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缓缓道来。
“每次太子来这边庄子上,都必然会到书院这里来,老夫也是太子的老师,这书院里的孩子们,也有太子的同窗好友。”
“所以,太子到书院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太子这般年纪,虽说也是比寻常少年更成熟稳重,可是,依旧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昔日读书的书院要招收新学生了,要进行考试了,他来凑个热闹,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胆大包天,在这样的场合,意图对太子不利。”
陆德明心里也清楚这件事,但是,他可不会拆自己学生的台。
那些人摆明了就是要对书院不利,要作贱书院了,他身为副院长,又怎么可能会为那些贼人说话。
这书院是李复的诸心血,又何尝不是他的诸多心血?
吃住在这书院中,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书院中。
这书院,就是他这个老头子的归宿。
人生最后的归宿。
他陆德明,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人,来毁了这书院,毁了书院里的这些学生!
书院,本应当是给诸多求知好学的学子们提供庇护的地方。
应当是求学求知的学子们的世外桃源!
书院,是泾阳王与书院的这帮先生们共同构筑起来的,旁人要来诋毁,自当一致对外。
所以,那帮贼人是想针对书院也好,又或者是要针对这庄子也好,竟然当着太子的面如此行事。
那说他们意图对当朝太子储君图谋不轨,那就一点都没有冤枉他们。
孙伏伽认真的看着陆德明,陆德明老神在在,面色上除却对贼人的愤懑之外,再无其他。
“当天,书院还有什么其他动静吗?又或者是,在书院准备考试之前,又有什么别的不寻常的地方。”
孙伏伽问道。
既然贼人准备在书院考试这天动手,那除却当日抓获的人之外,是否还有人提前混入了书院内部来进行一些动作?
伪装成学子参加考试,在考试当场发难.......
这应当不是唯一的动作。
“考试之前,王府两卫倒是在庄子上发现一些可疑之人,只是人家并没有做什么,总不能因为人可疑,王府两卫就肆意抓人吧?”陆德明说道:“至于书院这边,在书院干活的人都是有数的,包括书院的先生,大家都是熟面孔。”
“书院,相当于一个封闭起来的庄子了,寻常时候不会有外人进入,也不会让外人进入。”
“到考试的头一天,书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但是至于外面那些所谓的可疑之人如何,老夫就不知道了。”陆德明抚须说着。
外面的事情,不归书院里管。
如果想问其他,最好还是去找苏定方。
整个庄子上的风吹草动,苏定方最清楚。
孙伏伽微微颔首。
“陆博士,在下能在书院里转一转吗?”
“当然可以。”陆德明爽快答应:“可需要老夫找人陪同你一起?”
孙伏伽笑着摆了摆手。
“倒也不用,我自己随便走走就好。”
陆德明应声。
“好吧,书院有点大,若是找不到路,随便找个人问一问,让他带你回来就是了。”
孙伏伽点头。
书院有点大?
能大到哪里去?
