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颍州(现在的安徽省阜阳市)有个姓林的老儒生,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林某年轻的时候,曾借住在一座神庙里读书。那座庙宇很大很宽阔,租住的人也很多。
不过林某的性情孤僻,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所以和庙里其他人一概不来往。
有一天夜里,林某不知道为什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直到了半夜还是睡不着,他干脆就不睡了,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门外的月下散步。
忽然,有一位也在外面散步的客人,看到他以后,就过来和他寒暄。
林某正感到长夜漫漫有些寂寞,有人聊天心里也是快乐的,就邀请那个客人到自己的屋里闲谈。
林某自以为有几分才学,没想到这客人也是谈吐不俗,讲起话来有条有理,很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两人相谈甚欢,天马行空的随便聊天。偶然间谈到有关因果报应的话题,林某说:“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做善事,都是一无所求而做成的。如果为了满足功利心的目的才去做,即使所做的事情合乎天理,那他的用心也就不过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罢了。所以,佛家的所谓‘福田’之说,真正的君子是不赞成的。”
那客人反驳说:“先生的这种说法,纯粹是读书人的看法。不过,用来要求自己是可以的,用来要求别人就不行;用来要求君子可以,用来要求普天下的人都这样,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圣人设立教化的目的,无非是想要人做善事而已。不能做善事的人,就诱导扶持他去做;不肯做善事的人,就用驱赶鞭策迫使他去做。
于是,也就产生了刑罚和赏赐。对于为了得到赏赐才做善事的人,圣人只会肯定他是善人,必定不会责怪他为了求赏才做善事;
而对于那些因为害怕受到刑罚而不得不做善事的人,圣人也会承认他是善人,必定不会追究他因为害怕受到刑罚才不得不做善事。
如果用刑赏的手段逼迫人们遵循道德天理,却又指责人们喜欢赏赐、畏惧刑罚是因为有了某种欲望,那么人们遵从刑赏会被说成是不好,不遵从刑赏也会被说成是不好,人们也就会左右为难、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做才好了。
况且,既然把喜欢赏赐、畏惧刑罚称为人的欲望,而却又要使用刑赏的手段来维持,那人们就会说,圣人实际上是以人有欲望来诱导百姓,有这个道理吗?
因为普天之下,有大智大慧的人少,平凡的人居多,所以圣人的刑赏,其实是在为中等以下的人设置的。
佛家的因果论,也是给中等以下的人的一种说法。佛家和儒家的宗旨虽然不同,但在教人为善这一点上,观点却是完全一致的。
先生用董仲舒的‘谋利计功’观点来批驳佛家的因果论,是要连圣人的刑罚赏赐主张一同批驳吗?
先生只见到僧人诱使人布施钱财,就说这人就是行善,可以得到福报;不布施,就是不行善!看到普通的民众吃斋烧香,就说这是行善,可以得到福报;不这样做就是不行善,必定有罪。
由此就误以为佛家的因果理论,完全是欺骗迷惑民众的。
其实先生你并没有真正领会到,佛家所说的善恶与儒家所说的,实际上是没有区别;而且佛家所说的善恶因果报应,也与儒家的没有本质差异。”
林某对那客人的这套论述不以为然,还想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见解。
二人相互探讨,谈兴甚浓,不知不觉中天快亮了。
那客人站起身,想要往外走,林某执意挽留。
正在此时,外面天色大亮,晨光照了进来,那客人忽然身子僵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林某感到很奇怪,再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客人,原来是庙里的一尊泥塑的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