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雨花区常住人口为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增加人,增长74.70%,年平均增长率为5.74%。
截至2023年末,雨花区常住人口128.9万人。公安户籍人口8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3万人,乡村人口3.8万人;男性39.6万人,女性42.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3‰。城镇化率为97.5%。 [33]
政治
播报
编辑
区委书记:黄军其 [37]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23年,雨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1.7亿元,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25.2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0.3亿元,增长5.7%。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4、2.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2%、48.1%、51.7%。 [33]
财政收支
2023年,雨花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0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1亿元,增长8.2%。 [33]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雨花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8%。 [33]
人民生活
2023年,雨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3%。其中,工资性收入元,经营净收入元,财产净收入6042元,转移净收入元。
2023年,雨花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4.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消费元,占比26.0%;衣着消费3171元,占比5.7%;居住消费9865元,占比17.7%;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6652元,占比11.9%;交通和通讯消费4619元,占比8.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元,占比21.4%;医疗保健消费4062元,占比7.3%;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1011元,占比1.8%。 [33]
第一产业
雨花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都市特色,素有省会“菜蓝子”之称,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南方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区内,建设了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十大基地。占地5000亩的长沙花卉大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市,是农业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2023年,雨花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3.6%。 [33]
第二产业
雨花区内有银河信息、九芝堂药业、海利化工、长沙卷烟厂、浦沅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结构相互协调互补的工业体系。建筑建材、食品、医药、机械机电、铸造、化工塑料、服装等成为工业主导产业。
2023年,雨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其中雨花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全年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28.1亿元,增长5.8%。 [33]
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