庄子上的一个书院罢了。
长安城里传言再怎么多,也不过是在乡野间建的一个书院,陆博士和颜博士能到书院这里来,也是泾阳王耗费心思请过来的。
“现在是放假期间,书院里只有教书的先生和干活的杂役,学生们都已经回去了,先生们都在批改试卷。”陆德明又解释了两句:“若是孙少卿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孙伏伽是朝廷官员,是大理寺少卿,若是能对书院有个好印象,那对将来从书院里走出去的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陆德明身为副院长,也在为了自己的学生将来的前途着想。
不管遇得上遇不上,用得上用不上,多结一份善缘,总是好的。
书院有三年了,今年甚至已经有要离开书院的学生了。
从书院毕业的学生,陆德明也仔细的看过他们的资料了,能给谋划几分,也就出手帮忙给谋划几分了。
但是毕业的学生,都是因为家中条件,或者是年岁大了,要支撑家庭重担了。
虽说学了三年,也不过只是有些基础罢了,往后的路如何,也看他们的命,他这个先生,能做的,不多。
倒是与李复谈论过。
李复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
庄子上缺人,这些学生如果是要留在庄子上,少不了他们的活儿干,有的是挣钱的工作给他们,就是挣多挣少的区别罢了。
读过书的,认识字的,能听能写的。
便是去工地上做个记录员,都是可以的,就是干活儿的条件差一些。
还有今年要去分院的,将来从分院出来,学管账的,泾阳王府产业这么多,信得过的账房先生这一块,永远都有缺口。
不想离家的,庄子上的作坊,酒楼客栈,都要安排专门的账房先生的。
甚至是庄子上的宅子,长安城里的泾阳王府,也缺知根知底信得过的管账先生。
每年送到宅子里和泾阳王府的钱财不少,都要盘点。
还有泾阳王府往宫中送的。
莫说每年,每个月,账本都是厚厚的。
就说泾阳王府的账房先生有多重要吧。
人少了,活儿都干不过来。
算账用算筹?那摆到什么时候去?
去分院学学怎么打算盘吧。
这会儿分院的先生们也在熟悉算盘,自己在书院里勤学苦练着呢。
等秋后开学,才能在学生面前不露怯。
孙伏伽对着陆德明拱了拱手,随后离开了书房。
陆德明看着孙伏伽离去的背影,默默叹息一声。
孙伏伽离开之后,颜思鲁姗姗来迟。
他带领着先生们商讨孩子们试卷的事,从小厮那里知道孙伏伽来这边的消息后,就匆忙过来了。
但是未曾见到孙伏伽,只是远远的看到孙伏伽离开了这边院子往别处去了。
“老陆。”颜思鲁走进书房。
“你怎么过来了?试卷都批阅完了?”
“商讨的都差不多了。”颜思鲁笑道:“今天晚上整理出名单,明天中午之前就能放榜了。”
颜思鲁说着,脸上的神色带着几分兴奋。
“咱们书院入学考试放榜,感觉就跟朝廷取才一样,就是规格远远不如了。”
陆德明闻言,哈哈一笑,手上给颜思鲁倒茶的动作未停。
“本就是来书院接受教导的,若是人家学生这么有才华,又何必来书院读书呢?那直接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就是了。”
颜思鲁坐在了陆德明的对面。
“说的是极。”
“那孙伏伽,怎么个事儿?”颜思鲁看向陆德明。
“还能怎么,来查案的。”陆德明说道:“还是考试那天的事情。”
“崔仁师不是来过一趟了吗?他怎么又来一趟,怎么,他俩还不对付了?”
“老颜,可慎言啊。”陆德明提醒说道:“他们俩,都是朝廷官员,奉旨来查案,咱们配合就是了,至于他们俩之间如何,咱们就不多揣摩了。”
颜思鲁啧了一声。
“老陆,我发现你跟怀仁相处久了,也学了那么几分........怎么说呢?圆滑。”
颜思鲁本来是想说狡猾来着。
但是陆德明的言行,可算不上狡猾,顶多算是比年轻时候圆滑了不少。
但这也是好事。
“本就是如此,不是吗?”陆德明淡然喝茶。
“那孙伏伽离开这儿,上哪儿去了?”颜思鲁好奇问道。
“他说要在书院里转转,也就随着他去了,反正这会儿书院里没有学生。”颜思鲁说道:“或许是想要从书院这边,查到什么蛛丝马迹吧,书院里干活的人这么多,随着他去问吧,要是真能让他问出什么来,查出什么来,对书院来说,不也是好事吗?”
颜思鲁点头认同。
但是还有一点疑惑。
“今天上午崔仁师来这边的时候,老陆你可不是这般态度啊,怎么对孙伏伽,就又不一样了呢?”
