只要攻打匈奴大军就行,若是指挥得当,半年一年就能解决。

而大明讨伐倭国,是要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这可是大工程,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

朱轩继续说道:“只要大明开打,就能俘虏倭国人,能抓到倭国百姓。”

“这些倭国人直接杀了太便宜他们了,可以运回来租借给承包修路的人。”

“大明军队攻占一地就送一批倭国人回来,嘿嘿……到时候不仅解决了修路用人的问题,朝廷还能大赚一笔。”

我尼玛!

所有人暗暗咂舌,皇长孙真绝了,这小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冯胜的心思瞬间活络起来,如今解决修路人员的问题,听皇长孙话里的意思,修路是赚钱的生意,虽然投入大,但是一门长久的生意。

必须拿下一段修路的工程,这可是能给子嗣留下一笔源源不断的财富。

不仅冯胜心动了,李善长难道不心动吗,他也惦记起来。

“大孙、你最近也赚了不少钱,要不要也包下一段路修?”朱元璋忍不住说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好事他一点都不想分出去。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想全部自己修,只可惜,自己没多少钱。

不过、他已经下了决定,从内帑中拿一些出来承包修路工程,前段时间收缴寺院才得了一笔横财呢。

他还要通知就藩的儿子们,有钱就拿出来承包修路工程。

朱轩想了想:“应天府的份额我就不掺和了,最近我虽然赚了不少钱,但需要投入的地方也不少。”

“等全国放开的时候,到时候我再选几个地方承包。”

朱轩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我光是出售水泥都会成为首富,富可敌国那种,太过扎眼了也不好。

其实他心里很担心,不说水泥还能用来建房,光是全国修路,所带来的利润都是无法估量的。

自己能守得住这笔财富吗?朱元璋会不眼红吗?勋贵和朝中官员,还有那些豪绅士族不会眼红吗?

一想到这些,朱轩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大孙、咋啦?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朱元璋见朱轩心情低落,心疼的不得了。

朱轩摇摇头,苦笑道:“爷爷、我造出水泥,以后修路建房都需要用到,利润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毫不客气的说,我只要各地建厂放开手脚经营三年,赚的钱十辈子也用不完。”

“这么庞大的财富,会有多少人眼红都不知道,朝廷都不一定会放过我。”

嘶!!!

众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刚才都没往这方面想。

好家伙!

如果朱轩在各府、各州、各县都建水泥厂,三年时间所带来的财富,绝对吊打曾经的首富沈万三。

更何况、水泥生意是能一直做下去的,做到老死,儿子接班、孙子接班、重孙接班……

想想都恐怖,几代之后将会累积多少财富?

“哈哈……”朱元璋兴奋的大笑起来,霸气的说道:“咱看谁敢眼红?谁要是敢觊觎大孙的财富,咱灭他全家。”

他说着还朝冯胜使了一个眼色:“老冯你说对吧?”

冯胜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谁要是不长眼睛敢觊觎小朱轩的财富,我率军灭他全家。”

好家伙动不动就灭他全家,以为你们是朱元璋呢?想杀谁就杀谁。

“爷爷、即便你们能搞定勋贵、官员、豪绅士族,可朝廷怎么办?”

“洪武爷一句话,赚再多的钱还不是得乖乖交出去。”

朱元璋暗想,如果换做是别人,咱还真不会放过,但大孙就不一样了,能越赚钱越好。

朱轩继续说道:“不提洪武爷,就说那些个皇子皇孙吗,他们如果想要,我们家真的保得住吗?”

冯胜和李善长嘴角一阵抽搐,心里忍不住吐槽,你那些叔叔和弟弟们,谁敢从你手上抢东西?

谁要是敢伸手,你爷爷就敢剁了他们的手,你完全不知道你在你爷爷和奶奶心里的分量啊。

朱元璋想了想,找了一个借口说道:“要不这样吧,分出一部分份额给洪武爷,到时候洪武爷赚大头,就没人敢动我们家了。”

“行吧、实在不行的话,全部交给洪武爷也没关系,反正我有的是赚钱的门道。”朱轩也不再纠结。

交给朱元璋他也乐意,谁让他也崇拜朱元璋呢,真正的农民起义成功,让汉家儿郎脊梁站起来来的伟人。

“大孙、交代好工厂里的人,千万别把水泥技术外传。”朱元璋提醒道。

这么赚钱的生意,他可舍不得失去,他此时感觉从未有过的富裕,哪怕钱还没到手。

谁让他这些年实在是太穷了,穷怕了、每天都在为钱操心。

“嗯、这里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他们不会外传。”朱轩点点,接着话音一转:“不过、这是瞒不住的,大明人才济济,只要水泥上市销售,估计三年左右就有人能研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