“孙伏伽跟崔仁师不同,他的背后,没有那么多的牵扯,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崔仁师是君子不假,但是身在官场,身后关系错综复杂,出身世家,有些事情,怕也是身不由己。”
“而孙伏伽就没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了。”
“孙伏伽?他也要好好思量思量这件案子。”颜思鲁说道:“这背后,还有太子,有陛下。
这活儿,可不好干呐。”
“谁说不是呢。”陆德明笑了笑,没再说其他。
孙伏伽在书院里转悠,如今各处学堂都是空的,只有书院的仆从在书院里做着洒扫的工作,偶尔能遇到一两处学堂开着门窗,里面的人在擦拭桌椅板凳,拿着布巾仔细的擦着窗格。
溜达了好几个院子,孙伏伽低头一笑。
这书院,倒也没有像陆博士说的那么大。
出了学堂区域,孙伏伽打算回去。
但是一出院门,视野一下子就开阔起来了。
“这是?演武场?”孙伏伽愣住了。
往远处眺望,演武场另外一侧,还有马厩。
占地面积属实不小。
原本以为已经建好的书院地方没有这么大的。
毕竟,这庄子上书院的工程还在继续,诸多工匠还在干活儿扩建呢。
这地方已经这么大了,还要扩建?扩建什么?
演武场上空无一人,就只有马厩外有两个人,正在给石槽里添草料。
孙伏伽心中震惊。
这书院的规模,比国子监弘文馆都要大了。
长安城虽然有诸多书院,但是没有一家书院,像这边书院这般,占地如此广阔。
孙伏伽觉得,自己还是要回去找陆德明,好好了解了解这边的书院。
或许,了解了书院之后,就更清楚,为什么长安城的有些人,要对书院动手了。
想明白之后,孙伏伽不敢耽搁,直接回去陆德明的书房,去找陆德明。
等到孙伏伽回来的时候,陆德明还在和颜思鲁聊天,听起来,是在商量学生的事情。
“从试卷来看,一百五十名学生,不算多啊。”颜思鲁说道:“要不是书院条件有限,还真是想多招一些的。”
“以往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学生来报名。”
“已经有三百名学生,在书院里待了三年,今年毕业离开书院的,总共才十几人而已,书院虽大,但是学生的容量也是有限的。”陆德明笑道“往后招生的名额,还是会放宽的,毕竟现在书院里的学生数量,不好控制,等到若干年后,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的学生,毕业,招生,循环起来,那情况就比现在要好多了。”
“说的也是。”
两人聊着,也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孙伏伽。
“孙少卿回来了,快请进快请进。”陆德明笑着跟孙伏伽打招呼。
孙伏伽,他可是科举状元,第一位名声显赫的状元。
可惜,现在学生都放假了,不然,让他在书院里,给学生们讲一节课,也是好的。
毕竟,意义非凡。
孙伏伽对着两人拱手行礼。
颜思鲁顺带着给孙伏伽倒了杯茶水。
“孙少卿,来,有话啊,咱们坐下说。”颜思鲁笑道。
孙伏伽点点头,恭敬的坐了下来。
“在书院里走了一趟,孙少卿可是有什么疑惑?”颜思鲁问道。
孙伏伽刚才在门口听到他们说招生的事。
“以往,这书院有多少学生?”孙伏伽问道。
“学生总共三百一十五人。”陆德明说道:“启蒙班里,就有一百三十人,这一百三十个孩子,入学的时候,如同白纸一般,不识字的,剩余的孩子,多少有些基础,于是书院就按照他们所学的基础,进行考验,而后分了学堂。”
“原本是三百零九人的。”
“但是太子殿下还有魏王殿下,长乐公主殿下,他们在书院,也有学籍。”
“后来,三位国公家的公子,也来到了书院,这都是中途进来的。”
孙伏伽脸上震惊之色一闪而过。
“这么多?”
“三百多号学生?!”
长安城的书院,大多几十个学生,就算是规模不小了。